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技术丛书(打好领带的阿里云)

“我们为全面服务政企市场做好了准备。”

这是5月28日一年一度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达的核心一句话。

阿里云技术丛书(打好领带的阿里云)(1)

峰会刚结束不久,国家会议中心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张建锋和其他五名管理层接受了群访。

除了基础产品负责人蒋江伟仍穿着程序员标配的黑T恤和牛仔裤,其他人都西装笔挺。

而十年前,阿里云峰会还叫“开发者大会”时,创始人王坚的标志是格子衬衫,哪怕是在新闻联播播出的科技工作者会议上,他也依旧是全场唯一的格子衫。

这家公司的气质正在发生变化。正如阿里云瞄准的主力市场,早已从互联网转移到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政企市场。

“我们穿成这样,是因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客户成功,过去几年做政务业务,认识到我们必须向客户学习。”钉钉事业部负责人叶军回应说。

4月底,阿里云进行了大幅的组织调整,强化细分18个行业、16个区域,行业组织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区域组织下沉服务,随时随地在客户身边,和客户一起成长。

张建锋在采访中说,这样的调整是阿里云史上前所未有的,要解决的是中国市场旺盛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和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

有内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在阿里云全员大会上也强调,今年重点是“做好服务”,要有行业的解决方案创新,和客户共同成长,为智能落地产业打造标杆。

这样的变化,在三年前就已经很明确。那时起,阿里云组建了专业的交付和服务团队,这个部门负责人提出的第一条“军规”是,“你们出去见客户,穿不惯西装,起码也要打领带。”

阿里云,这家和中国互联网一体两面成长的云计算服务商,正在“打上领带”,走向政企市场。

01 浙江样本

回到2014年,中国云计算刚刚起步,与时下正火的互联网行业正如漆似胶,政企市场还是相当遥远的概念。

这一年,浙江省开始推动“互联网 政务服务”,提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浙江省首次尝试放弃自有数据中心,采用云架构,在阿里云上搭建“浙江政务服务网”,形成了全省事项统一发布、网上服务一站式汇聚的统一体系。

同年8月,这个网站的第一版手机应用上线。追溯起来,浙江省或许是阿里云的第一批政企客户。

基于此次合作,两年后,浙江省开启“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理念。项目再次与阿里云合作,突破原有的“盒子 软件”政务云模式,针对升级与群众办事最密切的100个事项,按统一标准,将70多亿条数据汇入统一数据仓,在57个省级单位实现了3600余项数据共享。

阿里云技术丛书(打好领带的阿里云)(2)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最终以手机App“浙里办”的形式呈现,查违章、缴罚款、交学费、换证等各种事项,都能在浙里办上完成,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2019年,浙江省再基于钉钉打造政务办公的“浙政钉”,有超过100万公职人员在其上办公,开发、聚合应用超过1500个。

后来,阿里云在2020年云栖大会上提出“云钉一体”,将钉钉作为云的应用呈现和开发平台,在钉钉上通过低代码开发应用,直接调用系统中数据,将应用开发的成本降到最低。

回顾来看,在这一概念出现之前,浙江省政府已率先实践了“云钉一体”的理念。浙政钉、浙里办与政务云数据互通,工作人员可直接在浙政钉上开发应用。

据张建锋介绍,浙政钉上的1500多个应用中,有大量应用是基于钉钉的无代码平台开发的。这无疑提升了浙政钉上的应用增长速度,2020年初疫情爆发不久,浙政钉即快速上线了33个疫情防控相关应用。

同时,当用户在浙里办上提交事项申请时,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浙政钉直接处理,去年疫情最严重的2个月,浙江全省通过浙里办提交、浙政钉审核的政务事项,总计达124万余件。

7年合作,浙江省从“互联网 ”走向全面数字化,其改革模式受到多方肯定。2018年,《人民日报》撰文称,“最多跑一次”是以人民利益最大化来设计改革方案,促使政府部门从理念、制度到作风进行全方位变革,可谓“一改多得”。

