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不能打骂孩子(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幼儿版)

案例阅读幼儿园大二班的廖老师很苦恼,因为班上有一个小朋友,显得与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这个小朋友姓马,我们姑且称他为马宝宝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亲子教育不能打骂孩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亲子教育不能打骂孩子(家庭教育教子有方幼儿版)

亲子教育不能打骂孩子

我们常说,孩子有时是天使,有时是恶魔,对于爱打人的小朋友,我们避之不及。爱打人的行为从何而来?是大人教的吗?大部分攻击行为发生在权利被侵犯之后,如还手,这是一种反击,而有的攻击行为则是主动的、工具性的,如为了抢先占有玩具,或者无缘无故地打人,相信没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后者。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惩罚能让一个孩子的举止发生改变吗?

案例阅读

幼儿园大二班的廖老师很苦恼,因为班上有一个小朋友,显得与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这个小朋友姓马,我们姑且称他为马宝宝吧。

马宝宝是个身体健壮的男孩子,是中班下学期时转学过来的。起初,廖老师只是觉得马宝宝注意力不怎么集中,只有听到廖老师讲他感兴趣的故事时,才可以安静一会儿,其余时间都在教室里“闲逛”。廖老师仔细观察马宝宝的兴趣点,希望能找到马宝宝愿意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事情。可就在廖老师细心关注他的第二天,发生了一件让廖老师胆战心惊的事情。

那是在户外游戏完毕之后,小朋友们回到班里,纷纷拿出自己的小书包,准备换掉汗津津的衣服。一个小女孩正蹲在地板上拿衣服,马宝宝走过来,默默地将小女孩身边临时叠放在一张桌子上面的椅子拉出来,并朝着小女孩头部的位置拉去。眼见沉重的木椅子就要砸向蹲在旁边的小女孩了,廖老师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将倾的椅子扶住,然后将椅子搬了下来。廖老师走过去,心有余悸地问马宝宝,刚刚是不是不小心,马宝宝满脸笑容地说:“椅子掉下来,梆梆梆,哈哈哈!”原来,他是故意的。

问题分析

有的儿童在婴幼儿期就开始表现出对生命的爱护和不忍伤害,有的儿童则会晚一些。从道德的角度解读儿童的行为,往往会超出事实的范围。对于伤害别人的行为,也有着不同的起因。有的儿童是因为社交技巧不是很熟练,比如该用语言表达的友好邀请,却用使劲拽、搂脖子等粗暴的动作表达;有的儿童是不知道伤害的尺度,比如生气后用硬硬的积木砸向其他小朋友,想象不到积木砸人究竟会有多疼;而马宝宝则属于第三种,就是明知道后果而故意伤害别人。

马宝宝的表现可能有多重原因。也许是对别人的感受体会能力不足,也许是自己遭受过不好的对待……具体的原因,要经过与其家人深入沟通及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才知道。

父母锦囊

成长原理

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儿童天真无邪、善良敏感;有时又充满正义,毫不留情地指出爸爸妈妈做得不对的地方;对小动物关爱有加……人们所能看到的这种种表现,我们统称为“亲社会行为”。它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开端,是与他人和谐共处、保证人性的基础。成人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对于幼儿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发端来自以下四个品质或者说四种能力,它们分别是移情、慷慨、合作、关爱,它的核心特征是“利他性”。

移情(sympathy)(也被称为“共情”),是指幼儿能安慰或安抚遇到困难的其他幼儿,对他们表示出同情,或者在出现人际冲突时,能够说出对方的感受。这是一种感受别人感受的能力,有另一个概念与之非常近似,我们称为“儿童心理理论”,就是儿童开始能够解释他人是怎么想的,以及别人为什么会那样做。这种能力的获得,会带来一个明显的结果——儿童开始不断设计新游戏,其中最乐此不疲的就是“过家家”游戏。幼儿能够想象“爸爸”的角色应该做什么,“妈妈”的角色应该做什么,并扮演他们,这种能力在孩子3岁左右出现。

移情是所有亲社会行为的基础,那么移情是与生俱来的吗?刚刚出生的宝宝,看到妈妈忧伤的脸,或者听到别的婴儿的啼哭声,也会同样感受到忧伤吗?科学研究的结论告诉我们,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这一切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对于2岁的幼儿而言,他们已经产生对他人的关切,只是因为还不善于表达,或者表达的方式会让人误会,比如用力抱住一个正在哭泣的小朋友的头。

研究者用一种名为“错误信念”的方法来测试幼儿的“心理理论”。他们给3岁和4岁的孩子播放一个片段,片段中的小孩将一块巧克力放在橱柜里,在他离开房间后,他的妈妈将巧克力移到了其他地方。当研究者问小朋友影片中的小孩回来会去哪里找巧克力时,3岁的小朋友回答会去妈妈放的新位置,4岁的小朋友则回答会去原来的位置,这说明了4岁的小朋友开始推测出别人的“错误信念”。各位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家里和宝宝玩这个游戏。6岁的小朋友,基本上已经可以很轻易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自闭症儿童终其一生都会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大困难。

慷慨(generosity),是指能够与他人分享,或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分享几乎是父母最早向孩子倡导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无论在与其他小朋友玩时,还是在家中吃好吃的东西时,“分享一下”是父母经常说的一句话。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倾向于把物品看作私有,哪怕这个物品是公用的,只是暂时被自己拿在手里。所以,这时幼儿的分享是从听从父母的指令,将东西暂时外借一下开始的,但这不是真正的分享。真正的分享表现为幼儿自愿将玩具或场地让给别人。慷慨这种品质在幼儿间的差异性很大,有的幼儿在4岁时就开始有了主动分享乃至赠予行为,而有的幼儿直至十几岁都未表现出这种品质。

