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和道哥(陈思诚为我量身定制角色)

陈思诚和道哥(陈思诚为我量身定制角色)(1)

谭凯 摄/记者 刘畅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苏良 实习生 赵加琪)戏里铁血柔情,戏外魅力熟男。演员谭凯说,自己是个有英雄情结的人。在他十几年的演艺生涯中,诠释过西楚霸王项羽等多位英雄。近日,正在北京顺义区拍摄新电影《红尘1945》的谭凯接受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专访。

陈思诚和道哥(陈思诚为我量身定制角色)(2)

谭凯 摄/记者 刘畅

而立之年 媒体人跨界娱乐圈

记者:看您的资料之前在媒体工作过?

谭凯:我没有直接在报社里工作过。我在《北京青年报》下属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五年,也算是青年报的员工,我最青春的一段岁月奉献给了报社。

其实我大学是学舞台设计的,一般来说我们专业毕业应该是去剧院、歌舞团。但刚好我毕业那年全北京的各大剧院都没有编制,我们全班同学要么考研、要么跨专业就业了。当时刚好这家广告公司来学校招人,还可以解决户口,当时家里人非常想让我留在北京,北京户口是个很大的诱惑。

陈思诚和道哥(陈思诚为我量身定制角色)(3)

谭凯 摄/记者 刘畅

那家广告公司主要从事户外广告,包括路边的灯箱和高速公路旁边的巨幅广告牌,做一些展览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工作。当时有很多不同的客户,但他们都想在有限的平面广告范围内突出自己的商标,基本上给我的创意空间不是很大,其实对我来说是有点无聊的。

当时很多单位为了防止员工拿到户口就辞职,会和他们签订一个必须服务满五年的协议。但当时我的领导非常欣赏我,并没有签这个协议,不过我还是信守承诺在这里工作了整整五年。人生的每段岁月都是宝贵的,不能白白度过。

选择离开也是因为我真的觉得没兴趣了,我是个兴趣导向型的人,我对这份工作失去兴趣也觉得我再呆下去就是混日子不能给单位做更多贡献。

辞职之后,我在一段时间内没想好做什么,只知道自己并不适合朝九晚五的生活。这段时间我偶尔接一些品牌布展的零活,也做过主持人。当时北京电视台有个做编导的朋友,他请我去北京台和新华社合作的《天下天天谈》的新闻节目客串主持人。后来北京电视台国际部的主任想让我留下做主持人,我一想这不又是坐班嘛。我也主持过一些综艺节目,其中有一个是真人挑战的《勇者总动员》。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一个很恶心的细节,当时节目要求选手在一个装满了蛆的玻璃柜子中用嘴叼出藏在里面的一个东西。虽然我是主持人不用尝试,但过了很久之后,我收拾靴子发现那天穿的靴底还有两只蛆,给我恶心坏了!想想主持那个节目对我真的是很大的挑战了。

贵人相助 演艺事业步入正轨

记者:这些都是过渡的工作,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演戏的呢?

谭凯:当时为了糊口,我也拍过一些数码类产品、汽车的广告。我觉得我进入演艺圈也是因为我大学就读的是中央戏剧学院,当年我就和表演系、导演系的同学们住在同一层楼,男生们平时也一起在打球、一起聊天吃夜宵。

到了2002年的时候,我接的第一部戏《苦菜花》就是我的同学演员马永介绍我去的。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经纪公司,演员都要去跑组,演员们就自己打印好资料去四环外的各个剧组找演员副导演递资料,等有合适的机会再通知你。结果我和马永在这个戏里就一个人演团长、一个人演政委。我还记得当时的片酬是一集两千,拍十集,一共两万块。

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我也开始跑组,但很多人一看我的资料,你是舞美系的会演戏吗。所以我去十个组,九个都被刷掉了。直到2003年底,我新闻系的师兄介绍我认识了赵宝刚导演,大导演看人很准也很有自信能把我打造出来,那个戏他给了我男一号的位置。拍完这个戏他就签了我,这个给我了极大的自信,也在行业内给了我一个位置,大家都觉得既然赵宝刚导演都认可的演员一定不错。从此发展算是走入正轨。

《远大前程》 陈思诚为他量身定制角色

记者:您在最近热播的《远大前程》中饰演沈达,剧中面临了很多选择,您怎么看这种选择?

谭凯:剧中生与死善与恶的选择,生活中很难遇到这么大的选择,但这样的选择也能看得出一个人的个性和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比如说现在两个戏来找你,一个戏给的钱多但本子和角色一般,另一个给的钱少但角色很好,你选哪个呢?我想人在做选择之前要先做一个选择之前的选择,这个选择是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我为什么做演员?是什么吸引了我?当然就是我要做一个好演员,我要接好角色,在表演上达到一定成就有一定建树。

记者:我听说这部戏陈思诚老师打电话给您说专门为您写了这个角色?

谭凯:哈哈,他专门给很多人写了角色。他可能是挂了我的电话就给别人打电话说专门为你写的角色。不过这个角色真的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他本身有很多个人魅力。很多演员爱演好角色,但恰恰是这种角色也不好演,你不一定能把角色的魅力完全表达出来。比如说我们讲这个人“风流倜傥”,可又有几个人能把这四个字演出来?只是在自以为自己风流倜傥。演这种角色压力真的很大,但我也算是“士为知己者演”吧。

记者:最难忘的哪场戏?

谭凯:一旦说到“最”就有压力了。要是说比较难忘的就是第一场,我和陈思诚结拜的戏,他当时被追杀,我郁郁不得志在酒馆喝酒,这个时候他闯进来本来是想寻求保护,结果聊得很投机于是就假戏真做地结拜了。这一段你得让观众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相信兄弟情义,还得一直灌酒,其实是水,我那天喝了20多碗水。

记者:您这也不是第一次和陈思诚合作了,您怎么评价他?

谭凯:他比《北京爱情故事》的时候更老了、更贫了。《远大前程》里三元这种小人物很难演,小痞子的感觉很难把握。从导演的角度来看,他是个不达目的不拍好了决不罢休的人,戏拍好了像个孩子一样兴奋。我们都是累并愉快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