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蘑菇小镇简介(在廊桥上演绎菇城沧桑巨变)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在庆元800多年的建县史中,百余座廊桥如飞虹跨越绿水青山,成为漫长时光的见证者,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赣州市蘑菇小镇简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赣州市蘑菇小镇简介(在廊桥上演绎菇城沧桑巨变)

赣州市蘑菇小镇简介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在庆元800多年的建县史中,百余座廊桥如飞虹跨越绿水青山,成为漫长时光的见证者。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古廊桥的交通功能已日渐式微,但其经过历史沉淀后形成的独特文化价值,却发挥出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穿越时空的古廊桥,与百姓生活水乳交融,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碰撞中不断演化出新功能,展现着新时代的社会气象、精神风貌。

时至今日,廊桥已不止于一座桥,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已悄然化作深入民心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不断求是挺进。

廊桥遗梦:抹不去的城市记忆

对于庆元人来说,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咏归桥如同一部地方志,记录生活变革,铭刻时代变迁。

“每次来,都能发现县城的新变化。”临近周末,安南乡安溪村村民孙来喜来到县城,向记者回忆起近年来的城市变化,“原菇城剧院区块是庆元的老城区,房屋破旧,居住环境很差,映衬着古老的咏归桥也尽显陈旧。”

变化源自2014年庆元启动的“美丽县城”三年百亿行动计划,此后的原菇城剧院区块一年一个大变样,建成了全县首个城市综合体,并逐渐形成繁华的商圈。每当夜幕降临,华灯亮起,繁华热闹的公园将古色古香的咏归桥也衬托得熠熠生辉。

站在咏归桥上环视县城,庆元大桥工程、仑山路地块老旧小区改造等一个个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施工现场的繁忙景象,充满城市蓬勃发展的朝气。

事实上,廊桥见证的新时代发展不仅存在于城区,在广大农村同样比比皆是。

在贯穿举水乡月山村的举溪上,过去分布着10座古廊桥,自古以“二里十桥”“举溪八景”闻名,至今仍完好保存着的尚有5座。正是凭着这深厚的廊桥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享誉全国的“月山春晚”。

但文化的成果并非一蹴而就。事实上,在2012年列入全省首批43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之前,月山村长期受限于人多地少的发展困境,当地村民私自违建的情况十分严重。“举溪沿岸有不少违章建筑,不仅与造型优美的古廊桥格格不入,也对村庄的原始风貌和美感造成了不利影响。”月山村党总支书记吴亦健告诉记者,直到乘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快车,月山村才得以走上美丽乡村建设的康庄大道。

在古廊桥的见证下,月山村加速蜕变。举溪沿岸的违章违建变成了精致的景观游步道,背街小巷及村头村尾400多个点位实现拆除整治,来凤桥休闲公园等项目相继落成。如今,沿着宽敞的村道走进月山村,随处可见复古木窗、白墙黑瓦与古廊桥相映成趣,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山村,终于向世人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事实上,庆元廊桥承载了乡村振兴的繁星记忆,在这些记忆中,廊桥不仅是乡村风景的点缀,更是乡村发展的载体。

在位于庆元“北大门”的黄田镇,曹岭村与龙泉市小梅镇梅一村仅一溪之隔,横跨两地的龙庆桥,曾有“八百里瓯江上游第一桥”的美誉,以此为起点,当地乡村旅游产业逐渐风生水起。“龙庆桥重建后,作为配套设施的千年水运码头、文化长廊和古街等设施建设也同时启动,将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重现在世人面前。此外,龙庆桥还将周边大小景点连成一线,形成了黄田、竹口、小梅乡村旅游的黄金线路。”黄田镇党委书记李志远告诉记者。

历久弥新:具有独特辨识度的文化内涵

对于庆元人来说,廊桥不仅是通行要道,更是一个精神和文化符号。

廊桥建造史贯穿庆元建县史,时至今日,庆元廊桥结合了亭、庙等建筑功能,成为休闲娱乐、文艺创作、民俗文化与祭祀的重要场所。

据庆元县博物馆馆长吴婷婷介绍,庆元菇民离乡上山采菇前,有到廊桥祭拜、许愿的传统,回乡时还要到廊桥上还愿。也正因为浓浓的信仰情结,庆元百姓对廊桥百般呵护,使得廊桥能够保存至今。

