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1)

说明:

《西行漫记》自拉萨起,每篇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的游记,另一部分则是笔者梳理的藏族历史,以对藏传佛教的认识、剖析为主。随着后一部分的展开,文字量越来越大,每篇都在万字以上,因此不得不分为上、下两篇发布。游记到了云南,甚至出现了上、中、下三篇结构,愈发冗长而沉闷。

本次修订重发,那些历史、宗教文字的,就当它们未曾存在吧。对传统游记部分,也做了大量删减。时代变了。

香格里拉篇比较特别,它的中篇是文学评论,与历史、宗教无涉,且内容相对独立,故本次作为特别篇发布。

01 概念

从什么是社会幻想小说?

社会幻想小说是幻想小说的一个分支。所谓用幻想小说,就是用幻想(超现实)的手法表现未实现的事物的小说。科幻、奇幻,玄幻,魔幻,以及目前网络流行的穿越、变身等都是幻想小说的一种。

社会幻想小说偏重于社会生活、政治结构方面,多是构建一种幻想的社会形态,以同现实社会进行对比。与其他幻想类小说最大的区别是,社会幻想小说的真实目的在于当下社会。

社会幻想小说也被称为“乌托邦”小说或“反乌托邦”小说,代表性的有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桃花源记》是最具代表性的乌托邦故事,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则是风格杂糅、文字轻松、面向大众的通俗型幻想小说。本文评述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也是通俗文学类的社会幻想小说。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2)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02 故事梗概

首先介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

人人都听说过香格里拉,但读过这部小说的未必有很多,尤其是国人。因此,有必要先对它做个简短的介绍。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喜马拉雅山脉附近英属印度一个邦发生了内乱,几位西方乘客紧急搭乘一架小型飞机,向巴基斯坦方向转移。乘客中就有小说的主人公——康维,男性,年近四十,单身,外交官,牛津大学毕业且曾留校任教,参加过一战。这是典型的英国高阶层绅士角色,有知、有文化、有阅历、成熟有魅力、无情感纠葛。

当然是无巧不成书,飞机被劫持了,驶向方向不辨、渺无人烟的青藏高原。到了喀喇昆仑山附近,飞机坠毁,劫机人死亡,乘客被丢弃在严酷的高原无人区内。又是无巧不成书,荒野中及时出现了一位汉人,他率领着一群藏人,拯救了这几位欧美乘客,并带着他们翻越雪山峡谷,来到一个被称为蓝月亮谷的美丽地方。这里有一座喇嘛寺,名叫香格里拉。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3)

修订版说明:喀喇昆仑山脉在地图左上角,是新疆、西藏、克什米尔等地的分界线,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并不太远。去年的中印冲突就发生在喀喇昆仑山附近。笔者在《问道·29 消失的地平线》一文中质疑云南中甸改名为香格里拉的原因也在于此。

蓝月亮谷是个世外桃源,地理封闭,外人难以出入。谷内水美草绿、物产丰富,甚至还有金矿。当地人通过特定的联络人,用黄金换取现代社会各种物资。

香格里拉寺的喇嘛们控制着山谷,采用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治理当地居民,既不刻意要求人们服从,又能有效地控制局势,这里允许多种宗教并存,彼此并不冲突。本地人快乐祥和,温顺而宁静。

不久,香格里拉的主持大喇嘛接见了主人公康维,向他揭示了蓝月亮谷的秘密。

原来,大喇嘛当年在中国传教,无意中踏入这个山谷,发现在这里生活竟能极大地延长生命,大喇嘛已经活了几百岁。数百年来,又有一些欧洲人由于各种原因踏入此地,成为香格里拉寺的喇嘛。注意,香格里拉寺的喇嘛都是欧洲人,藏人只能做奴仆。

蓝月亮谷无法带来永生,却可以长时间维持你进入山谷时的容貌。如果你离开蓝月亮谷,记得日本民间的那个龙宫传说么?浦岛太郎离开后,“啪叽……”变成个老态龙钟的家伙,迅速走向死亡。

由于外人太难进入蓝月亮谷,而这帮欧洲人终将会老去,大喇嘛担心寺庙后继乏人(本地的藏人不算人),故而策划了这次劫机行动,希望康维这种优秀英国高级绅士能够加入寺庙。

大喇嘛几次接见康维,讲述了来龙去脉,又指出世界即将陷入黑暗,轰炸机会把火焰丢到任何一处文明之地,只有蓝月亮谷才能幸免。显然,这里还是二十世纪的诺亚方舟。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4)

詹姆斯·谢尔顿 来源:维基百科

交待完一切的大喇嘛涅槃归西,康维也准备留下来继承住持的位置,没想到突生变故。变故这一部分就没必要描述了,无非是争执、负气、三角恋之类的套路。其结果,主人公离开了蓝月亮谷。不久后,失忆且身患重病的康维孤身一人出现在中国重庆,身边没有别人,他被收留到一所教会医院。

