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1)

文|文小文(富书专栏作者)

学会适当的麻木自己,让自己的痛感少一点,欲望淡一点,去感受宁静和美好。

《告白与告别》里有一句话:

你如果太在意自己的痛苦,或者太想让他人在意你的痛苦,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忽略的痛苦,甚至是表演痛苦的痛苦。

做人有时需要麻木一点,学会让自己在是是非非中保持一份淡然,在魅惑利诱中保持一份超然,在迷茫混乱中保持一份泰然。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2)

对流言麻木一点,

是身心轻盈的淡然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女孩因为工作原因和部门经理走得很近,经常去他办公室汇报工作,一来二去的,办公室的同事都在暗地里传女孩暗恋部门经理。

经理听到流言后,将女孩叫到办公室和她说自己有女朋友,女孩想解释却被经理的话给打断了。

出来后,那个喜欢散播流言的同事问经理说了什么,女孩说,他只是问了我…还没等她说完,同事就跑开了。

于是,经理把女孩叫进办公室并吻了她的消息不胫而走。

经理受不了公司的谣言,主动辞职了,于是好事之徒又说,经理玩了女孩之后不负责任,一走了之。

无辜的女孩,也被这些莫须有的流言压得喘不过气,也只能无奈辞职。

当我们处在流言的漩涡中,情绪就像被石块激起水花的湖面,波澜动荡,我们自然也就无法正视自己内心,做出正确的判断。

内在的笃定和从容,是面对流言蜚语最好的法宝。

柳岩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很多网友对她进行语言攻击,说她长了一张很低级的脸。

她说如果别的女明星穿深V礼服肯定会得到称赞,但是如果自己穿的话,只有指责和谩骂。

长期处在这样的语言暴力中,柳岩感到很苦恼。

但是后来赵英俊用了一句话安慰了她:外貌怎么会有高级低级的区别?只有灵魂才分高级和低级。

这让她彻底释怀,坦然面对。

面对流言奋起反击的人,往往是被切中要害,但有时置之不理一笑而过,不仅会降低对自己的伤害,还会让流言不攻自破烟消云散。

面对流言,麻木一点,是一种智慧。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3)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4)

对名利麻木一点,

是克制欲望的超然

余秋雨在《泥步修行》一书中说:诱惑,一个接一个,组成人生美丽的套环,但是正是它们,把人生套住了,使人生变得既风生水起,又伤痕斑斑。

“文革”后,余秋雨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并且因为出色的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而一再受到国家教育部表彰。

那时,又正值老干部们集体“退居二线”,从中央到地方空出来很多官位。

作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官员,升迁是指日可待的事。

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很容易让人兴奋,迷失,余秋雨也不例外。

然而,升官后就没有办法继续自己的专业研究,不能现场考察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重要遗址,他一想到这些,就没办法继续他的当官梦了。

他毅然辞职,并且锲而不舍地辞了二十三次之久。

人都是有欲望和需求的,但是如果不加以克制,那么欲望就会不断地挑逗你,把你带向深渊。

人生在世,适当地追求名利也是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切记,对待名利保持适当的麻木,不要被它牵引着欲望的神经而不能自拔。

岳云鹏当年刚走红时,在一次商演结束后,面对呼啸而来的鲜花掌声和粉丝,他回家后得意的对妻子说:

“我现在可不得了了,我红了,我现在要是单干,是不是能挣得更多?”

妻子反手就给了他一巴掌,说:你是疯了吗?

后来在一次采访时,他这么描述当时的心理:

“之前的穷日子也知道,步履蹒跚一路走过来,就感觉所有目光都在你身上,你说那个东西谁不喜欢,走到哪儿,走道的姿势都不对了。”

后来郭德纲看到岳云鹏的动摇后骂醒他:人家找你不是因为你演戏有多好,而是因为德云社的招牌,做人,一定要认清自己,不要被眼前的名利冲昏了头脑。

晋代陆机《猛虎行》有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说的就是对诱惑的一种麻木和放弃,常怀感恩之心,知足之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常心淡然处之。

面对名利,麻木一点,是一种格局。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5)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6)

对绝境麻木一点,

是唤醒坚韧的泰然

美国作家白涅德夫人写过一本名为《小公主》的书,主人公莎拉曾经是生活优渥的富家女,突然她的父亲被传破产身亡,没有音信。

这时莎拉的生活从天堂掉到地狱,一夜之间,从小公主变成了最低贱的使女,每天都要干脏活累活,还要忍受别人的讥讽和羞辱。

在艰难的处境中,莎拉仍然选择快乐,她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幻想有一天幸福会降临,从而忘记了现在的痛苦和屈辱。

父亲的朋友历经周折找到她,原来父亲死后还留下了一大笔遗产给她,莎拉最后又成为了小公主。

在逆境和挫折面前,有多少人能像莎拉一样,用希望的甜来麻木绝境的苦呢?

人生旅途上不全是美好和快乐,也有挫折和不幸,甚至致命的打击,我们有必要麻木这部分痛苦,这对肉体凡胎的我们而言,是一种明智的解脱。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蓝姆·达斯讲过一个病入膏肓,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妇人的故事。

她整天思考着死亡,心情坏到极点,蓝姆·达斯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妇人非常恼火,对一个时日不多的人说要快乐,这是什么居心?

但是转念一想,面对这个既定事实,除了接受,别无他法,一个星期后,妇人还是去世了,

临终前对蓝姆·达斯说:“谢谢你,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菜根谭》里说:“苦乐无二境 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人总是避苦求乐的,但生活本身就是酸甜苦辣组成,放大快乐,麻木痛苦,才能助我们在黑暗时找寻到光明,获得更多的人生乐趣。

假如一味地执着于此,不断加强对痛苦的敏感度,除了丧失对未来的期望、磨掉自己的锐气外,并不能改变什么。

面对绝境,麻木一点,是一种洒脱。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7)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相信自己(聪明人都懂得麻木)(8)

《钝感力》一书中说: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活下去。

普通如你我的人,也许并未获得辉煌的人生,也许正遭受不应有的嘲讽和磨难,但每个人都要一片净土去反思自己。

在这片净土里,学会适当的麻木自己,让自己的痛感少一点,欲望淡一点,去感受宁静和美好。

让纷纷扰扰的纠缠像浮尘般离我们远去,沉淀下来的是对生活智慧的领悟。

人生实苦,不妨麻木点。

点个赞,收拾好心情后再继续出发,在滚滚红尘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作者简介:文小文,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