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认的23个汉字(汉字是怎么来的)

汉字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我们现在所写的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你说怎么可能甲骨文根本就是画图,完全不像现在的字,但你可别小看甲骨文上的图画,其实它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甚至甲骨文之前还有更古老的文字,那会是仓颉所发明的吗?那么汉字怎么从图案演变成甲骨文,再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最难认的23个汉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最难认的23个汉字(汉字是怎么来的)

最难认的23个汉字

汉字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我们现在所写的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你说怎么可能!甲骨文根本就是画图,完全不像现在的字,但你可别小看甲骨文上的图画,其实它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甚至甲骨文之前还有更古老的文字,那会是仓颉所发明的吗?那么汉字怎么从图案演变成甲骨文,再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呢?

那么故事得从甲骨文说起,现在所能看到的甲骨文都是商朝晚期的文字,距今有3400年历史了。这个商朝是中国盛世的开端,以前要了解唐朝主要靠诗书与史记,但这三者对商朝的描述几乎都是负面的,直到清末甲骨文出土,这才还给了商朝一个公道。

由于甲骨古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统,引起有学者认为在甲骨文前面应该还有一种更原始的文字,而且必然经过漫长的发展。

后来中国各地纷纷有史前文字的出土,考古学家在西安的半坡,山东龙山等新时期时代遗址,挖出一些陶器,上面有一些几何刻画的符号称为陶文,这些符号已经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有可能是汉字的祖先。西安的半坡是仰韶文化遗址,那里出土陶器有一些奇怪符号,根据专家解释,里面的符号叉(X)等于五,加号( )等于七,一竖数等于10,两竖等于20,往上的箭头等于矛。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汉字的历史真的有六七千年,不过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那么我们得先定义什么叫做文字。文字与符号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字有读音,而且能够记录语言。

甲骨文是成熟文字,是因为他有读音,且可以明确地表达自意,甲骨文出现的叉确实是五的意思,不过半坡陶罐上了叉是不是五则很难说,说不定只是陶罐主人做记号,所以我们无法断定陶文是不是文字。

文字是一个复杂社会的生命标记,是文明的象征。此前的社会没有国家,没有政府,也没有收税的需求,更没有多余的粮食养一群造字专家,陶器上的简单刻画,很有可能只是要辨识陶器的主人,而不是有意识的文字。所以陶文不能说是汉字的祖先,也不能说汉字是由陶文演变而来的,不过汉字的起源也离不开此前陶文。

当人类社会逐渐复杂,有了初步的分工,甚至最终发展出了国家,那么真正的文字就诞生了。也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此前陶文到甲骨文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没有考古证据的出土,目前没有答案,不过汉字怎么从图画变成文字的?肯定是经过几千年漫长演变,我们可以有一个猜测,文字并非处于一时一地,更不可能是一人所发明。图案转变到文字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例如有一个人画一头逼真大象,人们见了会叫他象,久而久之象这样的图案就越来越多,也就没有那么逼真了。象就从图案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大众沟通工具,这个就是文字的起源。不过远古的文字没有定型,每个人写得字多少有些不同,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就出现了许多异体字,这个异体字虽然是看得懂。但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的时候,对沟通就产生了不变,这时就有人跳出来登高一呼,要对文字作为一个统一的整理。

仓颉造字的传说就是基于这种设定而诞生的。古代文献关于仓颉的记载不少,但其中比较可信的是荀子的说法。荀子说喜欢写字的人一大堆,不过只有仓颉的字独自流传下来,我们可以理解为仓颉整理的文字得到了多数人认可而名流千古。不过喜欢造神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个故事到了汉代,仓颉变成了4个眼睛的牛人,靠着观察自然山川发明了汉字。到了周代的金文,虽然与商代甲骨文一脉相承,不过汉字的结构复杂,异体字非常的多,后来也才有《史籒篇》的出现,《史籒篇》是周代的官方儿童识字读本,也因为有类似的整理,异体字就越来越少。

春秋时代各地诸侯崛起,周朝的官方文字纷纷有了在地化的改变。到了战国时代文字更加混乱,每个国家几乎都使用不同的文字,最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那么文字也要统一才行。于是李斯以秦国官方文字“大篆”为基础,进行了规范和整理,制定出“小篆”这种官方文字,伺候各地的异体字就逐渐减少,这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标准化。不过小篆的笔画很多,又很多圆转的笔画,这是在竹简上书写很不方便。

于是秦始皇在颁布小篆的同时,也同时采纳了另一位官员呈邈的新字体,就是隶书。隶书本来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字体,经过呈邈的多年整理,除了笔画外,还有把小篆圆转的地方改为方折,所以大受欢迎立即打趴了小篆。隶书的出现奠定了今天汉字字形结构基础与我们今天所写字差距不远,成为了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之后草书行书楷书也都从隶书演变而来的。不过远古文字的历史我们仍有一大片空白,原因就是留下来的证据太少,因为当时的书写材质不易保存,远古陶文也不过是烧陶记号的简单刻画,没有大量留存。

商周时代甲骨文金文又都是有目的性的文字,像是用来算命占卜,而刻在青铜器上而铭文则是拿来祭祀和大内宣,某些生活用字无法出现,文字也是贵族的专利,文字从发明到普及于老百姓,仍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在毛笔发明之前,人们曾用刀在树枝、石板、甲骨上刻写文字。除了很麻烦外,文字线条单一没有变化,直到大约5000年前人们已兽毛做成毛笔。用毛笔写出来的字体线条丰富多变,这些才发展出了篆、隶、草、行、楷等不同的书体。到了战国晚期到秦汉之际,书写工具主要是用毛笔、竹简或是绢帛。这些东西不是很重,就是极度昂贵且保存不易,对于传播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阻碍。

最终东汉发明的造价便宜的纸,并在魏晋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纸张不但便宜,书写面积也大,更容易携带与保存,真正解决文字载体的问题,人类文化传播才得以猛爆性的发展。不过当时还没有印刷术,还得通过抄书人来复制书籍,这种传播知识的方式还是太慢了,等到雕版印刷术发明后,这才真正让知识普及。造纸还有印刷术占了中国四大发明的一半,可见对后生产力有多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