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发病前兆吴孟达(肝癌的病因找到了)

2021年2月27日17点许,著名香港演员吴孟达因肝癌去世,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肝癌发病前兆吴孟达?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肝癌发病前兆吴孟达(肝癌的病因找到了)

肝癌发病前兆吴孟达

2021年2月27日17点许,著名香港演员吴孟达因肝癌去世。

我很喜欢看他和周星驰演的喜剧电影,很解压。自从得知吴孟达患肝癌的消息后,我一直在收集与肝癌疾病相关的知识,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增加大家对肝癌的了解。

肝癌的流行病学以及疾病负担

85%~95%的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2018年一项权威数据显示,我们国家人群肝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全球第9位;而每年肝癌总发病率和死亡例数约占全球的一半,且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市。

随着我国生活环境的改善、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免疫接种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抗病毒治疗等,我国肝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肝癌发病年龄逐年增大,男性平均发病年龄由 2000 年的 59岁延迟到 2014 年的62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由60岁延迟到66岁。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致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2位,而人口老龄化是肝癌所致疾病负担增加的重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科学确定肝癌高危人群、制定分层的监测方案,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提高肝癌总体生存率最关键的环节。

肝癌高危人群的分层筛查与监测路线

肝癌高危人群的分层筛查与监测路线见下图,接下来给大家简单解说一下,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肝癌高危人群的分层筛查与监测路线

看上图,不管是医院人群还是社区人群,首先是筛查肝癌致病因素,那肝癌治病因素有哪些?肝癌致病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酒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导致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饮食中黄曲霉毒素B1、马兜铃酸等致癌物暴露也是肝癌致病因素;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环节,慢性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是我国肝细胞癌的首要病因。

肝癌低危人群、中危人群、高危人群、极高危人群是如何分层的?

肝硬化患者是全球各指南公认的肝细胞癌高危人群,但是肝硬化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因病因不同而不同。

肝癌高危人群的辨识与分层,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具体见下图,涉及到一些专业词汇,还有英文缩写,可能大家会看不懂,大概了解下,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肝癌高危分层。

肝癌监测的常用方法

    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肝癌筛查与监测最重要的工具;

    多排螺旋CT、MRI 诊断肝癌以及临床分期最重要的工具,但是监测价格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应用;

    血清AFP、DCP、AFP-L3 血清AFP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但是AFP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不高,腹部超声联合血清AFP是肝癌监测的一线工具。

肝癌监测多久进行一次?

肝癌低危人群:1年或以上1次常规监测;

肝癌中危人群:1年1次;

肝癌高危人群:6个月1次常规监测;

肝癌极高危人群:3个月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增强CT或者MRI检查1次。

有研究数据显示,中晚期肝癌最主要原因是患者没有接受肝癌筛查和监测,以及没有接受肝癌危险因素的干预或没有识别潜在的肝硬化。总的看来,患者的依从性不高,自主进行肝癌筛查与监测的患者不多,这是肝癌防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肝癌不同危险人群的辨别,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现在一些好的医院,已经研发出自我监测APP(手机应用),可用于肝癌不同危险人群的监测工具。

参考文献:

丁惠国,屠红,曲春枫,曹广文,庄辉,赵平,徐小元,杨永平,卢实春. 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1,28(2):1-17.

原创不易,本头条号@药师杨玲已经与维权骑士签约,抄袭必究

#吴孟达去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