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谈尊荣富贵(平鉴天下4:周公吐哺)

鬼谷子谈尊荣富贵(平鉴天下4:周公吐哺)(1)

世界水平领导力 WATER

《大诰》 的作者周公, 姓姬名旦, 是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曾亲随武王伐纣, 为推翻商朝立下战功。 《大诰》 中使用“ 王若曰” 的口气, 并不说明作者是成王, 当是周公代成王布政而已。 这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当年武王伐纣开国, 不到两年, 大业未竞, 即染疾而死。时成王尚在襁褓之中, 这对新建立的周王朝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 用周公的话说是“ 弗吊! 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周公摄政, 又引起王室贵族内部的怀疑猜忌。 公元前1063 年, 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串通“ 三监” (都是武王的兄弟,被派驻监视武庚) , 联络淮夷, 起兵叛周。 内忧外患, 一时间周王朝“ 若涉渊水” 。周公不愧是卓越的政治家, 他不避嫌疑, 挺身而出, 辅佐成王。 经耐心解释和说服, 终于消除误会, 稳定了王朝内部的团结。 同时, 他力排众议, 毅然决定出兵东征。 《大诰》就是周公所作的战前动员, 也是第二次讨商的战斗檄文。以摄政的身份, 要说服各路诸侯去讨伐包括武王的弟弟管叔、 蔡叔在内的上层人物, 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周公的《大诰》 与殷商的《盘庚》 三篇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周公在《大诰》 中动之以情。 首先, 对于周人面临的“ 大灾” , 他代表成王引咎自责; 对于出师平叛将要劳师动众,惊扰“ 鳏寡” , 深表悲哀。 为了广泛唤起同情, 周公以周朝旧人相劝, 以父子亲情为喻, 声声入耳, 句句牵情。 据载, 周公的忠心后来曾使初识人事的成王都感动得声泪俱下, 正所谓“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周公在《大诰》 中晓之以理。 他主要是利用占卜, 反复列举文武先王依卜兆行事而成就大业的先例。 强调这次使用文王所遗大宝龟占得吉兆, 东征一定会像当年武王伐纣一样取得胜利。《大诰》 共分三大段。 第一段是宣布得了吉卜, 劝导众人服从天命参加东征。 第二段说明文王的大业必须完成, 驳斥了各诸侯国关于东征“ 艰大” 的说法。 第三段说明天命不可懈怠, 要求各国不得“ 违卜” 。周公不但是位雄才略的的政治家、 军事家, 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试看《大诰》 中的譬喻:“ 予惟小子, 若涉渊水, 予惟往求朕攸济。”“ 若考作室, 既底法, 厥子乃弗肯登堂, 矧肯构? 厥父蓄,矧子乃弗肯播, 矧肯获? 厥考翼其肯曰:‘ 予有后, 弗弃基’ ?”“ 若兄考, 乃有友伐厥子, 民养其劝弗救?”……以涉深水为喻、 以耕获为喻、 以父子亲情为喻, 生动亲切, 殷殷动人。《大诰》 的确代表了先秦散文的高度艺术成就。其影响之深远, 乃至西汉末王莽篡汉时还炮制了一篇《莽诰》, 企图效法周公, 当然, 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大诰》 中还有一种现象, 就是“ 避讳” 观念的出现。 周公对叛乱首恶武庚, 直呼为“ 殷小腆” 、 “ 殷逋播臣” , 而对参加叛乱的同谋犯、 周朝宗室的管叔、 蔡叔, 则 “ 尽在不言中” , 顶多婉转称之“ 在王宫, 帮君室” 。 后世“ 一字之褒, 荣于华衮; 一字之贬, 业于斧铖” 大约自此始。史载, 周公曾经“ 制礼作乐” , 创制“ 周礼” 。 虽然在当时社会里, “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 但华夏成为礼义之邦, 却不能不说有周公的一份贡献。 周公送他儿子伯禽去鲁国赴任时的训诫, 就是千古传颂的佳话: “ 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起以待士, 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时至今日, 我们读《大诰》, 周公的一腔赤诚仍是“ 若观火焉” !《大诰》 所号召的这次东征, 是周初巩固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 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 周公以《大诰》 平息了纷争、 统一了思想后, 亲自统帅大军, 经过三年苦战, 讨平了殷商的残余势力和叛乱诸国, 一直向东横扫至海。 周朝重归统一后, 周公又营建成周, 封建诸侯, 并继续摄政七年,然后还政于成王。 从一定意义上说, 是《大诰》 和周公的苦心经营奠定了周王朝800 年的基业。

鬼谷子谈尊荣富贵(平鉴天下4:周公吐哺)(2)

