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1)

将一个普通村落打造成网红村不容易,而将网红村变成长红村则更难。因为一个村落可能因一种美食、一个地标、一座建筑而成为网红村,从长红则更加依赖于产业结构、业态内容、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贫困村如何变为网红村,又在逐渐衰落之时二次逆袭的振兴之路。

这个村叫做高槐村,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在2014年之前,这个村还是和其他村落一样平平无奇,村民们以养殖和种植业为主,改变源于一家咖啡店。那年,第一家“不远咖啡”在此开业,开始吸引了许多城市游客来这里休闲,随后,数十家咖啡馆、家庭农场接踵开业,高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咖啡网红村。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2)

而后,因为产业同质化严重、业态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等原因,高槐村陷入了发展困境,开始逐渐走向没落,但故事并未就此止步。2019年,高槐村真正开始了二次振兴之路。作为德阳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点,率先开展土地整理,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投入1.12亿元,实施26个项目,对农村闲置土地进行盘活与合理开发,在土地资源重组的基础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力促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实现多方共赢。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3)

完善规划 解决遗留问题

高槐村第一次兴起更多是一种偶然因素,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一味迎合城市节奏,反而弱化了生态优势,没有形成有效的区域吸引力,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例如村落河道、水道及其周边环境遭到破坏,垃圾污染严重。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4)

所以在二次振兴中,第一就是解决这些遗留的问题。在环境上,梳理汇水路径,依托当地地理环境结合竖向设计搭建多级台地,形成“水泊沟回”生态景观水系。同时,规划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后期多业态的排污处理需求,修缮年久濒危的过河吊桥、增设休闲亭,对荒弃构筑物进行生态简修再利用,并建造村落集会广场、规整街道。

在模式上,乡村振兴如果没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就会出现之前各自为政,没有顶层设计,内部同质化竞争的现象,所以在二次振兴之时,当地立足农业产业服务,形成“政府搭台、业主唱戏、群众参与、多方受益”的市场运营机制。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5)

集聚资源 多产融合发展

以“新农人、新机制、新业态”为主题的旌韵高槐·文创小镇,在依托已有咖啡特色的基础上,当地根据分析市场需求,结合高槐村自身的特色优势,因势利导以定向招商的方式填补业态,避免产业的同质化,

人才是乡村振兴可持续的核心。据悉,高槐村近年来通过完善乡村人才招引培育工作机制,建设高槐乡村振兴学堂,构建了“支部 新农人 原住民”共创体系,引入非遗传承人、乡村音乐人、植染设计师等新农人50余名和返乡创业者10余名。并围绕民宿运营、餐饮视觉表达、农业精品化路线等,定期举办“赋能高槐”众创营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引导产业实现差异化可持续发展。目前全村1100多人中,创业就业人数超过了300人。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6)

在咖啡店之外,高槐村重新构建了农文旅多元融合模式。在文旅方面,引入餐饮、非遗、文创、民宿、乡村音乐、青溯植染等新业态14个,涉及48家优质商家,补充消费者在高槐吃、住、游、学等多方位乡村体验需求。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7)

通过IP 文创,盘活文化资产,带动村民就业,以非遗为例,德阳潮扇历史悠久,堪称“四川一绝”,在高槐村,德阳潮扇传承人杨占勇改良潮扇制作工艺,开发“旌风缘·思竹”系列周边,既传承了非遗文化,又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8)

在农业方面,当地以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依托,结合短片展示、文化表演、直播带货、产品推介等展销活动,探索实行“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成功打造“带走高槐”系列产品,构建高槐乡村品牌,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形成商业价值相互支撑,打造“众创、共建、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圈,全面推动高槐村的经济文化发展。

除了更新业态、建立品牌之外,当地充分利用已建乡村公路、田野市集、停车场、乡村振兴学堂、农业梯田公园等公共空间,通过举办文创嘉年华、艺术节、音乐节等各类活动持续吸引游客,今年5月13日-5月15日,高槐山谷音乐节结合露营、市集、亲子等新潮场景,吸引游客与本地村民乃至外国友人超过2万人。2021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单日游客量最高达1.2万人次,旅游收入60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60余万元。

听专家讲乡村振兴的规划(从网红村到)(9)

二次振兴让高槐村焕发了新的生机,成为网红村可能源于一部分运气,成为长红村更多依赖的是自身实力,高槐村针对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利用有限资源,创新机制,引导村民共建,多方共赢的现状实现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路径与模式值得更多的乡村去思考、学习并因地制宜地运用。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内容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分享使用,不涉及商业范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