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形成历程(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价值)

强调:“延安时期 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 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 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延安精神形成历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延安精神形成历程(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价值)

延安精神形成历程

强调:“延安时期 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 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 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 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探究延安精神的理论建构,就离 不开对延安精神概念的特定内涵及其 传承路径的准确解读。首先通过挖掘 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伟路来使人们对 延安精神中所内含的精神财富有认识 层面的了解;其次将现实的人作为历 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通过对主体进 行分析来品读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为厘清延安精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 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提供过程性逻辑;最后面向新时代的诸多问题,展开如何才能从延安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使其影响力赓续绵延。

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朝乾夕惕、 生生不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 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创造了一系列 彰显中华民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 人文情怀的红色精神。延安,是中国 革命的“落脚点”和“转折点”。探 寻延安精神,便需要我们立足其形成 过程,进行纵向阐释。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 命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政治上逐步恢复和建立全新党组织;经济 上带领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军事上改 编红军第四军,与国民党开展游击战 争,粉碎了其多次进攻和“围剿”。 党在井冈山期间逐渐形成了以“坚定 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 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 容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延安 精神得以形成发展的奠基石。理想信 念是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大革 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 斗争中继续高举革命旗帜,创建了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从1929年走下井冈 山到1934年红军开始踏上长征之路, 中国共产党始终本着中国革命必定胜 利的信念,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革命 根据地。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的迷茫和质疑,共产党人始终坚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坚定信 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 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 神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长征精神的源 泉。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革命前辈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历 经山高水险,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同 时,长征精神所蕴含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和团结精神更是对延安精神的有力补充。

延安精神凝聚着诸多红色革命精 神的强大精神伟力,它不单对党的先 期革命精神进行了总结,更对党的先期革命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延安精神的广泛认同

探赜延安精神的当代精神价值, 便绕不开其所包含的各类主体。正如东汉哲学家桓谭所说:“精神居形 体,犹火之然(燃)烛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 进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由此进一步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客 观规律。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无产阶级 领导各个进步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局 部执政政权,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成 员、英雄模范、知识分子以及先进分子等。

从主观的个体来看,党员干部们以身作则,在边区艰难竭蹶之时,党中央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 要》等明文规定以加强党内作风建设,不仅如此,领袖群体无一不秉持朴素廉洁的作风,与群众们同甘共 苦、相濡以沫,铸就了共产党人光辉 的道德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 尊敬。他们为马克思主义道德和中国 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增添了新故事、新 内涵,以党内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 了延安精神的价值教育性。无独有 偶,那时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知识 分子不避艰险,从五湖四海汇聚于延 安,吃窝头、穿布衣,响应党的号 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朴素的窑 洞和落后的器材都无法阻挡延安进步 青年所迸发出的新思想、新力量。这 让西方记者从“延安与重庆的对比”中 ,看 到了未来中国的 “ 希望之光”。不仅如此,边区各阶层人民作 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社会意识最基础 的客观载体,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延安时期、在物质空前困难的艰苦岁月,依旧响应党的号召开展自给自足 的大生产运动,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把艰苦奋斗的拼搏精 神转化为在黄土地上的生产实践活动,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解决 战争补给和军民温饱问题,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是由于边区军 民全心全意为他人奉献的这颗纯善之心,我们才能高扬这面精神旗帜,迎 接革命的胜利到来。因此在本质上, 延安精神及其所彰显的道德伟力是人民群众合力创造的。

这些不同社会成员的道德理念、 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在精神文化的影响和引领下实现整合统一,形成了 最深层、最持久的归属感和社会认同 感,从而为延安时期社会发展带来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使其充分发挥对客 观物质世界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断滋养延安精神的发荣滋长,引领新的伟大实践。

延安精神的内在价值

延安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和 一切进步阶级孜孜以求的普遍道德价值和精神财富。它不仅在其自身理论 逻辑的内在价值中得以体现,更在实 践物化或对象化进程的外在价值中得以彰显。延安精神的价值影响力已经 溢出了阶级范畴,溢出了陕甘宁边区 范畴,溢出了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范 畴,是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更是 对于整个世界道德思想文化的伟大贡 献,并将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实践中迸 发磅礴的精神伟力。

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中深刻意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 主体,把真心实意拥护无产阶级革命 的群众视为我们党要倚靠的中坚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的行 动及意愿决定了社会制度的变更趋势,而无产阶级的道德理想人格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故而 是最至高无上、最具感染力的。中国共产党能在延安十三年中由弱变强、 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不断以少胜多,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批一心向党且拥有革命道德品质的人民群众。

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日军 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实行“三光”政 策。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将矛头转向 共产党,实行封锁抗日根据地,停发 共产党军队经费等措施。内外交困之 际,我党在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实现了自给有余,彻底粉碎了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共产党的计划,由此萌发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南泥湾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 自诞生之日起便危机四伏,可它从不畏惧困难和挑战,始终把稳思想之舵,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用勤劳的 双手攻坚克难。当前,世界正经历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样一个风云涌动的新时代继续挖掘红色精神力量,让延安精神熔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 理想之本、壮精神之骨,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暗流,用“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首 先要从理论上对延安精神有一个纵向历史经度的架构,其次通过横向分析 各阶层各阶级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关系来体悟延安精神中所蕴含的崇高思想内涵。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观点和方法把握延安精神中的理论普遍性和实践普遍性,对延安精神加以领会和践行。强 调:“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 一个胜利。”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