此后至今,“最多跑一次”模式陆续在吉林、辽宁等多地推广实施。

这7年间,中国云计算市场蓬勃发展,作为行业领头羊,阿里云通过许多个“浙江样本”式案例,逐步深入政企市场,开启一轮面向数字化服务的转型。

一家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从此“打上了领带”。

如张建锋在云峰会上所说,今天的阿里云,已不仅是一家云计算公司,更是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提供商。

云峰会上,阿里云展示了一份在政企市场的“成绩单”:

截止目前,阿里云已服务于26部委、全国31个省区市;在中国金融云市场排名第一,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头部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还服务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邮政、三大运营商等大型企业。

02 三张王牌

从云峰会上展示的案例来看,这份成绩单的价值不在于广,应该是在于“深”。

张建锋提出,“2021年加码投入三个方面,做好服务、云钉一体、数据智能。”

从五年前协助浙江省打通几千项数据起,阿里云与政企客户的合作内容,早已不再是基础的云IaaS。今天提出的这三个方面,更像是阿里云总结出的一套数字化“组合拳”。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对数据的有效运用。

传统IT架构是固化的流程,用软件实现自动化,带来的结果是数据和应用形成孤岛,生产中的数据无法转移到业务中,无法多次利用,如同“坐在金山上啃馒头”。

阿里云技术丛书(打好领带的阿里云)(3)

阿里云智能研究员、产品解决方案总经理曾震宇分析说,曾经,大家认为只有互联网公司才有海量数据,今天看来,很多行业的数据规模和价值潜力都非常大,“之所以过去没有体现出价值,是因为数据散落在各个地方,没有进行融合、统一。”

从“数据智能”到“云钉一体”,是一个从数据处理到智能化、构建应用的完整链路:

1、数据处理,从数据采集到清洗、管理,将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打通,提供实时处理和计算能力,让数据“随时待命”。

“不是每一朵云都能撑得住双11“,经过每年双11接近60万笔/秒的订单峰值和超过1000PB数据实时处理的训练,数据能力,可视为阿里的“王牌能力”之一。

2、智能化,将打通后的庞大数据量与AI视觉、语音等算法结合,实现生产流程的实时检测、设备故障预测、电网用电负荷预测、交通系统智能调度等AI功能,让数据为业务降本增效。

3、云钉一体,将钉钉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应用平台,可以作为上述AI功能的应用端;也可以直接作为应用开发平台,通过低代码,将应用开发的成本降至最低,让许多从未被大型软件覆盖的末端业务,也能实现数字化。

在许多数字化转型的场景中,都能观察到这套组合拳的应用。

不久前,在国内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巨头,阿里云与树根互联共同为其搭建了业内场景最全的数据中台,涵盖12个业务环节和86个核心系统,总计超1.2万亿条数据;太平洋保险与阿里云合作,实现了247个业务系统、约110万张表的离线和实时数据一次性入湖。

服饰企业卡宾基于阿里云搭载了一套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再将两个中台通过钉钉输出。卡宾的销售人员可以基于业务需求,在钉钉低代码开发平台上“拖拉拽”一番,调用中台提供的业务数据,实施观察销售和库存情况。

对于早已习惯ERP、OA、IM等系统各自独立的企业来说,这样一个从业务生产到办公交流的“一通到底”的大系统,无疑是相当诱人。

甚至有行业人士评论称,这套组合拳是拿到了“企业市场的头等舱船票”

去年9月,阿里云将“云钉一体”作为重点方向推出,是将这套组合拳标准化的关键一步。钉钉在今年1月升级为应用开发平台、整合了低代码开发平台“宜搭”,并在此后3个月迎来了低代码应用的快速增长,应用增长数近38万。

在5月28日的云峰会上,“云钉一体”又宣布了最新动作:发布国内首个低代码开发聚合平台,“搭”低代码应用广场,集合宜搭、氚云、简道云等钉钉低代码生态产品,让企业与个人用户可以按需选用开发工具。

