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内部矛盾(水浒传矛盾与复杂)

水浒传内部矛盾(水浒传矛盾与复杂)(1)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章回体白话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独立的人格形象譬如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

矛盾与复杂的性格贯彻了宋江的一生,对其一生的影响造成其悲剧人生。《水浒传》宋江出场时写道:"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且又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常济人贫苦,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宋江本是郓城县一名小吏,只因小妾阎婆惜与他人勾搭且发现其与梁山的书信来往,一怒之下将其杀死,自愿流放颠沛流离几经辗转之后在浔江楼因醉酒提反诗于墙被打入死牢,后被梁山好汉所救,在走投无路之下上了梁山。在此之后,他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在他的带领下,梁山达到鼎盛,赢得了大大小小各种战斗。但在征讨方腊之后,梁山损失惨重,后被高俅用毒酒毒死。

前40回宋江虽为小吏,但心系江湖。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可谓能文能武,是个全才。然而官场并不属于宋江,他虽然每天处理案牍,心思却全然不再官府上,当朝廷下令捉拿晁盖等人的时候,他却放走了朝廷“要犯”。宋江平日里把精力都用在了江湖上,他好结识江湖好汉,济人贫苦,扶人之困。

40回上梁山至最后一回身死是身在草莽,心系社稷。自宋江在江州被救不得已上了梁山后,就是江湖之人了,然而他却把心放在了朝廷上,一心想着招安,还把“聚义堂”改名为“忠义堂”。受招安后的宋江把忠义堂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充分展现出宋江报国显祖的一面。又主动请命攘外安内,想朝廷之所想,急朝廷之所急。

朝廷下令宋江率梁山泊军先后讨伐辽国、田虎、王庆及方腊,自战方腊开始有梁山好汉身亡,原本的108位好汉死伤得剩下27位。班师回朝后宋江被高俅等奸人设计赐饮毒酒,重名誉的宋江明知酒有毒仍照饮不误,保全名节死去,且因担心死后李逵造反,请来李逵让他也喝下毒酒而死。

宋江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孝、义、忠”这几个方面。宋江的“孝”让人称赞,宋江的“义”聚拢了人心,而愚忠却彻彻底底地断送了梁山的未来,让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归于沉寂。

天王临终前问到宋江:贤弟是否早有招安之意?宋江的沉默不语已是最好回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