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啥写诗骂丈夫(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丈夫懦弱,妻子写诗讽刺

李清照为啥写诗骂丈夫(李清照生当作人杰)(1)

绝代词女李清照之所以能享誉盛名,自有其独到之处。擅用白描技巧表现出细致的情意便是她为人赞美的特色之一。《醉花荫》透过上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勾勒,便先有一分惆怅萧索,让人心有戚戚焉--这样“物皆著我之色彩”的用意是先让寻常景物染上了清愁,以便于使人深入其情境。

再看《诉衷情》下片:“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捻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透过笔墨描写夜阑人静仍未入眠的主人翁的小动作,看似琐碎,但却巧妙的烘托出一份深闺百无聊赖的闷闷心情。而《凤凰台上忆吹萧》开头几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匲尘满,日上帘钩……”,短短几句道出闺中情景,却将那种欲说还休的无奈心情勾勒出……这般细腻柔美的情思和笔触,岂是区区纤巧细致四个字足以形容?

李清照为啥写诗骂丈夫(李清照生当作人杰)(2)

除了长于白描之外,以婉约为宗的清照也擅用浅俗文字入诗词,但虽如此,她笔下作品却一点儿也不流于俗气。如《玉楼春》最后两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虽说淡淡几笔只是一派家常口吻,看似平凡无奇,却偏偏平常得不足为别人所道;一阕《蝶恋花》:“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也是用语浅白流畅,让人一看便大略明白其中涵意。脱离了花间派雕琢的词风而选择以寻常语入句,词意却翻腾而得“平淡入妙”旨趣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而这样难得的艺术涵养,绝非一般词人可比。

李清照除了在文字上的功力深厚之外,对于整篇文章的整体架构也是重视的,其细腻的程度常叫人叹服。以武陵春为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上半阕描写景物,以萧瑟的景物先入哀愁的情感,而下半阕则以“闻说”两字承上阕而启下阕。先用想像的笔法另辟一境,又轻轻转到双溪春好、拟泛轻舟的清愁来追悔自己生命中的春天,但全篇又都紧紧扣住“轻舟”这个要点,毫不放松下半阕另启的新境……这样的笔力和情感,就难怪词评家们说她的词风又凄婉又劲直了。

李清照为啥写诗骂丈夫(李清照生当作人杰)(3)

李清照横跨北宋南宋两个朝代,对于强敌对中原故土无情的糟蹋蹂躏、战争造成的凄苦漂泊与悲愤之苦、北宋官僚的腐败懦弱等等都太过明白。但是,身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又是区区一位弱女子的她,不要说是对改变现状根本无能为力,连照顾自己都恐怕有困难啦!但是,躲不过的历史残酷事实依旧造就了情感难以承受的包袱,让多愁善感得难以拋下对北边故土的情感的她,也只能苦笑的以诗词来反映魂萦梦牵的乡愁以及愤慨了。

一代才女李清照能和李煜并称“词中双圣”绝非浪得虚名--综观清照作品,可发现她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调,不管是她和丈夫赵明诚的生离死别、她因节序更替所带来的感伤或者她为国为家的愤激等等都离不了一个“情”字。但难得的是清照却能够独树一帜,运用巧思在这些无数诗人大作文章过的题目上发己之思,并且篇篇韵味不一。再者,富有巧思的清照下笔情感真挚而不虚伪、文字绰约却不浪荡,比起专事绮罗香泽、风月艳情的花间派更别有一种大家风范。

李清照为啥写诗骂丈夫(李清照生当作人杰)(4)

丈夫赵明诚在江宁任上,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此事被下属察觉,并做了汇报,但其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下属自行布阵,在夜晚之时,成功击败王亦。天亮时,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却发现他早就利用绳子从城墙上逃跑了。同年赵明诚死于湖州。李清照论事时胆略惊人,有男子之气。我觉得李清照是有感于此,痛恨丈夫的懦弱,但又不便明言,故有此诗。

李清照为啥写诗骂丈夫(李清照生当作人杰)(5)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