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十大技巧:SMART掌握Smart原则让你聪明过人

SMART原则,让人一听就愉悦的名字,听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睿智满满,熟悉的人一定知道是目标管理的5个最佳实践,不熟悉的人今天有福啦,一起看看这个经典到骨髓的目标管理实践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帮助我们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目标。全文约1400字,1款手绘短视频,阅读需要约5分钟

同样先来一段手绘短视频润润眼:)

01 — Smart原则的定义

Smart原则是5个单词的第1个字母:

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分别对应具体的、可测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时间限制的5个维度。

当我们设定目标时,通过5个维度的详细分解和延展,能够让目标更加科学、更加落地,这是目标管理Smart原则的本质

02 — Smart原则的起源

提到Smart原则和目标管理,永远绕不过一位大师级人物,那就是响当当的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书中,第一次提到了目标管理,管理人员一定要避免活动陷阱,书里的原话叫:activity trap。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看目标在哪儿,否则很容易南辕北辙

smart十大技巧:SMART掌握Smart原则让你聪明过人(1)

03 — Smart原则的拆解
  • S=Specific:具体的

“具体的”代表目标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存在歧义,否则每个人的理解会不同,假如理解不同,就很难让每个人对目标达成一致,进而无法形成合力。“具体的”目标,首先在展现形式上就要具体,用具体的语言、具体的文字清晰描述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头脑中,因为目标达成需要彼此协作,需要彼此分工,不把目标具体的写出来,很容易“你以为的”和“他以为的”,往往隔了十万八千里

比如:今年的目标是,成为更好的企业、成为更好的组织。这个就不满足“S”要求,不是“具体的”目标,因为什么叫“更好”,存在含糊不清和歧义。

  • M=Measurable:可测量的

“可测量的”代表目标有没有完成,是清晰可测量的,比如做完什么之后,达成什么标准之后,就代表目标完成。目标要有清晰的衡量标准和判断依据,每天、每时都知道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如果你能清晰地告诉团队伙伴们,我们现在离目标还有多远、非常具体,就代表目标可测量

  • A=Attainable:可达到的

“可达到的”指目标不能高高在上、水中望月,那样就永远无法达到。目标要在付出努力的前提下能实现,而不是过高或者过低。过低也不行,比如去年销售业绩500万,今年目标300万,过高也不行,比如今年目标5000万,涨了10倍,同样也不满足“可达到的”

当目标过低或者过高,所有人都会丧失战斗力和自驱力。目标太高,伙伴会想,即使拼死努力也达成不了,为何还要努力呢?目标太低,伙伴会觉得太容易达到了,很难做到全力以赴。目标的“可达到的”,是经过努力能达到相关的目标。

  • R=Relevant:相关的

“相关的”指这个目标要跟其他目标有关联度,很多时候目标会有多个,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目标,组织中每个团队也会有不同的目标,即使彼此的目标不同,但是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彼此愿景是趋同的,所以目标之间要有关联,否则很难形成合力,这是目标“相关的”第1种解读;目标“相关的”第2种解读是指,目标要跟岗位职责相关,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有适配的岗位职责,目标要和当事人的岗位职责尽量相关,这样才能“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而目标效能最大化。

  • T=Time-bound:时间限制的

“时间限制的”指目标的实现要有时间限制,目标一定要有时限,不能把目标做到天长地久、海枯石烂,这不是目标,这是妄想。当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有时间预期,也就是计划完成日期。告诉所有人,目标的达成在某年某月某日完成。有时限的目标才能称为目标。

smart十大技巧:SMART掌握Smart原则让你聪明过人(2)

04 — Smart原则完整版视频

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直达完整版视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