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精彩绝伦的故事和出神入化的人物塑造,令其成为了我国文学历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1)

▲《水浒传》书影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大多有着自己的历史原型人物,书中的几场大型战役也都借鉴了历史上的真实战役。

这让作品的内容细节更加丰富生动,体现出极强的艺术张力。

一、钩镰枪和连环马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在攻破高唐州并杀死高廉之后,便立即引来了官府的打击。

呼延灼带领的连环甲马阵,成为了第一个让好汉们头疼的对手。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2)

▲呼延灼剧照

呼延灼麾下的重装骑兵不但骑士和战马全部身披重甲,而且他还将战马以三十匹为一组用铁链连在一起。

这让这些骑兵俨然化身成为了冷兵器时代的“坦克”,让梁山军队措手不及。

在初次交战的时候,许多将领中箭负伤,而且丝毫找不到破解的办法。

后来他们让时迁通过盗取宝甲的方法,将金枪手徐宁拉上了梁山,才终于用钩镰枪伤马腿的方法,大破呼延灼的连环甲马阵,渡过了梁山的第一次大危机。

在历史上,这种重骑兵也曾经是北宋士兵心中的梦魇,最早使用这种具装重骑兵的是西夏人。

他们将这支队伍称为“铁鹞子”,这些骑兵都是从党项的贵族子弟中挑选出来的。

他们在作战时,会将自己和战马马甲上的钩索,连在一起,这样即使骑士战死,也不会坠马,给对手造成一种极为强烈的恐惧感。

这种重骑兵在面对步兵和其他骑兵部队的时候,有着巨大的优势,普通的弓矢,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伤害。

“铁鹞子”也成为了西夏面对强敌时的法宝,战绩骄人。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3)

▲金国铁浮屠

北宋末年兴起的女真人,从西夏那里学到了这种骑兵组建的方法。

他们也挑选出了身强体壮的战士组成了令北宋军队难以抵挡的重骑兵部队“铁浮屠”。

铁浮屠的武器装备和铁鹞子,几乎完全一致。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铁浮屠率先采用了将三匹战马连接起来作为整体冲锋的战术。

这让铁浮屠的正面冲击力,大大增强。

每逢恶战,金人都会让铁浮屠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来打乱对手的阵型。

而后侧翼的轻骑兵部队,便可以趁乱袭杀侧方的敌人,这也是金人快速崛起并在战场上屡战屡胜的关键原因。

面对铁浮屠,北宋军队多次被杀得大败而回。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4)

▲岳飞塑像

直到郾城之战中,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才正面击败了铁浮屠,结束了这支部队的不败神话。

但他们用的并不是《水浒传》里的钩镰枪,而是麻扎刀。

宋代的麻扎刀并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不过根据描述,其应该就是改良版的朴刀,和如今武术家们使用的“岳飞刀”应该十分相似。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5)

▲电影中的岳飞刀(地面)

人们在使用朴刀的时候,往往是弓腰发力,这正好和砍马脚的动作相吻合。

不过想要在面对重骑兵的时候,保持冷静镇定,就必须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队伍。

因此整个宋金战争中,也只有岳家军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战绩。

但纵使如此,在面对铁浮屠时,岳家军还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时流传的民谣中就有这样的歌词:

他有铁浮屠,我有麻扎刀;他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

指的就是岳家军,靠的其实是超乎常人的勇气,才取得了胜利。

而在《水浒传》中,麻扎刀被钩镰枪所取代,这种变化让梁山好汉的取胜过程,变得更加轻松。

同时形制独特的钩镰枪,也比麻扎刀更加符合人们对出奇制胜的想象,不失为一处精妙的改动。

二、海鳅船的原型

在梁山好汉多次击败朝廷官兵之后,太尉高俅终于坐不住了。

他认为想要剿灭梁山好汉,就必须要在水战上下功夫,于是他找来船匠制作了巨大的海鳅船。

这种船的驱动不是靠桨,而是靠船身两侧的大水车,这让海鳅船的速度比其他战船都要快上不少。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6)

▲凿沉海鳅船连环画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蹬水车的水手被弓箭所伤,在船的两侧还设有竹笆作为遮挡。

在甲板之上,高俅命人修建了高高的箭楼,这样在面对敌方战船的时候,其士兵就可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攻击了。

