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理知识(认识日本系列地理篇)

日本地处亚洲东部,是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组成的一个岛国日本西部面临大西洋;东部隔着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相望;南部则是广袤的太平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日本的地理知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日本的地理知识(认识日本系列地理篇)

日本的地理知识

日本地处亚洲东部,是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数千个小岛组成的一个岛国。日本西部面临大西洋;东部隔着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相望;南部则是广袤的太平洋。

日本多山,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1%。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列岛的中央。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的边界,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所以日本境内的高山大多为火山,火山数量约占全世界火山总量的1/10。日本不仅山多,河流也多。日本河流的特点是流程短,流域面积小。因山势陡峭,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所以日本各地瀑布和激流众多。

一、日本列岛的形成 地质史上距今约6亿至2.3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日本列岛所在的区域是一片汪洋,到古生代末期海底逐渐隆起;距今约2.3亿年至6500万年的中生代时期,发生了猛烈的“造山运动”,之后大致形成了今天日本列岛的弧状骨架。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今天的日本列岛是从俄罗斯东部的大陆和朝鲜半岛上分离出去的,至今日本列岛仍在缓慢向东漂移。至距今6500万年的新生代,地球上的山川、丘陵、盆地、河流、湖泊已经大致形成现在的样子,但日本列岛因剧烈的地震运动和火山爆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岛周边沿海大陆架海峡很浅,水深在数十米至百多米之间。而新生代第四纪地球气候发生多次改变,至少经历过两次“冰川时期”,此时地球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海平面下降了100多米,因此日本列岛南北两端均由大陆架和亚洲大陆断续连接,而且只是一个半岛。考古学家发现,日本岛存在虎、犀牛、鹿及长毛象等大型动物的化石,证明日本列岛形成的历史不会太远,大约在10万年前到2万~3万年之间。距今1万年前,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日本列岛的地理构造就基本形成了。

二、日本的版图 日本位于欧亚大陆以东、太平洋以西,由“日本本土”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和众多小岛构成。经纬度范围在北纬20°25′~45°31′、东经122°56′~153°59′之间。据统计,日本国土总面积共377950.1平方公里,全国岛屿共有6852个。整个列岛呈弧形,四周被海水包围,没有领土和别国接壤,东临太平洋,西部与中国及朝鲜半岛隔海(日本海)相望,西南面是中国的东海和台湾,南面是菲律宾海的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北部与俄罗斯的库页岛间隔宗谷海峡。地质史上日本列岛是由欧亚大陆板块与其他板块碰撞突起而成的,位于新潟县糸鱼川市与静冈县静冈市之间的鱼川静冈构造线,将其分为东日本和西日本。

北海道由北海道岛和利尻岛、礼文岛、天卖岛、烧尻岛、奥尻岛等小岛构成。东西长540千米,南北宽420千米。地势起伏较大,中部是山地和山脉,约占总面积的60%,四周则是广阔的平地。纵贯北海道中央的北见、日高等山脉有大雪山火山群。最高峰是旭岳,海拔2290米。东部有阿寒、知床火山群和十胜平原;西部有天盐、夕张山地、石狩平原、勇拂平原等。

本州岛是大和民族和日本文化的发祥地,位于日本列岛的中部,总面积230500平方公里,全长约1300千米,宽度在50~230千米之间,海岸线全长5450千米,是日本四大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本州岛是火山岛,迄今火山和地震活动仍然很频繁。本州岛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河流众多,有日本最长河流信浓川。

四国岛(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日本历史上曾存在过4个古国:阿波、赞岐、伊予和土佐)大部分都是山地,平原很少,土佐、伊予和阿波由山地分隔开来。仅有的德岛平野、高知平野、松山平野等平原面积都很小。

九州(历史上曾存在过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日向、萨摩、大隅九国,因此称为九州)海岸线曲折,岛屿、半岛和海湾众多,主岛面积3.65万平方公里,连同附属岛屿共计4.34万平方公里。北部为低矮平缓的山地,海拔约500米,多平原和盆地。南部地势较高,山脉险峻,主峰祖母山海拔为1758米。有著名的阿苏山及雾岛山火山群。冲绳岛一般也包括在九州之内。

位于北海道和千岛群岛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与俄罗斯存在主权之争,与韩国也存在独岛归属问题,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属于中国的。

三、日本国名由来

日本国国名,本意为“日出之国”,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大和、东瀛、扶桑和倭国等称呼。2011年中国西安出土的《祢军墓志》作于公元678年,墓志上出现了“日本”一词,由此推断“日本”这一称呼最迟使用于公元7世纪后期之前。《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咸亨元年即公元670年,朝鲜的《三国史记》亦有类似的记载:“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大意是倭国派使者祝贺唐高宗平定高句丽,因为使者不喜欢唐朝称呼他们为“倭”,因此改国号为日本,意即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

四、日本的气候类型 日本是岛国,所以海洋性气候特征比较明显,总体上降水量充沛,年温差较小。日本从总体上可分为日本海型气候区、太平洋型气候区、中央高地型气候区、濑户内海型气候区和琉球群岛型气候区5个气候区。本州、四国、九州和琉球群岛属副热带湿润气候,琉球群岛稍带热带雨林气候,北海道以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为主。

日本地处北半球太平洋中纬度西部,气候受季候风和洋流交汇的影响比较显著。日本南北纬跨度很大,南部地区和北方地区气温差异非常明显。而太平洋沿岸地区与日本海沿岸地区被纵贯日本列岛中央的高大山峰左右分开,气候差异也非常大。北海道和本州岛的日本海一侧地区属日本海型气候区,冬季西北季风会吹来大量水汽,常常降雪,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北海道、本州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和九州的大部分地区属太平洋型气候区,夏季降水量较多,台风登陆频繁,冬季较为干燥。本州中部的山区海拔较高,距海洋相对较远,具有较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属中央高地型气候区,年气温相差很大,降水量也少。濑户内海型气候区专指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一地区因季风受到山地的阻隔,降水量各个季节都比较少。冲绳群岛地区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属琉球群岛型气候区,全年高温,雨量丰沛。

日本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明显。日本各地的樱花是从三月下旬起从南到北次第开放的。5月起进入闷热的夏季,降水量大,被称作“梅雨”的雨季前锋从南向北依次前进(北部的北海道地区因纬度较高,无梅雨现象)。到7月,季候风将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从南部吹来,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来临,一直延续到9月的初秋。每年夏季太平洋西部海域生成的台风会有10个左右接近日本岛,其中有3~4个会登陆日本陆地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本11月底左右开始进入冬季,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从高气压区吹向太平洋北部的低气压区,遭遇日本海上空大量的湿气,日本岛靠近日本海的一侧往往会迎来暴雪和严寒。此时日本东部地区因冷气流受中间山地的阻隔,天气一般较干燥晴朗,但气温也很低。

日本的传统住宅常使用拉门而不设固定的墙壁,通风良好,能适应日本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但随着日本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拥有大量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现代化城市越来越密集,形成了所谓的“热岛效应”,夏季的高温酷暑十分难耐,冬季的气候也有所变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