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地主家的后代现在都做什么(家族史和村里面的事情)

读《家谱与寻根》有感

田云凤

《家谱与寻根》一书就摆在面前,直到现在我都难以相信,这本关于家谱的文史书出自一位85后的青年作家。现在的年轻作家不都在写网络小说吗?不都在写“霸道总裁穷家女” “穿越时空来爱你”题材的肥皂小说吗?NO!眼前这本书告诉我: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在记录和保存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默默努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陕西的著名青年作家、《家谱与寻根》一书的作者柳育龙先生。

以前地主家的后代现在都做什么(家族史和村里面的事情)(1)

作为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女性,我崇尚个性自由,注重个人思想的表达,不喜欢个人以融入集体存在的形式存在(集体生活经常使我产生自我湮灭感),家庭聚会总是令我倍感拘束。但于内心深处,我又对我的家族集体充满了好奇:我的家族从哪里来?我的祖先在历朝历代又经过了怎样的起伏飘零?

不得不承认中国几千年的家族文化,带给每个家族乃至每个小家影响之深。著书中以柳姓为例,对此展开了非常详实的论述。大量的文史资料,以地方柳氏为范例的家训,一展柳氏家族自古以来的名流风范、严谨家风。书香世家,柳氏自是当之无愧。

回首再看我的家族。起源于战国时的田姓,田氏代齐的历史不值得骄傲,无可厚饰,略过不提。近代家族的事迹我知之甚少。我所知晓,即自我辈上数,未出五服的家族成员。如今很多人已然远离故土,但逢年团聚,亲人的言行举止无不秉承温良谦让的家风,行为处事在外人的谈论中总是得出过于温和不争的结论。是什么样的家族经历造就了这样的家族性格,我不得解。但我认为,总归离不开几百年的血脉传承,家风使然吧。现在网络微博里大兴“原生家庭”的说法,那么往源头看去,组成原生家庭的成员,不正来自于一个个零散的家族。每个人的言行也都传递出每个家族的家风。如此,带有各自家族性格的男女婚恋结合,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原生家庭。这样看来,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个个散在的家族经历所塑造的家族性格的影响。因此了解家族史,修缮家谱记录史实,不仅是为姓氏溯源,和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和纪念的方式;可以为科学家研究遗传基因等课题提供帮助,成为福泽后代的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以前地主家的后代现在都做什么(家族史和村里面的事情)(2)

《家谱与寻根》一书,以柳姓为例展开说明,详述了旧家谱内容、现代家谱内容及现代家谱编撰流程等。为柳姓史料做了系统详实的汇总,为全国其他姓氏的寻根及家谱编撰提供了系统可靠的方法,备述了中国十大寻根基地的史实,并附有祖宗称谓、亲族称谓等家谱爱好者所需的资料补充。比之只是记录世代宗亲姓名,承嗣关系的家谱,本书为其提供了清晰完备的寻根修谱方法,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书下篇第八编《回不去的故乡-故土情结》收录的文章里,著者真挚的文字令我深切感受到其对于方言文化流失的忧虑,对于文史写作的钟情,以及对村志不被重视的隐忧。著者对于传统文化流失的扼腕叹息,对于家乡故土的热爱使我倍受感动。当然,柳育龙先生著述之精细,更是大大出乎我意料。本书附文献之多,参考书目更可谓卷帙浩繁,令我惊叹不已。自费到各地考察、拜访古稀老人、梳理真伪不辨的家谱资料、查询各方史书、对比考究各种史料的真实性等等,如此种种已是繁复浩大的工程,还要面对来自乡亲们的不理解,筹资出版的碰壁。完成这样一部书之困难重重,实非我等可以想象。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柳育龙先生坚持在工作之余完成了这样一部巨作,实在难能可贵。现在静心做这方面研究的人不多,更何况在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境遇。笔者在此深表敬意。

另外此书也引发了我对于保留传统文化的思考。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并不是要恢复封建家族制,不是恢复君臣式的父子关系,不是恢复对于女子三从四德的道德要求标准。传承中华文化,是要留住传统文化之精华,留住温良恭谦、慎言笃行,留住美德。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有足够的认识,未来才可能不犯同样的错误。解读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在重新认识自己。

能力所限,读完此书尚需时日。粗略翻阅,《家谱与寻根》带给我最多的,或许是震撼和思考。一本好书不应只是作为知识的来源,思想认识的传递中介存在;或者作为取悦读者,引发情感共鸣的精神慰藉而存在;它应该是可以承担引发读者不断思考,驱使读者为有意义的事情付诸行动的功能的强大力量。在我看来,《家谱与寻根》就是这样一本好书。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著作。

后记:今年开春,老家也已开始拆迁,乡亲们盼了多年的楼房梦终于就要实现。新的社区即将取代原来的村庄。如果没有柳育龙先生这样的人为这个村庄留下些什么,未来漂泊在外的游子将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田云凤,女,1987年生,山东潍坊人,现居山东淄博,就职于医药企业。有多行业从业经历,愿意体验不一样的职业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