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

钱理群:“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在北大上课。”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

“我这个人,80多岁了还好激动。”

钱理群被搀扶着走上讲台,向学生鞠躬,落座后说道。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

上一次这样出现在北大课堂,他记得很清楚,是2002年6月27日。在那堂课上,学生问他,退休后老师要干什么?钱理群回答说,回归家园,回归大地,回归生命起点。

将近20年过去,他带着一份主题为“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讲义而来,台下的学生更迭了几代,校园外的世界翻天覆地般变化。钱理群直言,重新归来,百感交集。他想和年轻学生谈一谈这19年的经历,新的体验,新的认识。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3)

这位北大著名教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如今独居在距离市中心40公里外的养老院里。这次北大课堂的前两天,一个冬日清晨,我们在那里见到了他。他穿着白衬衫,毛背心,脚上还是那双黑布鞋。

《十三邀》的镜头曾一一记录下关于这位精神界战士晚年时光的定格画面:破洞的黑布鞋,折叠的轮椅,洗刷好的碗筷,还有那张宁静的书桌。也是在那张书桌上,为了这次北大讲课,钱理群伏案三天,写了两万多字的逐字稿。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4)

钱理群: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鲁迅?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5)

“当代中国是否还需要鲁迅?”

钱理群先生退休十余载后,终于,还是,忍不住要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发言。

钱理群:鲁迅之后,如何做知识分子?

“鲁迅最大的特点是,他有一种异类思维,对大家公认的价值与认识提出质疑,当一个人生活很舒服,满足现状的时候,不会读鲁迅;当你对现实生活产生疑问,觉得有点不大对劲,想找另一条路的时候,就是接触鲁迅的最佳时间。”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6)

2015年搬进养老院后,卸下北大著名教授等帽子,钱理群谢绝所有媒体访谈,潜心写作,关注重点也由原来的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史研究,转移到更符合自己本性的思想史与精神史研究,背后心向往之的,是追求为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创造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理论。在他看来,知识分子真正的责任,是为社会提供一种价值理想。

在钱理群看来,鲁迅最适合这个时代。他的杂文就是典型的网络文学,不管是那种对现实的快速反应,还是鲜明犀利的语言,都极为吻合网络传播的需求。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7)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

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在文坛当中,鲁迅先生独树一帜,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这在一种文学作品中似乎显得非常突兀,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是必须被接受的一种风格。

因为他的文字有着超前的思想,这让其作品看起来显得另类且奇怪,但我们永远都不能说他写的东西不对。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8)

正如钱理群教授评价的那样:“能否容忍鲁迅,是对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宽容度、健康度的一个检验。”

鲁迅的文字和思想永不过时,他永远都是任何一个荒唐时代中最清醒的那个人。而越来越少的人能读懂鲁迅,就说明现在清醒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家早已心甘情愿地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并且与其保持了一致的步调,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因此,鲁迅先生依然是那个最孤独的清醒者。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9)

钱理群对北大极度失望。

钱理群:我为北大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利己主义者悲哀。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0)

我可以讲一下,我怎么会提出这样一个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概念,其实这个发明权不属于我,是我和两位中学教师的通信当中,他们共同提出这个问题。中学老师最大的悲哀是,他们培养出来的高材生,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提出后就提醒我了。其实我这个话提出时间很早,我记得在北大110周年校庆很小范围内讲过这个,但是因为在北大内部讲的,没有什么反映,后来我参加刘道玉那个会,马上就在网上传播开了,我想要补充两点,一个就是我觉得高智商的精致利己主义的学生的出现,实际上是高智商的利己主义的老师培养出来的,所以我最近有一个话,我说,北大最大的悲哀就是一批高智商的利己主义者老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智商的利己主义的学生。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讲的只是一部分,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现在整个北大的老师都是利己主义的,学生也是利己主义的,这有点过分了。但是坦白说,我对北大极度的失望,不是一般的失望。但是从内心深处又觉得北大还是有一点希望能保留(它的精神的),因为北大毕竟有传统在那里,而且青年是多变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教育在培养出高智商利己主义者的同时,还有一批(我也接触到一些)现在还在坚持自己的梦想,还在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的学生,所以我现在更看重的是后面的这部分学生,我永远把自己眼光放在一些多少还在坚持理想主义的人身上。当然他们的理想主义跟我的理想主义可能不一样,但他们多少还在坚持。所以我曾经写文章讲到两点,我说我们要坚信人性的力量,因为人性决定人本质上还是精神动物,人本质还是社会动物,我们要相信这一点。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1)