数据智能的能力,也被整合为“一站式数据服务平台”,在云峰会上正式发布。曾震宇介绍说,平台覆盖从数据获取、存储、资产管理、分析和数据应用的“全生命周期”。

阿里云技术丛书(打好领带的阿里云)(4)

在云钉一体和数据智能之上,阿里云再打出更重要的“做好服务”大方向,密集进行了组织升级、推出“飞天技术服务平台”等动作。

张建锋强调说,“如果今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服务。”

标准化的技术能力是基础,而服务则是深入客户、贴近行业,政企市场的数字化需求千变万化,交通看重调度、电力重视负荷预测、制造想要生产流程优化。“过去我们以产品为中心签合同,提供的是标准品;现在我们以客户需求为主签合同,提供的是一套方案。”一位资深从业者总结。

把标准化的产品变成实用的解决方案——服务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技术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但服务能永续这份信任。”张建锋总结。

03 一朵不一样的云

阿里云已经变成“一朵不一样的云”——包括本次云峰会在内,张建锋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这一点。

云计算行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2006年亚马逊AWS首次发布S3,云计算从IaaS起步,让新兴的技术概念普及到全市场,“云优先、不买硬件设施”成为无数企业的IT策略,云计算市场占整体IT支出的比例逐渐提升。

IDC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占整体IT支出规模达13.2%,是5年前的3倍。

在日渐成熟的IaaS基础上,云厂商日益深入企业市场,微软打出打出Azure Office365战略,结合IaaS和SaaS,将Office的企业客户优势引入云计算服务。这一战略得到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在云战略实施后,微软两年内市值翻倍,已高达1.5万亿美元。

谷歌也将云与办公软件相结合,前者为GCP,后者在去年升级为Workspace,涵盖了Gamil、Google Docs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谷歌还在2020年初收购了AppSheet,一个拥有8年历史的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

阿里云所打造的云钉一体,与微软、谷歌的模式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张建锋分析说,中国企业市场与欧美市场的模式有所差异。在欧美市场,云服务商主要解决的是基础IT问题,即使如微软、谷歌提出了将协同办公、应用开发与云相融合,也只是为了让Office等产品为云“带货”,扩展市场覆盖面。

而在中国政企市场上,云服务商、或者说是今天的数字化服务商,需要“踩得更深”,“我们不是解决企业的IT问题,而是要解决客户的业务问题和数字化转型问题,”张建锋表示。

在这样的认知下,阿里云演进成为一朵与IaaS不同、也与微软谷歌都不尽相同的云。在底层,云改变了IT基础设施的形态,使企业从本地机房迁移上云,形成统一的云基础设施;而在此之上,阿里云打造了一层独特的“数据智能”服务,解决信息化时代遗留的数据孤岛问题,覆盖数据采集、管理到应用的全周期。

在此之上,云钉一体再构建“第三层”,让企业能直接在钉钉上调用数据,用无代码、低代码方式开发应用,进一步加快创新速度。

三层模式,试图解构传统“大型IT基础设施 大型软件”模式,“以后大型软件可能会越来越少见。原来我们知道很多ERP软件,咨询要花一两年,实施花一两年,然后再应用不断的调优,周期非常长,非常难以适应现在数字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 张建锋表示。

当然,采用“踩得深”模式,必然离不开合作伙伴。以阿里云为郑州打造的城市大脑项目为例,在交付过程中,有超过100家合作伙伴、超过1000名开发者在同时作业。

伙伴中,不乏垂直行业的专业服务商,如与阿里云联手打造数字中台的树根互联,本就是孵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对工业有深刻理解;再者如德勤,在2020年云栖大会上,德勤与阿里云宣布成立德勤阿里云全球事业部,将咨询与技术相结合。

在与政企客户、合作伙伴的持续磨合中,阿里云像是从象牙塔里走出的理科生,从互联网走向政企市场,从云计算到数字化服务商,尝试做“一朵不一样的云”。

在一年前的云峰会上,面向数字化转型,阿里云提出了“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做强生态”三个方向。

如果说那时的阿里云已经“打上了领带”;如今,将做好服务放在首位、提出全面服务于政企市场的阿里云,已经打好了领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