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长风破浪主要内容50字(故事茶之成语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这四个字洋溢着一种浪漫的英雄主义气息。其实,这四个字还有一个典故,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将宗悫。宗悫出身于儒学世家。当时天下太平,读书人都把从事文学艺术当作正业。

宗悫有一个叔父,名叫宗炳,是东晋名士,擅长书画和弹琴。宗炳不愿入朝做官。族里的孩子都跟着宗炳研读儒家经典,可唯独宗悫与众不同,他不仅没受到半点儿文化熏陶,还整天舞枪弄棒,好勇斗狠,堪称整个家族的叛逆儿,也因此不被乡亲们待见。

有一天,叔父问宗悫有什么志向,他洒脱地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么一个浪漫且气壮山河的理想,在叔父听来却像一句戏言。宗炳感叹道:“你小子将来要是不能够建功立业,必然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那么,宗悫后来的命运到底如何呢?英雄不愧是英雄。很快,他的能力得到了验证。哥哥宗泌结婚当晚遇到强盗打劫,14岁的宗悫挺身而出,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屋子。

宗悫长大一些后告别家乡,投身到江夏王刘义恭的麾下,开启了“乘风破浪”的行伍生涯。

公元445年,宋文帝要征伐林邑,刘义恭向文帝推荐了宗悫,说他有勇有谋,宗悫被任命为振武将军,受命攻打区粟城。他兵分多路,攻破了敌军的防御,顺利拿下了区粟城。

在另一个战场,林邑王调动奇兵。他脑洞大开,竟将铠甲披在大象身上,象群冲入阵地后威风凛凛,致使宋军无法抵挡,吃了大亏。

这时,宗悫赶到了战场,智勇双全的他让人连夜制作了一批狮子模型,第二天运到阵前,与大象相抗。

战场上大象四散奔逃,打得林邑人马溃不成军。此后世有人戏称,宗悫是将舞狮引入冷兵器战争的第一人,还留下一个典故--“宗破象”。至此,宗悫的军事天才展现得淋漓尽致,得到了文帝的高度赏识。

又过了几年,太子刘勋谋害了宋文帝。消息传开后,人们聚集起来反对大逆不道的刘勋。以宋文帝第三子刘骏为首的联合部队,第一个起兵讨伐。刘骏任宗悫为将军,带领主力部队进攻建康。最终平息了动乱,刘骏继承了皇位,皇帝论功行赏,封宗悫为左卫将军,不久又封他为豫州刺史。

难能可贵的是,宗悫高升后仍待人宽厚,从不计较得失。

他有个同乡叫庾业,家有良田千顷,生活极端奢侈。在宗悫刚入伍时,有一次,庾业请宗悫吃饭,只准备了萝ト和白菜,并故意对别的客人说:“他是个武人,吃惯了粗茶淡饭,所以我不敢用别的饭食招待他。”宗悫并没有生气,吃饱后还向庾业道了谢才走。

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刺史,庾业恰好是自己的部下。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庾业很害怕,数次向宗悫表达歉意,宗悫笑着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那次我不是吃得很香嘛,不是也没噎着嘛!”

后来宗悫又多次立功,成为刘宋一朝大名鼎鼎的将军,应了当年那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言。后来被简化为成语“乘风破浪”。用来形容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成语故事长风破浪主要内容50字(故事茶之成语乘风破浪)(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