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道德经详细解读(帛书道德经详解)

帛书道德经详解·章五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帛书道德经详细解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帛书道德经详细解读(帛书道德经详解)

帛书道德经详细解读

帛书道德经详解·章五三

阅读导引:

上一章阐述“守住内因,使内因不受外因破坏的具体方法”;提醒人们要特别关注外界环境。

本章计50字。阐述“人们不畏惧环境、不能营造益生环境”的现象和原因。“有智无慧”是人类所有困苦和灾难的根源。

★“有智无慧”也是人们不能理解和篡改《道德经》的原因。如果敢于承认自己“有智无慧”,请继续看;否则不要浪费宝贵时间。

原文断句:

使我絜⑴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⑵。朝甚除⑶,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⑷,带利剑,猒⑸食货,财有余,是谓盗。桍⑹非道也。

文字释义:

⑴絜:原字是“扌絜”;已失传。◆絜(jié),修整,整洁。絜(xié)用丝绳束缚在一起(也有整理含义),用绳度量围长。 此字的基本含义应该是“理顺并捆绑”,类似于“归纳总结”。

⑵解: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分裂、融化、消散。

⑶除,本义是多余的台阶。引申为“多余的”。因为“多余的”应该“去掉”,所以“去掉”是“除”的常见含义;除旧迎新。古代朝廷把“免去旧职、授予新职”称之为“除”。

⑷文采:纹理华美、颜色鲜艳。◆文,本义指“文身”,引申为花纹、纹理、图形。 ◆采,本义为摘取、选取;引申为搜集、选择、颜色、理会等;古通“彩”。 ◆彩,颜色鲜艳。

⑸猒:饱、饱足;满足。引申为嫌弃、厌恶。

⑹桍:一种外表粗大、木质稀松的树木。夸,外大而内亏;夸大、浮夸。此处的“桍”意指浮夸不实、外强中干。

句义详解:

使我絜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

天地赋予我可以归纳总结的智力,在大道中运行,唯有外界环境是我畏惧的。

★使我絜有知也。此“知”为“智”。天地赋予我可以归纳总结的智力。能“归纳总结”是智力的重要特征。动物有知力、无智力,就是因为动物没有归纳总结能力。

唯他是畏。“他”是指我之外的一切;即外界环境。道生之而德畜之。上一章已经阐述如何让内因适应外因的“藏身之术”。大道生的万物受制于万物生成的外界环境。依赖于外界环境生存的万物最害怕的当然是外界环境。环境适宜才能怡然自得,环境恶劣必受折磨。悲剧的是,有智力的人类似乎对外界环境毫无畏惧之心,不知如何营造益生的社会环境。

“有智无慧”是人类不知如何营造益生社会环境的原因。人们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有二,其一是自然环境,其二是社会环境。虽然有智力的人类能改变自然环境,但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人们能快速营造和改变的是社会环境。事实证明,直接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社会环境可以快速改变;营造适宜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应该是所有人的第一责任。遗憾的是,由于人们目前的智力水平普遍处于“有智无慧”阶段,很难理解道理;所以人们不知如何营造益生的社会环境;导致人们相互争夺、相互残杀、苦难深重、生活凄惨。更可怕的是,人们普遍不知自己是“有智无慧”的愚昧者,不仅不知如何营造益生的社会环境,而且正在极力破坏自然环境。

下面几句话,描述有智无慧者不知畏惧环境,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猒食货,财有余,是谓盗。桍非道也。

大道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不可再分的终极细微,而人们特别喜欢分解。朝廷的统御者制定了非常多而无用的律法,使田地非常荒芜,使仓库极其空虚,却依旧穿着纹理华美、颜色鲜艳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美食吃到厌烦,拥有很多财富,这就是盗贼。浮夸不实是违背道的。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道是不能直接感知的终极细微、不可再分,有智无慧的人们特别喜欢分解。历史事实确实如此。不善于归纳总结的人们特别喜欢分解,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的时候还想分解。例如,人们不断分解物体,发现了质子和电子之后,还想继续分解质子和电子;至今没能归纳总结出质子和电子生成原子、辐射电磁波的原因和过程。“善于分解而不善于归纳总结”是有智无慧的典型表现。因此,有智无慧者只能知局部、不能知全局,只知个体的重要性、不知环境的重要性。故而狂妄自大、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不可能营造益生的社会环境。

朝甚除。除者多余也;多余即“多而无用”。第五十八章:“其正闗闗,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朝廷的统御者制定了非常多而无用的律法,想方设法约束民众,反而使民众无法正常生产,土地荒芜、国库空虚;而统御者依旧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这样的统御者与盗贼无异,这样的社会就是华而不实、外强中干的社会。显而易见,不懂道理的统御者,只知自己不顾百姓,不知百姓是国家之根本,不仅不能带领百姓营造益生的社会环境,反而畏民如虎、制定各种律法限制和剥削百姓;导致社会环境日趋恶化,被社会环境所灭而不知其原因。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一旦社会财富被少数人聚集且百姓穷困;那就危险了。环境可生之亦可灭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贵以贱为本,高以低为基。不能营造有益于百姓生存的社会环境,统御者亦不可长久。

★道理越简单似乎越难理解。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有智无慧”?因为“有智无慧”。知愚昧才能智明。

白话译文:

天地赋予我可以归纳总结的智力,在大道中运行,唯有外界环境是我畏惧的。大道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不可再分的终极细微,而人们特别喜欢分解。朝廷的统御者制定了非常多而无用的律法,使田地非常荒芜,使仓库极其空虚,却依旧穿着纹理华美、颜色鲜艳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美食吃到厌烦,拥有很多财富,这就是盗贼。浮夸不实是违背道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