钱理群颇具鲁迅的批判精神。

他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很多人赞扬鲁迅、鼓吹鲁迅,但真正把鲁迅精神带到实践里的人并不多见,像钱理群这样毫不含糊地践行“鲁迅精神”,还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人就更少了。这样的人需要珍惜。

钱理群说,“永远和年轻一代保持精神的联系,永远生活在大自然中,永远沉潜于社会的底层、历史与生命的最深处,永远和鲁迅在一起,这大概就是我能永远保持赤子之心的原因。”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2)

当许知远带着《十三邀》走近钱理群之后,让我们更清晰更深刻地加深了对钱理群的理解,这样的人文学者在这个土地上已经越来越少了。

2018年8月,钱理群被确诊患癌之后,他和妻子崔可忻一样,选择不做任何延寿治疗,在节目中他说道:算算大概还有五年,把我自己想做的事都尽量做完,做完之后就无所谓了,随时可以死。

这种对于生死已经十分看淡的态度不是什么人都能达到的。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3)

钱理群夫人崔可忻:一个女人的“三个身份”。

“童年的纯真、少年的狂野、中年的潇洒、老年的神闲”, 崔可忻活出了一个完整的生命构图。她让世人看到,作为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流光溢彩,活出自己。

值得尊重 崔可忻既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国女性,又因自己面对生命的勇敢平和态度,被世人尊重。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4)

崔可忻是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的夫人,2019年8月4日逝世,终年83岁。

钱理群与夫人崔可忻,相识于贵州安顺,说来都是天涯沦落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部有名的电影《三毛流浪记》,而钱理群就在其中饰演一位富家少爷,其实那就是他的家境底色。

钱理群,1939年出生在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外公项兰生,著名的维新派人士 ,曾任大清银行代理总办、浙江大学校长;老妈项浩,从小就接受英文教育;老爸钱天鹤,农学家,当年留美在康乃尔大学深造,胡适是他的同窗,曾任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林司司长,1949年后任台湾农业复兴委员会农业组组长。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5)

1949年后,有老爸在台湾,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可想而知,钱理群在1960年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贵州安顺的卫生学校、师范学校任教。

崔可忻,上海中西女中毕业。一说中西女中,脑中映入四个字“贵族女中”,著名的宋氏三姐妹,还有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戴西,均在那里就读。总之,那儿的女生,家里绝对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1960年,可忻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就被分配到贵州安顺。从繁华的大都市,一下子到了偏远山区,其间的落差可想而知,那就是“从天上,摔到地下”。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6)

也许命运就是这么诡异,钱理群与可忻,在贵州安顺结婚了,那是1976年。没错,双方均为大龄青年。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7)

1978年,钱理群考入北大中文系,就读研究生。从1960到1978,弹指一挥间,钱理群已到39岁的压线年龄了。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8)

在贵州,钱理群考入北大研究生的消息,还上了报纸,人们都特别佩服这个才华横溢的小个子。

钱理群去了北京,而可忻还留在贵州。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19)

两人是丁克家庭,没有子女。

直到1984年,她才调入北京。在可忻眼中,既来之,则安之,贵州是她一生中工作最充实的地方,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生命时刻在此升华。

别看钱理群是北大知名教授,但在妻子面前,却是一个十足的妻控,面子要来有何用,老婆高兴才是王道。

就是这样,可忻也最讨厌别人称她”钱夫人“,她有她的人格,她有她的独立,她更愿意人们称她”崔大夫“。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0)

崔可忻一生爱唱歌,曾是燕园老年合唱团的主力团员;钱理群是中国研究鲁迅最著名的学者,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杆人物。

钱理群对于崔可忻则无限崇拜,崔可忻选中的美食必定最好吃,她的衣品最好,风度最佳,钢琴动听,歌声美妙。钱理群的目光只要停留在崔可忻身上,必是满眼的欣赏,无尽的喜爱,崔老师之外的世界,在那一刻仿佛消失了。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1)