修订版说明:这一段是云南中甸与四川稻城等地争夺香格里拉名号的主要理由。喀喇昆仑山距离重庆有三四千公里,没人能在近百年前徒步穿越。

在重庆,康维被一位牛津校友认出,并将他带离中国。在前往美国的船上,康维恢复了大部分记忆,向朋友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到达美国后,康维不告而别。

毫无疑问,他将踏上重返香格里拉的漫漫长路。

03 小说的影响

作者詹姆斯·希尔顿是位英国作家,小说出版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旋即受到公众追捧,获得了流行小说大奖,并长期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在欧美世界广为流行。

数年后,好莱坞创纪录地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电影连续三年破票房纪录,并斩获几项奥斯卡奖,从而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顶峰。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5)

1937版电影海报 来源:豆瓣网

被公认的是,詹姆斯·希尔顿在这部小说中创立了一个新词汇:“香格里拉(Shangri-la)”。它代表着西藏,糅合了东方的神秘、甜美与温馨、中庸与宁静、幸福与长寿,真可谓人类的梦想家园。

当年,电影《消失的地平线》也曾被引入中国,译名为《西藏桃源》。引用桃花源典故,的确是恰如其分。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6)

之后的很多年,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消失的地平线》与香格里拉已不为大陆百姓所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台湾歌手邓丽君翻唱了那部美国电影中主题曲——《这美丽的香格里拉》,歌曲在大陆被传唱时,很多人还不知道曲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改革开放后,香格里拉作为一个著名豪华酒店集团(总部在新加坡)的标志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香格里拉的故事也渐渐为人们所了解。

九十年代,云南、川西旅游兴起,香格里拉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各地引用小说部分情节论证自己才是正宗的蓝月亮谷所在,不清楚为什么,这一价值亿万的名号最终为云南中甸获取。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7)

香格里拉酒店 来源:搜狐网

如果阅读过小说就会知道,蓝月亮谷不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地方,不在于它的神秘、隐蔽,而是因为作者从未踏足藏区(詹姆斯·希尔顿只到过印度和香港),对藏区知之甚少,编造的位置不符合基本的地理常识。

谁都可以用书中的一鳞半爪声称自己是香格里拉,任何人又都能根据书中的文字将其驳斥得体无完肤。

小说中飞机坠毁所在地的喀喇昆仑山区,又不会跳出来争抢,那边是无人区,几十里地见不到一个人影。蓝月亮谷当然更可能在阿克赛钦地区,也就是中印领土争端的西段。云南中甸(现在的香格里拉)、四川稻城那种滚滚红尘的地方,哪有可能是幻想中的桃花源?

04 作品评述

对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评价与研究。本文从两个维度对《消失的地平线》进行评价。一个是文学价值,另一个是作品内涵。

首先看文学价值。文学价值即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何创新,是否有更较高的文学技巧。

从这个维度上来看,《消失的地平线》的文学价值并不高,它仅仅是一部通俗小说,与其的影响力不成正比。《消失的地平线》所获得的英国小说大奖以及改编的电影获得的奥斯卡奖都是通俗类的,上不得大雅之堂。

并非通俗、流行的小说都是低价值的文字。狄更斯、巴尔扎克、爱伦·坡在他们的时代也是通俗、畅销小说作家,《水浒》、《西游》也来源于市井话本。如同所有的艺术一样,文学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从这个层面上分析,《消失的地平线》只是一盘杂烩,以社会幻想为架构,包含有探险、猎奇小说的各种元素,起码我看不出多少新颖之处。

作品的叙事规模并不宏大,场景刻画也未见细腻,情感描绘更让人觉得突兀。至于文笔,我看的是中译本,无从评价。传统社会幻想小说,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即将走入没落,《消失的地平线》走得还是老路,也就难逃窠臼。

将理想国放到了西藏,是本书唯一的创新之处。由于之前的清政府的禁地政策,西藏令西方人觉得无比神秘。在那个时代,没几个外国人进入过西藏,也包括作者本人。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8)

1937版电影海报 来源:豆瓣网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这一创新才是小说得以风靡西方世界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个维度,作品内涵,即思想深度。即使是文学名著,也并非都能在文学史上有所创新,更多的价值体现在其思想意义、社会意义、哲学意义等。

