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

现在的人都非常重视身高,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高个子,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以后求职求偶,而且对将来的下一代也有好处。无奈的是尽管父母都有这种诉求,但是很多孩子的身高都跟遗传因素有关,如果父母不高孩子也很难长高,有的就算父母长得很高,孩子也有可能长不高,那就是患上疾病的孩子,例如:侏儒症。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1)

侏儒症是指身高不足一米四的孩子,这类孩子的父母都非常正常,而且也是正常人,只是由于孩子还在母亲体内的时候,基因发生了变化,才导致他们患上这种疾病。

“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侏儒症的孩子虽然身高不高,但颜值基本上都很高。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2)

就像曾经看到过的一个新闻事件: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袖珍”女孩和一个同样是“袖珍”的男孩结婚了,两个人颜值都很高,可谓是郎才女貌很是般配,而且他们是真心相爱的。虽然两人都有30多岁了,但看起来还和10岁的小孩一样,他们的这一段特殊的婚姻,也引来了很多人的祝福和担忧。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3)

因为“袖珍”人身高与正常人的身高有较大差异,因此,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日常生活:现在的厕所、楼梯、衣柜、厨房等等,都是跟据正常人的身高来设定的。这些东西对正常人来说抬起手就能够得着,但是对“袖珍”人来说显然没有这么方便,他们很可能要放上凳子才能够拿到,或者说正常使用这些东西。

除此之外,包括衣服和裤子以及鞋子也是按照正常人的身高设计的,也正因为这样,很多“袖珍”人不得不一直穿童装或者定制衣服裤子和鞋子。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4)

心理:“袖珍”人虽然外表上看上去跟个小娃娃一样,可是他们的心理年龄却一直都在增长,达到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甚至四十几岁的程度。但是“袖珍”人外出的时候,常常会因为看起来像小孩,遭到别人的特殊对待,导致“袖珍”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和情绪被忽略,这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5)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并且祝福“袖珍”人的,还有一部分人看到“袖珍”人特殊的情况会嘲讽他们,甚至把他们当做怪物,这也极其容易导致“袖珍”人自卑

生育:对于“袖珍”人来说,结婚和生育都是一个挑战,“袖珍”人跟正常人结婚的几率几乎为0,他们一般都是跟患有同样侏儒症的人结婚,而且结婚的几率也非常小。哪怕他们结婚了,也很难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因为前面说到“袖珍”人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的,既然是基因,那么就很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很多“袖珍”人都想生孩子,但又害怕生孩子,她们害怕把自己的疾病遗传给孩子。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6)

即便“袖珍”人过了心里那一关,决定要生孩子,但是怀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袖珍”人身形比较小,她们的腹腔空间也比正常人要小,因此,她们怀孕时候因为脏器受到挤压的缘故,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没有办法撑到孩子足月生产,很多“袖珍”人怀孕后,不得不提前剖腹产。

如果家里面有这样“袖珍”的女孩,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和教育孩子,才能够让他/她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成长呢?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7)

父母要告诉孩子扬长避短。

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都有优点,父母要告诉孩子,认同自己的缺陷,同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以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给予孩子更多的勇气。

为了做好这一点,父母要记住在平常多鼓励和赞美孩子,不要说一些引起孩子反感的敏感词汇。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不要帮孩子做,这样反而会加重他们自卑的心理。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8)

父母要做一个好榜样。

为了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父母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问题的时候乐观的解决,平常也要保持愉悦的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成小霸王(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9)

“袖珍”人是可怜的,他们身体的缺陷,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无法改变,但是他们的内心,他们所学的知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等,大多都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很多人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值得很多正常人去学习。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勇敢地面对自己,正视生活,只有这样“袖珍”人将不再可怜,可悲,他们将变得可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