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李治感情(武则天与李治是如何相爱的)

当年武则天进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在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和其他未生育的嫔妃一起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几年后,李治到感业寺见到了武则天,把武则天重新召入宫中,开始了一代女皇的传奇生涯。

但武则天最初与李治是如何相识的,如何迸发出爱情的火花,并使李治念念不忘多年,这段历史史书上并无记载,只能通过史书中的只言片语中补齐逻辑链条。

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李治感情(武则天与李治是如何相爱的)(1)

【唐高宗李治如是说】

按李治自己说,《立武昭仪为皇后诏》中“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全唐文》)

意思是说,当年我照顾老爹的时候,小武就和我白天晚上在一起。但我们是纯洁的,眼神都没对上过。老爹知道之后,很赞赏我们之间的无私,就把小武赏赐给我。

这种官样文章听听就过去了,算是几个当事人之中的一个的态度,可供参考。

李治总不好意思说当年我是背着老爹在他后宫里搞三搞四,只能说李世民当时就知道我们是天生一对,并且是李世民把武则天转让给了李治,二人之间的关系是得到李世民承认的。

但这句话中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武则天与李治是在共同侍候李世民的时候勾搭上的,这个时间节点,就是李世民出征辽东高句丽的时候。

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李治感情(武则天与李治是如何相爱的)(2)

【这段时间前后李世民干了什么】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御驾亲征辽东,在定州(现河北定州)集结,第二年再前往辽东。这个过程中,长孙无忌劝谏李世民要多带些服侍的人,李世民说:“度辽者十余万人,皆离家室,朕将十人,犹惭太多,夫自厚其身,必劳百姓”(《古今图书集成》),意思是说十万大军出征辽东,我带十个人服侍就不少了。

“十八年,太宗将伐高丽,命太子留镇定州。”“太宗征辽,令洎与高士廉、马周留辅皇太子定州监国”(《旧唐书》),这两句话确定了太子李治是先随同李世民一起到了定州,又留在定州镇守。宰相刘洎是辅政大臣,负责协助李治给李世民看家。

按惯例,一批李世民的嫔妃从长安一起到了定州,而李世民只带走了10个人随身侍候,其他嫔妃就都留在了定州。这批嫔妃当中有没有武则天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如果武则天当时在定州的话,李治和武则天就是这时候勾搭在一起的。

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李治感情(武则天与李治是如何相爱的)(3)

(李世民)

贞观十九年年底,李世民从辽东经幽州回定州,又从定州前往并州(山西)。趁着李世民不在期间干了坏事儿、心中有愧的李治充分表现出好儿子的孝顺,一路陪同服侍,“时太宗患痈,太子亲吮之,扶辇步从数日。”(《旧唐书》)

然后李世民就突然暴发了,“十二月戊申,幸并州。侍中、清苑男刘洎以罪赐死。”(《旧唐书》)十月份李世民入了山海关,两个月后就杀了宰相刘洎。李世民在位期间一共杀过三个宰相级重臣,其中侯君集和张亮是谋反,而刘洎只说是“有罪赐死”

《旧唐书》上刘洎列传中记载,李世民从辽东回来之后生病,刘洎、马周以及褚遂良三个人闲聊,都表现出对帝王和大唐的忠诚。而之后褚遂良单独找李世民,诬告说刘洎在三人谈话中有拥立太子的意思。李世民问刘洎,刘洎说我没说过这种话。李世民又找马周对质,马周提供了对刘洎的有利证词,但李世民在褚遂良的坚持下还是令刘洎自尽。

之后不久,贞观二十年,李世民“寝殿侧别置一院,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当时褚遂良还是个“正人君子”,上书劝谏说太子要好好学习,不能常居宫中。李世民听从了褚遂良的建议,不再让李治在自己后宫里胡混了。

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李治感情(武则天与李治是如何相爱的)(4)

(唐三彩唐朝官员)

【专家梳理出完整的逻辑链条,很有想象力】

专家是这样分析的:

褚遂良发现了李治和李世民后宫嫔妃的奸情,向李世民举报,李世民盛怒之下,把负责管教李治的刘洎杀掉。刘洎死前,曾索要纸笔似乎要奏报什么事情,而行刑的人没给,李世民因此大怒。

因为这些人没有给刘洎纸笔,所以刘洎没来得及把李治勾搭的对象写出来,李世民最后也不知道李治到底和谁给自己戴了绿帽子。

但此事有些丢人,就在正史中只记录了褚遂良诬陷刘洎有谋反语言,相当于褚遂良背了一个黑锅。褚遂良真正举报给李世民的事情是后院失火,你被儿子戴了绿帽子。

马周的态度也是个旁证,最初马周向李世民证明刘洎是被冤枉的,但后来知道与李世民帽子颜色有关系,就再不敢发一声,马周是个聪明人。

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李治感情(武则天与李治是如何相爱的)(5)

(褚遂良)

而李世民之所以不惩罚李治,而只是迁怒于刘洎,是因为李治的太子位置是在李承乾、李泰二人争皇位两败俱伤之后的一个无奈举措,李治又有长孙无忌的大力支持,即使李世民觉得李治不合适准备改立李恪,也有各种原因限制未能如愿。

另外,史书中用很大篇幅介绍了李世民与李淳风的一番对话,表面上是说有女子要灭亡李唐,而且杀不得。实际上是暗示当时李世民准备把与李治勾搭的嫔妃杀掉,而刘洎没来得及透露是谁,才留下了武则天一条小命。

这个事情毕竟是个小事,李家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唐代男女之间风气也比较开放。而且包括武则天等人当时虽然是有身份的嫔妃,但和民间大户人家的侍妾婢女没什么区别。只是后来武则天篡唐之后,编写史书的人才把这些内容表现出来,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只得遮遮掩掩打着李淳风的旗号。

历史上的武则天和李治感情(武则天与李治是如何相爱的)(6)

(李淳风)

实际上武则天和李治的关系起始点并不是什么关键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结果正确与否也并不重要,而且这个分析过程中缺乏一些直接证据来证明。

另外,从辽东回来之后,李世民仍然让李治居住在内宫,直到褚遂良劝谏才让李治回东宫居住,这是这个逻辑分析过程的一个破绽。如果李世民已经知道李治在自己后宫胡搞,应该早就把李治撵出后宫了。

有意思的是,本来以为只有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员才愿意用这种方法分析历史事件,而且逻辑链条应该更加严密。但这位专家是史学博士、知名高校教授,其文章也获得了省级哲学社科课题资助,说明这种分析方法并非我本人的异想天开。

不久之前,我本人曾用类似的方法分析过另外一个事件,文章的审核结果竟然是“内容无主题、无逻辑、无信息量”,不得不哀叹,不同人不同命。这事儿我印象深刻。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