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

金文1

今天講金文,就是青銅器上的銘文。

一 商周青銅器

人類的發展,經過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進入鐵器時代。中國的青銅時代,大約是四五千年前開始,經歷夏商周三代,晩商到周達到高峰。

1.1 青銅器的鑄造:合範法

 《周禮•考工記》記載:「金有六齊;

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

 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

 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

 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

 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段之齊;

 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製造青銅器,合範法是最普通的方法,比較先進的有失臘法,但戰國時期才出現。我這裡介紹一下最普通的合範法,讓各位有個印象。青銅器所用的銅,根據不同用途有不同配方,《周禮•考工記》說有六種,跟現代分析的結果差不多。

馬成源《中國青銅器》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

青銅器專家馬成源先生在他《中國青銅器》一書中,繪有詳細的插圖說明青銅器鑄造過程。譬如說,要做一個觯Zhi4,注意這不是花瓶,觯和尊都是酒器,尊大觯小。

首先用泥土做一個實心的模型,大口向下倒置比較穩定,此外底部的圈足,可以分開做,做好後再扣在一起。做好的模型乾了之後,放在底盤上,四面用翻砂的泥包住,稱為「範」,「模範」一詞就是這樣來的。範可以分為幾部份來做,左邊一塊,右邊一塊,上下也這樣,這叫分範。所以有些人把「合範法」稱為「塊範法」。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

如圖中這個範,分成上下左右四部份。把乾後的範和模脫離,原先的模就露出來了。然後把泥模刮薄一層,使這個模瘦一圈。你看,現在模上的花紋都刮掉了,本來模上的花紋,現在印在範上去了。如果不是花紋,是文字,那印在範上的就是反字。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3)

然後合範,幾塊範包住一個瘦了一層的模。這時候,原先的模改稱「內範」。內範和外範之間,就存在一層空隙。這空隙的大小,就是將來銅器的厚度。从上面的小口,倒入融化的銅水,銅水就填滿在空隙中。冷卻後,把内外泥範都打掉,就得到一個銅觯。這觯外面有花紋,如果是文字,這時候又恢復正了。

1.2 青銅器的種類

青銅器是根據日常生活所需製作的,統稱養器。但有一部分器具,是禮制的表現,稱為禮器。禮器表示身分和社會地位,不能隨便使用。通常禮器分三大類:宗器用於宗廟祭祀之禮,又稱祭器。旅器用於師旅征伐之禮,媵器用於婚嫁之禮。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4)

下面我舉一些常見的青銅器為例。最重要是鼎,鼎是炊器,三足,下面燒火。本來是煮肉用的,小鼎可以用來熱酒、煮開水。吃肉這件事情,在當時是特權。據《春秋公羊傳》所載,天子可以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那老百姓呢?沒有鼎,不能用。它表現出森嚴的等級制度,由此成為政權的象徵,「一言九鼎」、「問鼎中原」這樣的成語。這是1979年陝西淳化縣出土的西周青銅大鼎。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5)

鼎也有方的,如這個安陽出土的方鼎,四足。 係商王紀念母親的禮器,有銘文「后母戊」三字。

鼎也有方的,如這個安陽出土的方鼎,四足。 係商王紀念母親的禮器,有銘文「后母戊」三字。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6)

簋,原來是盛器,放煮熟的食物。在祭寺,鼎供奉牲肉,簋供奉食糧。這是中國歷史博物館藏秦公簋。秦公簋是祭器,銘文很長,器和蓋上都有字。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7)

普通放食物的銅簋,應該像這一個吧。這是2003年陝西寶雞長青村出土的,鑑定為西周早期製品。周禮規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8)

簋也有方形的,稱為簠。和簋一樣,也是盛放煮熟的穀物。這是台北故宮收藏的曾子簠。《周禮》:「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鄭玄注:「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9)

那這些穀物在哪裡煮熟呢?是用鬲。鬲看起來和鼎差不多,都是炊器,也是三足,但這三條腿很粗壯,裡面是空的,放入米和水,下面燒火,就可以煮飯。這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獸面紋鬲,商代晚期。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0)

那要暍酒怎麼辦?裝酒有酒壺。像這樣有提手的,稱為提樑壺。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1)

壺比較小,如果賓客多,那就要用到尊。「尊」現在加了木字旁,變成「樽」,青銅器的「尊」沒有木字旁,廣東話現在還說「一尊酒」。這是國家博物館藏龍虎紋青銅尊,非常漂亮。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2)

尊也有方型的,如台北故宮藏服方尊,西周中期製品,設計非常高超,令人驚嘆。底部有銘文,十四字。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3)

喝酒需要酒杯,青銅酒杯稱之為「爵」。這是北京故宮舊藏鳳鳥紋爵,西周中期製品。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4)

吃飯前想先洗洗手可以嗎?當然沒問題。洗手是兩樣器具配合使用的。裝水的這一個叫「匜」,客人手伸出來,由侍者徐徐倒水,這是活水,乾淨,不是拿個面盆讓你在裡邊洗,那是死水。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5)

跟匜配套的是盤,匜在上面倒水,盤在下面接水。不過有些盤,是禮器不是實用器。這是史墙盤,底部有284個字,記錄周文王以來六個王的史料,並作者家世。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6)

宴飲時有沒有音樂可以聽?當然。成語不是有「鐘鳴鼎食」這一句嗎,說的就是這件事,邊吃邊聽,對於消化一定很有幫助。編鐘最大的是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音域有五個半八度。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7)

還有兵器,保家衛國,很重要。器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戈。這是呂不韋督造的銅戈,有銘文。1957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塘秦墓出土。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8)

