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贝尔旗下品牌直播间(消失的快时尚三年关店9000家)

拉夏贝尔门店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拉夏贝尔旗下品牌直播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拉夏贝尔旗下品牌直播间(消失的快时尚三年关店9000家)

拉夏贝尔旗下品牌直播间

拉夏贝尔门店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11月24日,在成都市高新区欧尚商场的一楼拐角,灯光照耀着装修布帘,而一旁剩下的logo“La Babite”独自灰暗。据商场工作人员称,这里原本是拉夏贝尔的集合店,大概半年之前就撤离了。

与此同时,这家上市公司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消息冲上热搜,业绩大亏损、门店缩减……评论众说纷纭。拉夏贝尔曾是红极一时快时尚品牌,对于许多90后女生来说,自己衣柜里的“拉夏贝尔”都是青春的记忆。

但与国货新品牌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这些“贫民窟女孩衣橱”的光辉已不复存在,艾格破产、真维斯进入清算…….那些陪大家走过青春的快时尚正在慢慢消失。

关闭的拉夏贝尔集合店只剩logo

门店大撤离

关店千家转线上“求生”

11月24日,记者跟随大众点评的列表在成都寻找“拉夏贝尔”的踪迹,但最终发现包括凯丹广场店、时代百盛店、茂业百货店都没有了它的身影。

在成都高新区欧尚商场,硕大的一面墙上只剩下logo“La Babite”独自灰暗。据商场工作人员称,这里原本是拉夏贝尔的集合店,大概半年之前就撤离了。

这只是拉夏贝尔在众多城市中“关店潮”的一个缩影。

2017年9 月,拉夏贝尔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股 H 股上市的服装公司,当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9.99亿元,鼎盛时期,拉夏贝尔旗下自有品牌共有门店数9448 个。

物是人非,截至2021年6月30日,拉夏贝尔在财报中表示,公司目前只剩下427个线下经营网点,其中直营店242个,加盟/联营店185个,粗略计算,三年半时间拉夏贝尔关店了超9000多家。

对于关店的解释,拉夏贝尔也表示希望采取“轻资产”的业务运营模式,解决财务问题。“公司不再使用自有资金采购线上货品,亦不再独立经营电商平台销售业务,转而通过品牌商标授权获取收益”。

不过打开拉夏贝尔的官方淘宝店,其粉丝关注量还是达到了上千万,直播间的主播们正如火如荼地介绍商品。

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清算

被申请破产清算

拉夏贝尔或将退市收场

从2019年开始,拉夏贝尔因子品牌申请破产、业绩大亏损、门店缩减多次登上热搜,而最近被受关注还是因为上市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

11月22日晚间,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被多位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在申请书中,债权人纷纷表示,拉夏贝尔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债能力。

网友纷纷感叹陪伴青春的拉夏贝尔为何落到如此地步,“它的衣服性价比高、便宜”,但有大部分网友则认为,“拉夏贝尔虽然经常打折,但是质量差、没有设计感。”

对于拉夏贝尔是否会破产清算?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月超表示,拉夏贝尔只是经营不善财务营收数据不佳,债权人目的是为了获得清偿,只要相关方能找到合适的投资人,用债转股方式化解债务危机的成本不大,所以个人认为拉夏贝尔破产重整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急需找到投资人注入资本或者注入资产,否则上市资格不保,这种公司一旦失去上市主体资格,重整的价值就不大,所以留给拉夏贝尔公司的时间不多。”吴月超说。

天眼查App显示,拉夏贝尔目前关联数百条法律诉讼,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6.7亿,未履行总金额超4.5亿,同时关联近百条股权冻结信息、多项终本案件,并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由于连续亏损,拉夏贝尔也已披星戴帽,其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 2.78 亿元,同比下降79.6%,净利润亏损约2.4亿元,较上年度减亏4.7亿元。如果今年末净资产还是负值,其A股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拉夏贝尔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6.7亿

以纯、艾格等淡出视线

是什么在“阻止”快时尚?

一家公司走向辉煌并非朝夕,但它的坠落可能一触即发,那么对标Zara的拉夏贝尔为何会跌落神坛?

“庞大的零售体系为其埋下了盈利隐患”,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此前指出,拉夏贝尔曾经旗下品牌众多,门店重复陈列现象尤其严重,库存积压问题不小,然而早期开店猛进,但其门店低平效、低毛利,并且和拉夏贝尔女装类似的店很多,同质化严重,不是把旗下品牌拉扯在一起就是集合店,而是要走差异化和个性化路线。

在拉夏贝尔“陷入泥潭”之前,另一个为人熟知的快消品牌艾格也在去年11月宣布破产并退出女装成衣业务。

近年来,随着国外品牌优衣库、Zara等进入中国和国内新晋品牌UR等的崛起,传统的快消服饰品牌受到剧烈冲击,已经阻挡不了时代变化的步伐,曾经备受追捧的美特斯邦威、真维斯、以纯等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快销服饰企业的没落主要原因无外乎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跟上时代潮流”,北京市知识产权库专家董新蕊建议,国内的快销服饰企业应通过紧抓时代潮流、增加服饰专利技术含量、注入品牌新鲜活力和IP属性、利用好新媒体推广爆品带来流量、提高服装本身在设计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质量等方式,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业内人士也表示,当下本土女装的高歌猛进值得警惕,理应更加理性放缓发展步伐,真正去做好品牌规划与定位,用心去研发符合消费者的产品,专注店铺的精细化而不是大肆抢地盘开多店做大规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