大 诰 姬 旦

王若曰: “ 猷! 大诰尔多邦, 越尔御事: 弗吊! 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 弗造哲迪民康, 矧曰其有能格知天“ 已! 予惟小子若涉渊水, 予惟往求朕攸济, 敷贲, 敷前人受命, 兹不忘大功!“ 予不敢闭于天降威, 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即命曰: ‘ 有大艰于西土, 西土人亦不静。’ 越兹蠢。“ 殷小腆, 诞敢纪其叙。 天降威, 知我国有疵, 民不康, 曰: ‘ 予复。’ 反鄙我周邦。“ 今蠢, 今翼日, 民献有十夫予翼, 以于敉宁、 武图功。 我有大事休, 朕卜并吉!“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 庶氏、 御事, 曰: ‘ 予得吉卜, 予惟以尔庶邦予伐殷逋播臣!’“ 尔庶邦君越庶士、 御事罔不反, 曰: ‘ 艰大, 民不静; 亦惟在王宫、 邦君室, 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肆予冲人永思艰, 曰:“ 呜呼! 允蠢鳏寡, 哀哉!予造天役, 遗大投艰于朕身, 越予冲人不卬自恤。 义尔邦君, 越尔多士、 尹氏, 御事, 绥予曰: ‘ 无毖于恤, 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已! 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天休于宁王, 兴我小邦周。 宁王惟卜用, 克绥受兹命。 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 呜呼! 天明畏, 弼我丕丕基!”“ 王曰: “ 尔惟旧人, 尔丕克远省, 尔知宁王若勤哉? 天閟毖我成功所,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 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 天棐忱辞, 其考我民, 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 天亦惟用勤毖我民, 若有疾, 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王曰:“ 若昔朕其逝, 朕言艰日思。 若考作室, 既底法, 厥子乃弗有后, 弗弃基。’ 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 若兄考, 乃有友伐厥子, 民养其劝弗救?”王曰: “ 呜呼! 肆哉! 尔庶邦君, 越尔御事: 爽邦由哲。 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 越天棐忱, 尔时罔敢易法。 矧今天降戾于周邦, 惟大艰人, 诞邻胥伐于厥室, 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予永念曰: 天惟丧殷。 若穑夫, 予曷敢不终朕亩? 天亦惟休于前宁人。 予曷其极卜敢弗于从? 率宁人有指疆土? 矧今卜并吉, 肆朕诞以尔东征。 天命不僭, 卜陈惟若兹!”(选自《尚书》)

鬼谷子谈尊荣富贵(平鉴天下4:周公吐哺)(3)

【译文】

王如此说: “ 啊, 我郑重告诉你们, 各诸侯国君主及官员们。 非常不幸, 上天降下了灾难。 我这样年幼就领有广大国土继承了大统。 我没有足够的智慧使人民过上安康的生活, 怎么能算是知天命呢?“ 唉! 我如今就像要渡河水似的, 我要努力寻求渡水的方法, 我一定要发奋图强, 保住先王所受天命, 决不能失掉先王的大业。“ 我不能不顾上天降下的威罚。 我用文王传给我的大宝龟去占知天命, 卜辞告诉我说: ‘ 西方将有大灾难, 西方的人民也不得安宁。’ 现在, 西方果然骚动起来。“ 殷的小小君王武庚, 竟敢兴兵作乱。 他趁着老天降下灾害, 知道我们内部不和, 民心不安定, 就说: ‘ 我们复国的时机到了。’ 想攻打我们周朝。“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消息传来的第二天, 就有十位贤臣前来辅佐我, 以图完成文王、 武王所奠定的功业。 我们一定会大功告成, 我占卜的结果都是吉兆。“ 现在我通知我们各友邦的君王和众位官员们: ‘ 我已占得吉兆, 我要带领你们去讨伐殷朝残余的亡命之徒!’“ 你们各位国君及官员中有人不同意, 说:‘ 这事太难了,民心不安定; 况且事情就发生在王宫和近臣家里, 有些还是我们尊敬的长辈或父兄, 不好去讨伐。 王啊, 您何不违背这个卜兆呢?’“ 我这个幼主也仔细考虑过这件事的难处, 唉! 一发兵就要惊动孤苦无依的人, 可怜啊! 但我既然承受天命, 上苍把这样重要而困难的使命交付于我, 我虽年幼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你们各国君主和官员们应该安慰我说:‘ 您不必过份忧虑,您不能不完成先王文王所描绘的大业。’唉! 我虽年幼也不敢违背上天的意旨。 上天庇佑文王, 振兴了我们小小的周邦。 文王当年都是遵循占卜办事的, 每次都是谨承天命。 现在上天是保佑我们的, 况且我们也按照占卜办事。 唉! 老天爷是扬善惩恶的, 它一定会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伟大的业绩。”王又说: “ 你们都是周朝的旧人, 你们何不回忆一下, 你们知道文王当年是怎样勤劳创业的吗? 上天是真心要帮助我们, 我不敢不尽力完成文王所规划的伟业。 现在我诚恳地告诉友邦君主, 天道未必可以全信, 还要看我们是否努力, 我何不承天命完成文王未竞之业! 上天是爱惜人民的, 现在就好象人民染疾似的, 我怎敢不去医救, 以保住文王所受天命呢!”王说:“ 就像昔日先王伐纣一样, 我天天都在想这件事的难处。 好像父亲建房子一样, 已经测好了水平, 儿子却不肯去下基, 又怎能架构成屋呢? 就像父亲开好了一块地, 儿子却不肯去播种, 又怎能有收获呢? 这样的父亲能说‘ 我有后代, 不会荒废我的家业?’ 我怎敢不亲身保住文王的大业? 假如现在有人要殴打你的孩子, 当家长的怎能旁观不救呢?”王说: “ 唉! 要努力啊! 各邦国的君主和官员们。 开创国运要靠贤明的人。 十位贤臣是知道天命的。 上天的意旨, 不可尽信, 但你们谁敢轻慢天命, 何况现在老天正降灾于我们周邦? 造成大灾的人勾结外人攻打我们的家室, 难道你们不知道天命是不可改变的吗?”我一直在考虑:“ 老天是一定要灭亡殷朝的, 像农夫种田一样, 我怎能不于完自己的农活呢? 上天降福给我们的先王,我怎敢屡次占卜而不依从行事呢? 又怎敢不继承祖业安定疆土? 何况我们占得的都是吉兆, 因此, 我要率领你们去东征。天命是不会有错的, 卜辞所显示的就是这样啊!”

鬼谷子谈尊荣富贵(平鉴天下4:周公吐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