合作(cooperation),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愿排队轮流,或者能按照要求与其他同伴愉快地一起活动。为什么我们鼓励适龄幼儿要去上幼儿园,就是因为只有集体活动才能促进儿童发展包括合作在内的一系列亲社会行为。家长往往低估了孩子的“懂事”,但是当他们亲眼看到时,会被孩子自发表现出来的诸如等待、轮流玩玩具、遵守规则所震惊,这些是在家庭中难以看到的。服从也是一种亲社会能力。也许有的家长对于这一点比较抵触,认为强调服从打压了孩子的个性,但其实,服从权威是幼儿期必经的道德发展阶段,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模仿了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服从权威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换言之,无法无天的“小霸王”不仅对别人造成干扰,更重要的是对于“小霸王”自己来说,他/她也并不快乐。如何把握“服从”与“奴化”之间的度,我们主张要看服从背后的逻辑是否正确。比如“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这是为了保障别人和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因为制定规则的人是家长或教师。

关爱(caregiving),是指幼儿能够帮助他人完成一项任务,或在他人有需要时,能够提供帮助。这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儿童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关爱和帮助。研究发现,关爱他人这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会比其他的亲社会行为高3倍。一半以上的3岁儿童能为他人提供某种形式的帮助,所以从3岁开始,爸爸妈妈就可以开始请孩子帮忙做家务了。孩子都喜欢做大人做的事情,有的父母总是埋怨自己的孩子把家里搞得很乱,但如果能够把收拾玩具作为一件很棒的事情来对待的话,这种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亲社会行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的

亲社会行为的获得,看上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人们普遍认为,儿童的天性善良,他们所表现出的种种善良举动,皆因天性使然,而“不善良”的举动多是跟不好的榜样学习的结果。其实,亲社会行为的获得,同样更多地与幼儿所观察到的身边榜样的行为有关。现代的父母越来越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他们在与孩子互动时,往往很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非常棒的自省。但是,我们容易忽略,父母在孩子面前与其他人的互动方式,对儿童的影响实际上更加大。当父母与孩子互动时,孩子感受到的是单方面的输入(来自父母的话语、眼神、肢体动作),这是因为他们还未能完全跳脱出自我中心的视角,所以不太能注意到自己是如何输出的。他们听到父母说“谢谢”后回应“不客气”,更多的是在成人引导下形成的一种习惯,他们其实看不到父母与自己的互动。但如果与自己的父母在外出吃饭时,看到爸爸妈妈有礼貌地对服务员说“谢谢”,服务员回应微笑或“不客气”,他们就能够建立“输入—输出—输入”的完整回环。在这种情境下,他们能更快地学习到如何做出“和善”的举动,并理解它们。

三、亲社会行为的反义词是什么

亲社会行为的反义词是“反社会行为”,对于正在成长期、尚未成熟的儿童而言,不能武断地判断其是否具有反社会行为。在儿童期,较为聚焦的问题是攻击行为。其实,发生在儿童身上的攻击行为,绝大多数是“工具性攻击”,就是为了获得某个东西、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不代表亲社会能力差,甚至小时候打架最多的儿童往往也是最善交际、最能干的孩子。5岁以前的儿童,常常会因为争抢玩具、争夺地盘而发生攻击行为,五六岁以后的儿童,逐渐会增加因为模仿某个暴力游戏中的桥段而出现的攻击行为。

“攻击”与“愤怒”密不可分。科学家发现,情感强烈和自我控制能力低的儿童更容易表达愤怒。父母的行为也会显著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当儿童目睹越多的暴力现场,他们就会越多地用攻击行为表达自我。媒体、文化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儿童需要在成长中不断学习如何用更为适当的方式表达愤怒、进行协商。

方法指导

如何培养孩子慷慨、合作、友善的特质?

1.不要依赖表扬和奖励

表扬和奖励,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时间不会持续太久。与之相似的还有角色扮演,比如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它们都能够在短期内让幼儿帮助他人的行为变多,但几天过后,往往就会回归原点。甚至有的研究发现,当奖励“消失”后,幼儿帮助他人的行为反而会比原来更少。

2.书本和电视的作用很有限

书本和电视中帮助他人的故事,也可以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但是这种方法的迁移性较差。因为儿童是通过直接的体验来学习的,他们对于真正经历过的事情才会印象深刻。儿童要记住书本和电视中的故事,并且举一反三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这对于他们来说太难了,即便是记忆力很好的孩子,大多也只有在碰到与书上或电视里相同的情况,才会呈现出利他行为。

3.利用真实的情境示范

在真实的情境下,亲身示范如何关心、帮助他人,是非常好的方式。

4.直接的言语指导也很有用

孩子理解他人处境的能力,也就是共情的能力,在自然发生的同时也深受成人作用的影响。分析他人的举动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别人,比如当孩子看到遭遇困境的人,父母用积极的陈述解释给孩子听:“这个伯伯找不到家了,他很着急,那个哥哥在帮助他。”此举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理解别人,甚至能促发1.5岁到2岁幼儿的利他行为。直接的语言指导,在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效果方面与示范一样好。研究者发现,讨论式的劝导、温情的指令、即时的讲解和说教,都可以长期地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5.请孩子帮忙

孩子喜欢像大人一样,从他们的吃饭、走路中都可以看到大人的影子。孩子同样喜欢帮大人的忙,所以分配一些“任务”请孩子帮忙,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又可以发展孩子的亲社会能力,还能促进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一举三得。

德庆县妇联编辑发布

来源:南方传媒、 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刘泽琦 黄钰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