这让海鳅船的战斗力鹤立鸡群,让梁山好汉们十分头疼。

不过最终梁山水军们,还是凭借着高超的水性以及对当地水系的熟悉程度。派人潜入水底将海鳅船的船底凿漏,最终将高俅彻底击败。

历史上用水车做驱动的“车船”,也是在宋代出现的。

这种战船是南宋政府,在镇压杨幺起义时投入使用的,因为其船头形似泥鳅也被称为海鳅船。

最早的车船虽不如高俅的海鳅船那般巨大,但也可以容纳几百名船员在其上作战,而且在船的两侧,也配备了防御弓箭的护具,这让杨幺的水军根本不是对手。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7)

▲小型车船想象图

但是就在海鳅船无往不利的时候,洞庭湖一带却突然遭遇了罕见的干旱天气,湖中水位下降到了极低点。

许多深入战场的海鳅船,由于船身巨大吃水更多,纷纷搁浅,其上的船员也被起义军抓获。

在得到这批海鳅船之后,杨幺迅速组建了一批水军,并训练他们如何在海鳅船上作战。

其麾下将士多是湖边渔民,自小与水打交道的他们迅速掌握了战法。

海鳅船在他们的手里,发挥出了更高的战斗力,这让之后前来镇压的南宋军队,苦不堪言。

为了在面对南宋的海鳅船时,保持优势,杨幺还动员其麾下的船匠们修建了尺寸更大的海鳅船。

这种海鳅船的两侧有二十四对水车轮,甲板上更是建起了三层小楼,这让杨幺在面对南宋车船时,有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更熟悉当地的地理情况,南宋军队开始变得束手无策了。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8)

▲义军首领杨幺

无奈之下,南宋朝廷只能亮出最后的底牌,将正在抗金前线作战的岳飞,调任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命他全力镇压杨幺的起义。

岳飞虽然对于水战不甚熟悉,但是其凭借优秀的军事素养,很快就发现了海鳅船的弱点。

那就是水车轮的叶片,有时会被水草缠住,这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前进。

于是岳飞命人在洞庭湖中布置了大量的杂草树皮,之后便去向杨幺邀战。

在杨幺驶出码头后不久,其车船的水车轮就因为杂草的干扰,运转不灵,他们只好掉头返回。

但岳飞已派出部队在回程的水面上,布置了大量木排,这让杨幺不得不和岳家军进行正面决战。

当时杨幺为了在和南宋的车船战斗中,占据先机,还在海鳅船的船头处,安装了巨大的拍竿,凡是接近它的大船都会被击沉。

于是,岳飞派人划着蒙了牛皮的小舟,靠近敌舰,避开拍竿和箭矢的攻击,之后再用凿子凿沉海鳅船,最终成功活捉了杨幺。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9)

▲涌金门张顺塑像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使用的战法要比岳飞更直接,取得的效果也更好。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官军和梁山水军的对比。

如果梁山好汉,也像岳家军那样小心谨慎的话,读起来可就不那么痛快了。

三、方腊和张士诚

除了这些经典的战例之外,《水浒传》中的部分战役,也有着历史原型。

在全书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战役,莫过于梁山好汉征讨方腊一战了。

之前所向披靡的梁山好汉们,在此次战斗中损失惨重,许多将领甚至在乱战中死无全尸,着实令人扼腕。

虽然南宋征讨方腊的战斗,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的,但《水浒传》显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首先是在《水浒传》中,方腊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要比真实的方腊更大更强。

这应该是为了凸显梁山好汉实力的艺术化加工,而在这一加工中,施耐庵无疑参考了其刚刚经历的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大战。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10)

▲张士诚剧照

首先《水浒传》中方腊的势力范围和历史上的方腊相比,多出了苏南及上海地区。

这和张士诚的控制范围,高度重合。

另外在《水浒传》中,有武松砍断方腊弟弟方貌的马腿,并将其擒获一事,但历史上并没有方貌这个人物的记载。

而在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战斗中,朱元璋曾经派出赵德胜攻打常熟。

常熟守将张士德,正是张士诚的亲弟弟。

结果一次他在出城的时候,遭遇了明军的埋伏,马匹倒地后被伏兵抓住,这件事应该就是武松擒方貌的原型了。

水浒传中最厉害的四个人物(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11)

▲方腊剧照

除此之外,在宋江征讨方腊的多场战斗中,都有朱元璋和张士诚交战的影子。

施耐庵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对于战争细节也非常了解,这也是他能够将这段故事描绘得如此生动的重要原因。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通俗小说的高峰之作,其不但耗费了作者施耐庵的大量心血,更是历代文人和民间学者的智慧结晶。

他们将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战斗和故事经过巧妙的改编后,自然地融入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里。

这才令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宋江等人,成为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好汉形象。


注:

本文关于《水浒传》故事原型的相关内容,参考自《连环马、海鳅船,几场生死之战的历史原型》,刊登于《国家人文历史》2017年06期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清风文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