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口诀(十二地支介绍)

古代计时计月的工具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又称十二支、

地支

地支有人写做“地枝”,表示干的分叉,其实就是“支”,支持的支。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涵着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子就是“孳”的意思,指万物茂盛。丑就是“纽”的意思,指用绳子捆住。寅就是“演”的意思,指万物开始生长。卯就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土而出。辰就是“伸”的意思,指万物伸展振作。已就是“已”的意思,指万物已成。午就是“仵”的意思,指万 物已过极盛之时,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未就是“味”的意思,指万物已有滋味。申就是“身”的意思,指万物初具形体。酉就是“秀”的意思,指万物十分成熟。戌就是“灭”的意思,指万物灭尽归土。亥就是“核”的意思,指万物生成种子,皆坚核也。

作为描述十二属相的十二地支,也有阴有阳。阴阳二字只是符号,代表两种不同气场的符号,阴阳二者的气场定出来之后,万物的阴阳属性都依阴阳二态的气场为标准定出来,“单为阳,双为阴”同样是由气场来定的。例如鼠有五爪,五为单为阳,故子为阳;牛蹄两半,二为双为阴,故丑为阴;所以说,十二地支由六阳支子、寅、辰、午、申、戌和六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组成。

十二地支同样可以依五行来划分,这种划分同样是以十二地支五行场能态 来为依据的,十二地支与五行的关系是:“寅卯辰”3个地支属木,代表东方。“已午未”3个地支属火,代表南方。“申酉戌”3个地支属金,代表西方。“亥子丑”3个地支属水,代表北方。

地支的作用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

公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现在的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口诀(十二地支介绍)(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