劍是佩帶在腰上的隨身武器。上至國君,下至武士都有。這是著名的越王勾踐劍,臥薪嘗膽那一位。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19)

兵器還有矛,這是1983年湖北出土的吳王夫差矛,非常講究,上面有銘文,說是夫差自用。

其他青銅器還有農具、車馬器、錢幣等等,各位今後參觀博物館時,可以留心。

二青銅器上的銘文現在我們說「金文」的時候,指青銅器上的銘文。所謂「金」,可以是五金總稱,也可以指銅。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0)

2.1 金文是當時的正體

殷商時既有甲骨文,又有金文,二者都用。周朝除了金文又有竹簡上的文字,簡牘文字。那金文和甲骨文、簡牘文一樣嗎?它們是有區別的。

我多次引用過郭紹虞先生的論述:

《從書中窺測字體的演變》

■ 郭紹虞

■ 就文字的形體講,只須分為正草二體。

金文和甲骨文的區別,就在這句話中。

復旦大學裘錫圭先生的《文字學概要》這樣說:

《文字學概要》

■ 裘錫圭

■ 我們可以把甲骨文看作當時的一種比較特殊的俗體字,而金文大體上可以看作當時的正體字。所謂正體字就是在比較鄭重的場合使用的正規字體,所謂俗體就是日常使用的比較簡便的字體。

這裡他說的「俗體字」就是郭紹虞先生的「草體」,這個論述,已經為學術界普遍接受。

2.2 金文有圖畫性質的字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1)

漢字發源時,造字有指事,有象形。所謂象形,就是畫圖,在早期金文中還保持著。

如「王」,就是一把大斧頭,正式稱之為「鉞」。鉞是王權的象徵。

又如「在」字,从士,才聲。「才」本身是種子剛出芽之形。又如「十」,指結繩而治時代,打一個大結表示十。

這些字都有圖畫的成分,有些筆畫很粗,或稱「肥筆」。一筆是無法寫成的,必須加以描塗,結果,整個書寫過程變成了邊寫邊畫。如果不是甲骨文、小篆等把肥筆變成一橫,那就沒有書法這種線條藝術了。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2)

上次講到,「日」字本來是一個圓圈,中間加一小橫,這就是金文的寫法,當時的正體。而在甲骨文中,圓形當作方形來刻,實際上是當時的草寫,裘先生稱之為俗體。正是這個俗體寫法,產生了我們現在用的「日」字。裘先生說甲骨文的「日」字是從比較象形的金文演變出來的,而不是金文的「日」從甲骨文變出來的。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3)

又如「止」,本義為人的足。金文中有圖畫形狀的「止」,把人腳畫出來。甲骨文線條化了,用三筆就可以把「止」寫出來。線條化是非常重要的,由「書畫」走向「書寫」。在郭店楚簡上,你可以看到「止」字還是三筆,已經接近於我們現在寫的「止」字。

正體是要考慮歷史傳承關係的,如果正體變動大,則學生就會讀不懂前人的著作。民間的俗體、草寫不考慮這一點,只求快速方便。雖然受到民間俗體的影響,金文也會進化,但正體的演變總是落在草體演進後面的。這就是金文的可貴之處,保存了更多文字來源的信息。

2.3 銘文的鑄造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4)

銘文是怎樣做到銅器器身上去的?商代到春秋,通常用澆鑄,剛才合範法介紹過。戰國和秦漢的銘文,經常用刻鏨。《說文》曰:「鏨,小鑿也」,輕輕地鑿出來。從拓本上就可以看到,鑄出來的線條一般較粗,邊緣毛糙。鑿出來的線條較細,相比鑄文來得光滑。在銅器上鑿字容易理解,現在還有手工業者這樣做。澆鑄銘文這件事情怎麼做,到現在還沒有答案。

為什麼鑄銘文的方法難倒了學術界呢?你想,青銅器銘文是凹下去的陰文,那泥範上的字必然是凸出來的陽文,而且要反字才可以。這跟印章和封泥的道理一樣,總是一陰一陽,一正一反。當時怎樣把陽文反字弄到泥範上去呢?猜測很多。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5)

我剛才講解合範法時,簡單提示了一下。如果模上花紋是凹下去的陰刻,那印在外範上的就是凸出來的陽刻,澆鑄後得到的就會恢復到跟模一樣的陰刻。但這是外範,金文大多在器具內壁上,也就是內範上要有字。

有人猜測,當時可能請有學問的人,在泥板上寫好文章,由工人照墨跡刻成凹下去的陰文,這是最簡單的方法。然後壓在另一塊潮濕的泥板上,變成陽文反字。把這陽文反字版貼上內範乾後就可以澆鑄了。澆鑄之後,又恢復陰文正字了。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6)

這些只是推測,當時真正的加工方法還須研究。製作過程對於金文線條當然有影響,所以我們很注意。金文原稿上的毛筆墨跡,應該和上一課甲骨文上的字跡差不多,下一課再加以分析。

謝謝。

本節要點:

■ 青銅器的鑄造:合範法。

■ 青銅器的種類舉要。

■ 青銅器上的銘文特點。

複習思考:

青铜器上面的文字是不是金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的出现)(27)

■ 試用毛筆寫金文「天」「才」「王」這三個字,你覺得書法藝術可以容納一些肥筆嗎?

■ 很多文字學家說金文是當時書法家寫的,你怎樣看金文書法?

複習思考:

■ 請在台灣小學堂網站上,查查「在」字,甲骨文怎樣處理金文的肥筆?

■ 你能再舉其他將肥筆線條化的例子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