对《消失的地平线》有两种极端的评价。

先说正面的。

这部小说被认为开启了东方神秘浪漫主义之先河。之前,西方主流观点认为西藏是愚昧、迷信、冥顽不化、喇嘛专权的全世界最落后的地方之一,对喇嘛教持根本否定态度。

以《消失的地平线》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却把西藏描绘成为远在世界屋脊之上的伊甸园,藏民们的生活并非贫穷而是极简主义,他们有着纯洁而虔诚的宗教信仰,他们拥有最幸福的精神生活。至于藏传佛教,则摇身一变成为最值得崇敬的宗教,代表着人类的最高智慧。

这种神话西藏的观点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西方产生,至今不绝。其中在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达到顶峰。那个时代,由于不能进入中国,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到处都是来自欧美的年轻人,寻找着梦中的香格里拉。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9)

1973版电影海报 来源:豆瓣网

中国(大陆)自九十年代起开始接受美化西藏的西方观念,香格里拉冠名权的争夺也印证了这一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消失的地平线》作品内涵已经超出了文学本身,达到了普通小说难以企及的高度。

再说负面的。

笔者认为,《消失的地平线》是一部顶级YY小说。

首先,小说描写的根本就不是西藏。

作者希尔顿只到过印度和香港,以那个时代西方人对西藏的了解,他很难描绘西藏。本书除了雪山、高原、寒冷、荒凉这种单调乏味的词汇外,没有对世界屋脊特征性的景物进行任何写实性的描绘。

其次,小说中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藏民角色。几位乘客坠落后遇到的是一群做苦力不说话的藏民,没有服装、面容等方面的特征描写,进入谷地后他们再也没有和藏人打过交道。在香格里拉,他们接触的只有一个汉族男子、一位满族姑娘,其余全都是欧洲人。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10)

1937版电影剧照 来源:豆瓣网

再次,小说中没有对被誉为人类最高智慧的藏传佛教有任何介绍,更不用说仪轨和经文。蓝月亮谷崇尚的生活信条,反而是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显而易见,西藏、藏传佛教只是个符号,作者对它们一无所知,他也不熟悉青藏高原及周边的地理。我怀疑将地图丢给詹姆斯·希尔顿,他都未必能找到重庆的位置。

一本瞎编的故事,哄骗了同样对西藏一无所知的欧美人,居然还营造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

05 成功之道

或许有人说,以莫尔爵士的《乌托邦》为代表的社会幻想小说全都是瞎编,细究起来个个漏洞百出,但依然有很高的文学甚至哲学价值,《消失的地平线》就算是臆造了香格里拉,又有什么关系?

是的,没必要深究书中的谬误,而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本并不靠谱的乌托邦小说能受到如此欢迎?

笔者认为,流行小说的成功必然有如下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主题迎合了当前社会背景下的部分大众的心理需求,其二是在作品中营造了满足读者需求的情节与氛围。前者是代入感,后者是满足感。从这两点来看,《消失的地平线》相当成功。

《消失的地平线》诞生之际,一次大战的伤痛还没有过去,二次大战的阴云已经飘来。在亚洲,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东亚大陆的全面战争即将开始。从经济角度,经过长期工业化发展后,欧美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大萧条,很多家庭从美满富足跌落到一贫如洗。从思想角度,尼采喊出了“上帝已死”,传统的宗教束缚已经过去,无神论思潮泛滥,很多人陷入了宗教的迷茫。

在西方社会,空虚、迷茫、焦虑等情绪弥漫,未来可能变得更加令人担忧。在书中,作者通过大喇嘛发出预言:未来,轰炸机将摧毁一切文明。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多么需要一艘诺亚方舟。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11)

1937版电影剧照 来源:豆瓣网

同样道理,为什么中国大陆在八十年代思潮涌动时并没有抬高西藏,而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了对某个宗教大加赞誉?为什么这种崇拜延续至今,甚至越来越盲目?不分析了,不惹事。

我们可以看到,希尔顿的小说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心理需求,打造出了一条舒适无比的诺亚方舟。这是我觉得小说最值得把玩的地方。

我们看看他是如何满足大众YY需求的。

第一,环境超级好,全绿色食品,绝对没有雾霾。

第二,不仅是长生不老,而且是保持进入时的身体状态。当千年老头子有什么意思?能吃能玩能享受到的长生不老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三,与世隔绝却能享受到现代物质生活,比如中央供暖、现代化浴室等等。这是本书YY度最高的设置:本地富产黄金,可以不远万里通过秘密渠道从欧洲获得各种现代化工业产品。想看书?有的是。想弹钢琴?找人扛过来。想用最新的iPhone手机?美国首发一周后快递小哥送上门行不行?

