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句句至理名言(道德经名句赏析)

即便没有读过《道德经》,你依然受其思想的影响,因为它的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到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去了。《道德经》开篇先是论述了“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接着才以此为基础谈论人生观,政治观。不管是修身处世,还是为政治国都要法自然之道才能长久。

道德经句句至理名言(道德经名句赏析)(1)

老子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我们看到缓缓流过的溪水,遇到石头就绕过去,顺着地势低洼的地方流过去。水流本来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水不是有意这样做的,老子用这种现象来比喻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顺其自然,不去强求。那这是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呢?水流虽然不去与万物争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凡是水经常流过的地方,连石头的外貌也会被他改变。曾国藩说:“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用恒力,不做一时之争,是一个成熟的体现。

上善若水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每一样都是一种谨慎,低调的态度。修身处世的态度,要对人和善,行为节俭,不做出格的事。以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去治学,去处世,一方面是认识到宇宙的无穷和自身的渺小,另一方面,不去轻易否定别人,因为别人认识到的你不一定认识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九层之台,之所以能够高大、稳固且长久,是因为有良好的根基和点滴的积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毫一末在短期看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长时间的积累就会有质的改变,而且这样的成果才稳固扎实,所以《道德经》中又说大器晚成。《道德经》中几乎很多地方都在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看重眼前的小利益。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是非常实用的方法论,放诸四海而皆准。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难事,大事,不管是工作上的,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总有难事,大事。所以这又是一个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的方法论。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笔者在以前的一篇文中曾经把这两句话跟《圣经》中的两句话来对比

  1. 多的还要给他更多,让他富裕,而少的连他现有的也要拿来。

  2. 你若有两件衣服,给一件给那些没有的人,使人人都有衣穿。

第一句是著名的马太效应的来源,第二句是施洗约翰在约旦河边宣讲的话。马太效应可以与人之道来对比,人之道在于掠夺有余的来让富裕的更加富裕,而天之道是一种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在于维持平衡,损减多余的给不足的人。所以老子说,圣人要行天之道,他要把它多余的给那些不足的人。拿《圣经》来说,约翰宣讲的是圣人之道,而奉行了马太效应的那个国王则实行的人之道。

今日话题: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最喜欢的《道德经》中的话吧。以往内容精选:

值得收藏:《菜根谭》中的优美句子

尼采名句赏析:句句富含哲理,深刻的人生感悟,值得收藏

罗素名句赏析:富含逻辑的理性哲理,冷静的人生思考,值得收藏

《平凡的世界》名句赏析:看懂的人才会有豁达的人生态度

道德经句句至理名言(道德经名句赏析)(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