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大脑被复活(真正的魔术是兔子生下兔子)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副院长 苏振兴

“我从哪里来”也许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疑问,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甚至让诸多绝顶聪明的人和伟大的学者,耗费了毕生精力而不得其解。

美国作家爱德华·多尼克在其新作《生命之种》一书中,以“侦探小说”式的笔触,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形象精准的类比和生动幽默的语言,带领读者重走人类寻找“生命之种”的曲折之路。与一般科学史读物按时间、事件、人物、意义等基本元素展开叙述的传统写法不同,作者充分结合了身为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硕士及“爱伦·坡推理小说奖得主”的双重优秀,把一部科学史写成了一部惊心动魄的侦探小说。书中几乎每个章节结尾都会针对阶段性发现进行一番推理,然后设置悬念,吸引人阅读下一章。

兔子大脑被复活(真正的魔术是兔子生下兔子)(1)

《生命之种》[美]爱德华·多尼克 著王雪怡 李小龙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这是一部“硬核”的科普读物。宝宝从哪里来?“精虫”中真的有微型人类?繁殖过程中,女性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人类到底有没有卵?孩子为什么会具有父母双方的特征……虽然如今一个中学生就可以轻松回答这些问题,但对数百年前的天才科学家来说,“兔子生出兔子”是一个比帽子里变出兔子更神奇的魔术。当时的他们,只能从前人的经验、精心设计的“实验”,乃至“不经意间”发现的现象中,去刨根问底,去提出假设,去努力验证假设,在激烈的争论中一点点逼近真相。

这也是一部具备鲜明特点的人文作品。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科学家们大多成天躲在昏暗的实验室角落里,捣鼓各种仪器,或者伏案写那些晦涩难懂的论文……但《生命之种》让那些科学家们鲜活了起来,不管是大名鼎鼎的“血液循环论”提出者威廉·哈维,还是鲜为人知的第一个发现哺乳动物卵子的卡尔·恩斯特·冯·贝尔,悉数出场的数十位科学家,在作者笔下都变得如此有血有肉、感情丰富,且个性十足。

且看开篇“引子”里率先登场的哈维,“小个子男人,头发乌黑,目光深邃凌厉”,寥寥数语,把昔日教科书上一个冷冰冰的名字,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连续解剖母鹿却找“卵”未果而遭众人质疑时,他咆哮道“这绝不可能”,科学家执着的一面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再说说第一个观察到“精虫”的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他“没有受过科学训练,但有十足的耐心和无止境的好奇心”,出于对科学的疯狂热爱,他在50年的研究生涯里,几乎把整个世界置于显微镜下,所以才有了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但迫于当时的舆论压力,他对“精虫”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不予坚持,反而把是否公布这一研究成果的决定权让渡给英国皇家学会,足见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科学家们开展研究需要何等的谨小慎微,存在着多少阻力。

好书说到底就是讲了一个好故事,《生命之种》亦然。作者从达·芬奇绘制的人体解剖手稿讲起,把这位天才画家、工程师、发明家、音乐家、雕塑家在探索人类生殖奥秘方面的卓越贡献和奇闻逸事,以及获取解剖研究必需的尸体的艰辛,向读者和盘托出;紧随其后的,是近代人体解剖学创始人安德烈·维萨里夜深人静之时和朋友一起偷死刑犯骨头的惊悚故事,扎拉罗·斯帕兰扎尼给青蛙“穿丝裤”的实验,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但实则这是一个非常精巧的实验设计,有力地证明了精液和卵子是受孕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二者必须接触,这是解答谜题的重要一步。

最让人兴致勃勃、忍俊不禁的故事,莫过于18世纪中后期,“电”出现后,众多研究者们试图用“电”来探究所谓“生命力”,进行了诸如电击志愿者、电击切下来的青蛙腿,制作“天床”,甚至电击尸体等,这些实验在今天看来当然是荒诞离奇的,但其背后是不轻言放弃的科学研究者。而这样的科学精神,正是除了科学知识之外,本书想要传达的东西。正如科普作家、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所说:优秀的科普图书应该特别注重传递科学精神,应该告诉你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未知的世界,告诉你科学探索过程是有趣而艰难的,需要持久的恒力。

《生命之种》正是这样一本优秀的科普图书,它充分展现了近400年来人类一步步探索“生命之种”的曲折、艰辛历程,像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现整个过程,既有宏大叙事,也有细腻的特写镜头,还不忘适时、适度地从历史跳转到当下,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当时情境在历史上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它又时时提醒读者,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去理解科学家们的作为和认知。尽管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们依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维上有很大的突破,这些突破至今都在发生影响。比如,哈维利用母鹿群所做的实验,开创了“控制变量组”的实验方式;一批新的实验工具,比如显微镜、电击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明确提出了化繁为简、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等。

作者在书中始终强调了时代背景下社会思维特点、技术条件等对研究的影响和局限;明确指出男性科学家要摆脱性别给自身带来的局限性;多次强调好奇心、质疑精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品质;明确指出“看见与理解是两回事”“通向新理论之路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和观察,却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念”。这些都是可贵的提示。(苏振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