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四象限分析法(经典的四象限分析法)

在时间管理方法中有一张很著名的图:如下

波士顿四象限分析法(经典的四象限分析法)(1)

这张图把时间管理按照: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分成了四类,由四个象限代表。

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举例:处理某媒体对公司的负面报道、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等。这些事情必须马上去做,否则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第二象限: 重要但不紧急。举例:编写公司下季度的工作计划、制定家庭的投资理财策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等。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不紧急,但是我们却不能置之不理。如果你现在不重视它,它随时都会发展成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

第三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紧急。举例:看无聊的电视节目、一个人闲逛等。这个象限里的事情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仅仅当做前三个象限的调剂的话还说得过去,如果过多地沉迷于这个象限,我们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他大胆砍掉其余部分,推出了iMac电脑,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一决策成就了苹果公司。

(2)网上有人把学习情况分成2个维度:成绩好坏和是否努力,得到下面图形:

波士顿四象限分析法(经典的四象限分析法)(2)

同学们可以对号入座哦。老师的话呢,主要应该是在第四象限下功夫,要把第四象限的转成第一象限的才好。

(3)领导看下属从:听话和业务水平的角度也可以得到下面图形:

波士顿四象限分析法(经典的四象限分析法)(3)

从上面图看: 领导们当然希望自己的手下都是水平高又听话的员工(第一象限);没有业务水平又不好领导的员工只能等着被裁了(第三象限);至于第二和第四象限的员工孰好孰坏,那就看领导的喜好了,往往机关事业单位偏好第二象限,而私企偏好第四象限。呵呵

(四)

几个用于个人的应用:

一、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自己做的事情有从喜欢和产生价值来这两个维度来看有下面图:

波士顿四象限分析法(经典的四象限分析法)(4)

你可以把你做的任何事情以这四类归类,看一下你时间到底用到哪里去了?

我是这样的:

第一象限中的事情是我喜欢的,而且能产生价值,这里的价值不止是金钱价值而且是精神价值、情感价值,比如:与久未相见的朋友聊天;看一本自己喜欢而且对将来很有帮助的书;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挣到钱;这一象限中的事情必须多做。

第二象限中的事情是我不愿干但是能产生价值的:为了谋生,这类事情不得不去完成。比如做无聊的糊口的工作。我对待这类事情,得过且过。但最好的办法是把第二象限的事情转移到第一象限。

第三象限中的事情是我不愿干而且不能产生任何价值的:比如开无聊的会,等等,这类事情尽量不做!

第四象限是我喜欢又不产生价值的,当做调剂而用:比如打游戏,看网剧等等………这类事情难得做做,但不能沉迷于此。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事情用这四象限分析法写出来,分析一下在每个象限中到底用了多少时间?

二、比如在对事情的管理中我分成以下两个维度:一是自己是否紧盯严抓,二是事情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波士顿四象限分析法(经典的四象限分析法)(5)

从四个象限中可以发现以下几点特征

(1)事情发生在第二象限是最好的,不需要紧盯但事情仍然做的很好,说明有内在的驱动力让人去主动完成任务,故要在第一象限中找经验,找到这种内在的驱动力。

(2)第四象限是最差的,事倍功半,毫无效果,要找出原因,必须改正。

(3)相对于二、四象限,一、三象限是比较正常的,紧盯必然有效,不盯的话可能事情就做不成了,这里就要看紧盯的效率了。

(4)我们想做的就是把第四象限问题,先转移到第一、三象限,然后最好能够转移到第二象限。

以上就是我对经典的四象限分析法的看法,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很好的工具,但是感觉还自己写的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指正。

【高中数学老师,平时喜欢写点小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称:不学无数 learningmath 欢迎提出任何问题,最好是数学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