每天清晨,咏归桥上都会出现吴美银的身影。吴美银是一名文保员,当整座城还在酣睡时,他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早上人少,能观察清楚桥面有没有受损、桥板有没有风化。”吴美银家离桥不远,对咏归桥有着深厚的感情,担任文保员7年来,他始终风雨无阻,“晚上更要来,因为聚集在桥上的人很多,有的纳凉,有的唠嗑,有的唱歌,非常热闹,我得确保桥上没有火源,及时消除隐患。”

近年来,庆元高度重视古廊桥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成立了庆元县木拱廊桥抢救保护领导小组和庆元县廊桥保护与开发协会,并在每座廊桥设立了一级廊桥长和二级廊桥长。

此外,庆元还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廊桥保护,启动浙南闽北地区对廊桥的共同保护、开发与管理研究,联合发起“区域合作”倡议,扩大廊桥保护县际合作,组织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的“非遗”申报。

如今,廊桥保护已延伸出廊桥的本体保护与文化保护,廊桥之魅力、文化之深厚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一座座廊桥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历久弥新。

在咏归桥上临近江滨路一侧,孙来喜和好友吹笛子、拉二胡,默契合奏着越剧曲目。“咏归桥上的回音效果很好,我很享受在这里的时光。在这里,总能遇见兴趣相投的人。”孙来喜说,他每周有五天在咏归桥上与票友们交流演奏技巧。

廊桥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在2018年举行的第一届庆元廊桥国际越野赛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业选手跑上古道、跑进廊桥,沿途穿越如龙桥、来凤桥等众多古廊桥,悠久的廊桥文化与体育赛事碰撞出新的火花,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廊桥说事”: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样本

廊桥原本是连接河水两岸的现实纽带,但随着时间推移,庆元人对廊桥倾注了更多的生活智慧,使廊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物质媒介,更成为艺术创作、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泉,以及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思想阵地。

“一弯新月作靠山,一条银河流门前……如龙来凤桥连桥,桥连桥……” 一首月山之歌,唱出了此景只应天上有的美丽景色,也唱出了月山人对幸福生活的骄傲与自豪。

“我们把对廊桥的深厚情感融入乡村春晚中,通过推陈出新的节目作品,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吴亦健说,月山春晚充满了廊桥元素:舞台以廊桥为背景,故事以廊桥为媒介,农活秀、旗袍秀等以廊桥为道具,歌曲说唱以廊桥为内容……

就在月山村推出一系列以廊桥为创作素材的文艺作品时,庆元县廊桥博物馆也利用馆藏优势开发出特色文创产品,为庆元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独具特色的一笔。

咏归桥乐高积木、如龙桥3D立体便签……去年8月,33款充满创意的廊桥文创产品,在庆元举行的“浪漫七夕·廊桥相会”主题音乐会上精彩亮相,成为当晚最抢眼的“明星”。此后,博物馆又不断设计出廊桥主题手工皂、茶水杯、妆奁等系列文创产品。“廊桥在庆元人心中有着特殊地位。以廊桥为创作素材,开发更多优质、有趣、寓教于乐的文创产品,可以不断满足当下的群众文化需求。”吴婷婷说。

这样的需求,在现实中正不断得以回应和拓展。2019年,庆元县结合廊桥数量多、分布广、历史厚重等县域特色,在全县推行“廊桥说事”一线工作长效机制,广大党员干部在以廊桥为代表的群众集聚场所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解决问题在一线、情感交融在一线。在此基础上,庆元团县委创新推出“廊桥说事·青年说”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工作品牌,通过青年活泼、朝气、新颖的表达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的爷爷在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柜子里,珍藏着党章和党员证……”4月16日,竹口镇阜梁桥上传来一阵阵饱含深情、慷慨激昂的讲述声,吸引了正在廊桥上休闲纳凉的群众。

“廊桥是庆元最接地气的场所,也是年轻一代下沉基层一线、服务人民群众的最佳平台。”团县委相关负责人说,青年们结合身边故事和自身经历讲百年奋斗,讲家国情怀,讲发展成就,讲时代精神,“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付名煜 吴丽萍 通讯员 陈凯丽 王加平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