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县最新发展前景(全面高质量发展点亮)

浙江海盐县最新发展前景(全面高质量发展点亮)(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尤其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能否解决好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三农”建设的“短板”,关乎发展大局。除了党建引领,海盐还积极探索发展产业为乡村赋能。

浙江海盐县濒临杭州湾,县域总面积1072.63平方公里,是有名的“千年古县、江南水乡、滨海新城”。漫步海盐全域,城区里宽敞的道路交通、热闹的购物广场、娴静的文化街区,乡村里依山傍水的环境、各具韵味的村舍、耕作生产的忙碌,无时无刻不在洋溢出一份安居乐业的幸福,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人民富足的小康图景。

浙江海盐县最新发展前景(全面高质量发展点亮)(2)

近年来,海盐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为迎接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的“大考”鼓足了底气。2019年,海盐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39.65亿元,增长6.3%;财政总收入91.56亿元、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3733元和37801元,分别增长7.7%和8.5%。

“日趋合理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海盐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为海盐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杭州湾‘大湾区’等发展契机提供坚实保障。”海盐县委书记陈玲芳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开启现代化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基础的重要年份,海盐要准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苏嘉甬高铁建设、杭州湾大湾区平台整合提升等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突出项目支撑力,强化创新驱动力,厚植企业成长力,才能乘势而上、赢得主动。

“7组何培芳新建房屋竣工啦!”来到于城镇何家村的“幸福公社”门口,每个人都会被一块名为“幸福喜报”的小黑板所吸引,上面分享满了何家村村民们的幸福事,从房屋竣工,到亲人结婚,再到农获丰收,一块小黑板洋溢出浓浓的“幸福感”。“这份幸福源于村里的‘党群中心户联户’工作机制。”何家村党总支书记董云升说。

据了解,2016年,何家村探索实行“党群中心户联户”机制,把党群联户工作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相结合,在全村566户农户中设立80个党群中心户,形成了“村—网格—中心户—群众”的网格划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骨干力量联系、服务、带动群众的作用,实现了“小事不出中心户,难事不出责任区,大事不出何家村”的治理效果,使乡村环境变美、乡风文明、经济繁荣。

海盐县西北部,文化底蕴深厚、水乡风情浓郁、民风村俗淳朴的沈荡镇则通过骨干企业带动百姓致富的方式实现产业赋能。坐落于沈荡镇的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采用“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 家庭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与农户及合作社构成紧密型和互利型利益联结体,带动农户3.2万余户、培育自有家庭农场和加盟家庭农场38家的种植规模。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在于人,产业富民是一方面,服务便民同样重要。民以食为天,食以炊为先,对于通元镇雪水港村,土灶不仅是自古传承下来的炊具,还是承载乡土情怀的重要载体,孕育出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灶头画文化。为留住一份乡愁,同时消除柴禾焚烧的安全隐患,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与雪水港村共同挑起改革重担,通过技术革新,推广“土灶”改“电灶”,在不改变土灶原貌的基础上,在土灶底部安装电磁灶,将以柴加热的方式改为电磁加热,推动清洁能源入村入户。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海盐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特质发展,旨在让农业加快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加快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加快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陈玲芳表示。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