用学生桂梅的话说,“崔老师才是钱老师人世安稳的底子。”

钱理群先生曾说,在小环境里掌握自己的命运,把整个生命投入进去,才能使自己的生命达到酣畅淋漓的状态,让自己活得诗意而神圣。

也许,这句话,也是他们夫妇的共同心声。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2)

都说人越到老年,越是惧怕死亡。但在钱氏夫妇这里,所有的话题,都是可以拿出来,都是可以被讨论的。

这不,2019年,两人都先后检查出癌症,两人均达成一致意见,不再进行过度的治疗,以保证生命质量。钱理群照样写他的文章,可忻照样唱她的歌。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3)

2018年11月,崔可忻被确诊胰腺癌晚期,医生说她只有四个月的生命。为了跟死神赛跑,她分别做了四件事:第一是很快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第二就是对自己的病,决定不做化疗、不动手术,就住在社区康复医院接受保守治疗,钱理群每天走路过去陪她。第三是在燕园做了一场告别演出。第四则是完成了人生的自传——《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崔可忻纪念集》。

崔可忻又花费了巨大的体力与精力,自己动手或指挥家人,全面清理她使用过的电脑以及房间里的所有物品,直到最后实在无力再坐轮椅回去,仍请学生把衣物书本等搬到病房,逐一过目。这一项浩大的工程花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4)

现在,那个房间还是保持着崔可忻最后完成的样貌,无论何时走进都整洁温馨,一如主人刚刚离去。因为完工后,崔可忻已吩咐钱理群:“房间就这样了,不能再动。”

生命的最后,崔可忻告诉钱理群衣服放在哪里,钥匙放在哪里,遥控器放在哪里。她如此淡定,让学生毛尖想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绵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使它增添一滴。”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5)

毛尖说:“说不清楚师母从岁月中汲取的水,温度到底多低或多高,我只知道,在她面前,钱老师的成就,也只是像水滴。而没见过她的人,根本没法明了。”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6)

可忻生前,还一再叮嘱夫君:千万不要开追悼会,告一个别就可以了。若有亲友、学生想见见我,就到我的住房来,看看我留下的著作、我珍爱的光盘,听听我唱的歌,看看我的录像,就像以往来我家做客小聚一样,重温当初美好的时光。

为此,可忻精心选择了一张她认为最美丽、端庄的照片,她要永远用她清澈的目光,凝视着她所爱的朋友们。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7)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毛尖,曾在纪念文章《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中如此回忆:

师母崔可忻,是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著名医生,不过我认识她的时候,她主要是钱理群老师的管理者。她优雅美丽又权威地站在钱老师身边,为钱老师增加了生活和理智的维度。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死亡能阴影全世界的人,包括钱老师,但是不能阴影崔老师。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8)

沧海桑田,她依然是人群中最美的那个,岁月流逝,她是那个唯一打了胜仗的人。很多年前,我们就没有能力抒情了。我们在爱情中死去一点点,在工作中死去一点点,我们暗夜行路唱唱歌,因为心里怕,我们同学聚会唱唱歌,大家随个喜,生活削铁如泥把我们都变成了干燥的人。但是崔老师没有。她是唯一有资格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她说完这些,还能用天使声音抚慰我们,告诉我们,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29)

深情来自她的音乐生涯,理智来自她的医生职业。两者如此完美地交织在她的身上,面对突然而至的死亡消息,她展示了真正的风度:各位稍等,让我安排一下后事。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30)

“童年的纯真、少年的狂野、中年的潇洒、老年的神闲”, 崔可忻活出了一个完整的生命构图。她让世人看到,作为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流光溢彩,活出自己。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31)

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尖锐的全部诉诸于纸上。

而妻子崔可忻正是内心极其强大又独立的一个人,尽管晚年因此也发生过矛盾,但真正的伴侣是能够彼此尊重和认可的。

一句“了不起吧”,正是对崔可忻的敬重,也是对另一半的自豪!

钱理群谈子女(教授钱理群自认性格软弱)(3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