第四,诺亚方舟可不是花天酒地的地方,这里提倡平和中庸,但喇嘛们不会限制你的行动和思想,相信你会慢慢领悟到东方伟大的哲学,并对你有足够的容忍度。因此,如果你当了喇嘛还想谈恋爱?当然可以。如果你只是想发泄呢?也没问题,别在香格里拉寺庙里面干就行,去下面的蓝月亮谷酒馆,有贴心服务哦。

第五,为了照顾各类读者的宗教信仰,小小的山谷里面有各种宗教寺庙的,彼此绝不冲突。当然,统御一切的是藏传佛教的香格里拉寺。至于藏传佛教有什么追求,反正作者也不懂。

还有第六、第七……懒得总结了。YY的你还需要什么?作者都帮你想好了。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12)

1937版电影剧照 来源:豆瓣网

我不喜欢《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散发着极为浓厚的英帝国老牌殖民主义味道,自高自大,傲慢无礼。

首先,所有的喇嘛都是欧洲人,别说藏人,暴发户美国人都没资格进来。书中只有一位汉人,戏份挺重,也就是个管家角色,跟着鞍前马后跑了几十年还是个临时工级别,主要工作是接送快递。另一位容貌十八实际一百岁的满族公主,负责傻傻地摆Pose弹琴,并与书中的主要角色产生三角恋关系。

至于藏人,他们太卑微了。我不记得书中这些群众角色说过一句话,对情节对发展有过什么影响,只是如同工蚁般地送汽油、背包、抬轿子。可想而知,蓝月亮谷内的种地、挖矿这些卑微的事情当然是他们来做,如果高高在上的西方人需要了,也可以在她们身上发泄一下(虽然书中没有明说)。

这就是一群傲慢的欧洲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豢养了大批亚洲仆奴仆,过着梦想中的贵族生活,哪管它外面洪水滔天。本质上,他们对西藏、对藏传佛教没有一丝一毫的尊重。青藏高原上的梦想山谷只是个名号,就如香格里拉酒店的名称就是个招牌,走进去还是欧美内核的谢尔顿、万豪。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13)

1937版电影剧照 来源:豆瓣网

《消失的地平线》若不是YY小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YY小说了,它与现代穿越爽文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具有同样的流行逻辑与成功之道。

这种欧洲贵族心态的爽文为何在中国(尤其是藏区)也受到追捧?难道说……不分析了,留点面子。

05 综合评价

社会幻想小说既包括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类型,也与科幻、神怪、梦幻等幻想型小说相交叉。总结起来有如下特征:

● 作者虚构了一个社会系统,该社会与作品的背景社会(现实社会)有很大差异;

● 幻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可以是同时间维度的,也可以是同空间维度的,但不能两者都相同;

● 幻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彼此相互作用较少,在时间或者空间维度相对孤立;

● 故事可以仅在幻想社会中发生,即与现实社会不发生联系;

● 作者用较多笔墨描绘了该社会系统构成与细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伦理等多方面;

● 如果作者的目的是为了针砭、逃避现今社会,将幻想社会描述得较为美好,则属于理想型社会幻想小说(乌托邦类型)。

● 如果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当今社会发展后可能出现的集权、严酷、毁灭等,则属于反类型社会幻想小说(反乌托邦类型)。

● 任何类型的社会幻想小说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映射当时的社会,或提出解决的方案,或警示危险的可能。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14)

小说改编的电脑游戏 来源:网络

《消失的地平线》是理想型的社会幻想小说。作为一部面向大众贴合时代需求的流行小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创造了人们梦想中的香格里拉,也成为编造西藏神话的代表性作品。

有思想意义的社会幻想小说是为了改善、惊醒当前社会,《消失的地平线》是为了逃避与造梦,这类小说的内涵都不高。

然而,艺术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笔者以为,艺术的价值之一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幻想。生活总有那么多不如意,那么多困苦,那么让人无奈。如果你戴上耳机,如果你走入电影院,如果你在手机中读一部小说,那一刻你就可以摆脱残酷的现实,进入梦幻。

从这个角度,《消失的地平线》是本很好的造梦小说。同样的,在西藏旅游时,你若把这里看成人间天堂,就会很快乐。

干嘛那么较真。

06 总结

从《乌托邦》开始,社会幻想小说伴随大航海时代而诞生。几百年来,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诞生,社会主义构建。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上,都体现着作者对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社会制度的追求。

传统的理想主义乌托邦类型在二十世纪之初达到顶峰,随着两次世界大战而湮灭。人们在《一九八四》后惊醒,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国或许并没有那么美好,更可能是一座失去自由的幽闭岛。至今,反乌托邦小说影响力更大,披着科幻小说外衣的社会幻想小说又开始流行,实例与背景,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乔治·奥维尔的《1984》

西行漫记之来到青海湖(香格里拉从何而来)(15)

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从大人国小人国到银河系漫游,我们不知道社会幻想型小说将会走向何方。但我们知道,无论是何种社会幻想小说,都承载着人类共有的目标:对生活幸福与人性自由的追求。

全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