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特殊的节日(彝族养生看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太阳有着根本的联系,太阳的运动决定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地球上万物随四时而生,随四时而藏,人虽为万物之灵秀,也不例外,也当顺应自然,遵循四时法则,用太阳法则指导生存,指导养生。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准则;彝族十月太阳历中,一年分为阴阳两截,则揭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奥秘,就在于养生之序首先要合于太阳之序。

以下,王敏教授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出发,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起居、情志,运动锻炼五方面谈论养生。

云南彝族特殊的节日(彝族养生看太阳)(1)

冬至到春分

从冬至到春分的三个月,日影渐短,日照时间渐长,阳气开始生发,人们养生当助阳气的生发。

春分到夏至

从春分到夏至,日影进一步缩短,日照时间进一步增加,人体的阳气完全由里出表,阳气在外,人们养生当助阳气在外的特点充分活动。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

1、衣薄而不光。阳气在表,人们会感觉非常热,特别在运动过后,应当穿薄的衣服使阳气充分外泄,但此时因给阳以出路而玄府打开,阳气外泄的同时,邪气也容易顺此内侵,所以也不能不穿衣服。

2、食温而少凉。阳气在外,人体外热而里寒,此时寒凉入里反而伤正,这也解释了夏天喜喝冷饮及喜食凉菜的人,总是脾胃不好,没有胃口,有的人还会出现胃脘和小腹冷痛;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夏日备姜,小病不慌”的道理所在。

3、晚睡早起。根据太阳日照时间长,阳气主动的机理,人们应当多动而少静,运动以助阳气的充分外泄,只有阳气外泄充分,夏至过后才能更好的潜藏。

4、多运动。从春分到夏至,日影短,日照时间长,天气虽然很热,人还是应该多运动,助阳气外泄。

5、斗志昂扬。此时昼长夜短,人们应当信心十足,斗志高昂,珍惜寸阴,力求上进,努力向前。

云南彝族特殊的节日(彝族养生看太阳)(2)

夏至到秋分

从夏至到秋分,日影逐渐增长,日照时间逐渐缩短,阳气开始潜藏,人们养生当助阳气收敛。

1、添衣而不过。夏至过后,日照时间渐短,气温开始降低,人体阳气开始收敛,阳气由外走里,处于人体半表半里之间,人们渐感寒冷,当适当添衣御寒,但不能突增,要跟随阳气潜藏的节奏缓慢加之,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秋宜冻”的道理。

2、食平而不偏。此时阳气处于半表半里之间,饮食同冬至到春分这段时间相似,不宜过温,也不宜过凉。

3、早卧早起。早卧以助阳气的收敛,但又不能收敛过快,所以当早起。

4、伴夕阳而动。根据“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可知秋气所对应的时间段为傍晚,所以秋季运动锻炼的最佳时间段为傍晚时分,又因秋天阳气收敛,运动当适量,不宜过多,更不宜过大。

5、 敛而勿悲。自古诗人才子多悲秋,秋天当顺应自然收敛神气,悲则伤阳,平心静气最好。

云南彝族特殊的节日(彝族养生看太阳)(3)

秋分到冬至

从秋分到冬至,日影进一步增强,日照时间进一步缩短,阳气从表完全入里,人们养生当助阳气的潜藏。

1、添衣加被。此时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严寒。人体阳气在里,当添衣加被以御严寒,特别要注意背部的保暖,不能因外寒而扰动阳气再次出表卫寒。

2、食凉少温。冬天阳气在里,外寒而里热,过食温热则易化火伤阴,而致阴不敛阳,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的由来。

3、早卧晚起。此时人们起居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跟随太阳的升起落下作息,要助阳气的收敛,活动时间不宜过多。

4、以静为主。不主张多运动,多动则扰阳,不利于阳气的潜藏。

5、静如钟石。冬季阳气潜藏,是生机潜伏的时令,自然界水冰地坼以潜阳,人也应当顺应自然,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

作者简介

云南彝族特殊的节日(彝族养生看太阳)(4)

王敏:汉族,主任医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第二批省级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云南省彝医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妇科主任,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云南省彝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中医学院特聘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曾主编《楚雄彝州本草》、《中国彝族民间医药验方研究》、《王敏中医妇科治疗经验集》,参与编写《中国彝族药学》、《云南省中药材标准》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中医教你不上火,快吃食物来降火

女人气血不足、月经不调,怎么办?

中医教你退热四招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