肉牛养殖问题及解决方法(圈养肉牛急需解决四大难题)

现在很多朋友养牛首选圈养,散养牛的生长发育速度远远不及圈养牛,日增重量也不高,在放养的过程中,牛只会容易受伤,对于牛的疾病防控不好掌握,一旦出现疫情,难以控制,也不利于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

肉牛养殖问题及解决方法(圈养肉牛急需解决四大难题)(1)

圈养牛的活动量比较少,降低了能量损耗,生长发育也就相对更快,饲草转化成牛肉的比例提高,单位草量能产出更多的牛肉,饲养周期可缩短一半时间,周转快,效益高。饲料的配比更加合理,牛每天摄取的营养更加充足均衡。圈养牛可以进行精细管理,牛不容易感染疾病,且产犊存活率高。

然而,圈养需要有足够的技术与经验才能达到快速育肥提高收益的目的。健荷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在这里跟说下圈养四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科学配比肉牛饲料

在肉牛育肥前期,饲料搭配一般为酒糟6-8kg、玉米面2-3kg、豆粕1kg、食盐和添加剂各50g,玉米秸5kg、开始少量添加酒糟,待适应后逐渐增多。

育肥中期,酒糟10-15kg,玉米面3kg,豆粕1kg,其他不变

育肥后期,除了玉米面含量减少至1kg,其他不变,需要注意的是,肉牛喂养的饲草要及时更换,吃剩的尽量不要过顿。选择优质新鲜的酒糟,防止肉牛中毒


2.青贮饲料谨防酸中毒

青贮、黄贮等发酵饲料一般PH值在3.6~4.5左右,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乙酸,丙酸,乙醇和胺基化合物,饲料还会随着时间变长酸度变得越高,乙酸具有异味,直接影响饲料适口性,对牛的牙齿和胃肠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因此,适当可以加一些尿素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能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另外,酒槽、果渣等的酸度也比较高,长期饲喂酸度高的饲料,对牛的体质有不良影响,出现毛焦、皮紧、干吃不胖的时候养殖户需提起警惕,也许就是你的饲料酸度过高,可以在精饲料中适当添加小苏打试试效果。

肉牛养殖问题及解决方法(圈养肉牛急需解决四大难题)(2)

3.提高出肉率,选好肉牛出栏时间

论品种

欧洲品种牛如西门塔尔,要比英国品种安格斯屠宰率高。目前国内出肉率最高的两个品种应该是夏洛莱和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安格斯理论上也ok,但由于总体杂交改良程度较低,目前出肉率不很理想

论饲喂

饲喂绝对影响出肉率,不能看什么便宜就多喂什么,玉米,麦麸,豆粕要均衡,什么阶段需要什么营养,阶段式育肥更利于提高出肉率

论添加剂

适当使用添加剂,可以大大提高出肉率,可以考虑一些瘤胃宝,塑形去油的添加剂产品,显著改善瘤胃发酵环境,显著提高肌肉生长速度,减少黄膘肉,提高饲料利用率

论出栏

出肉率最高的阶段为18~24月龄,一般而言,肉牛进入快速育肥期3~4个月就达到膘肥体壮,此时净肉率达50%,一般屠宰率在58%左右,此时就可以考虑出栏。

论季节

大家都知道肉牛立秋抓秋膘,实际上出栏率秋季也是最高,其次春季,然后冬季,最后夏季。因为秋季有着丰富的草料,温度环境也最适宜



4.科学管理牛舍五方面

众所周知,牛舍需要保持干净卫生,及时对粪便进行清理,时常通风,对肉牛的快速育肥和健康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牛舍温度也需要严格把控,牛舍温度保持在5-10℃之间是比较适宜,温度过高导致热应激,过低会使肉牛流失大量热量。

此外,定时驱虫也是重中之重,一般情况,根据重量,每头牛每10kg需要0.2ml的虫克星皮下注射,三天后,可以给每头牛口服大黄去火健胃散。

饲养要选择“先粗后精”的饲养方法,保证充足的饮水。

加强夜间的饲养,从而达到快速育肥的效果

从上面的一些分析情况来看,圈养在快速育肥的实际过程中,要实时关注及调整圈舍,采取针对的举措才能实现肉牛快速育肥,养殖户挣钱才会更轻松。

肉牛养殖问题及解决方法(圈养肉牛急需解决四大难题)(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