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和李贽如何评价孔子(拥有不洁名声的南子)

《左传》中有关卫灵公的记载,皆与南子息息相关。

南子应该不是卫灵公第一位迎娶的夫人,但她嫁入卫国后,在卫国的势力却逐渐增强。

早年,卫国的公叔文子上朝时,请求设宴招待卫灵公,灵公也答应了他的请求。但退朝后,史鰌认为公叔文子的行为,可能会彰显出他的富有。因此,史鰌预言他将因此招致祸害。

公叔文子相当紧张,于是史鰌提出解决之道——他若能谨守臣子之道,应该可以免除祸难。

果不其然,自从公叔文子听了史鰌的建议,竟安然度过一生。

不过,等到公叔文子死后,他的儿子公孙戍,却遭了秧。

司马迁和李贽如何评价孔子(拥有不洁名声的南子)(1)

南子剧照

南子之恶名

公孙戍忘了臣子之道。他因为富有而骄傲;他的一言一行,都令卫灵公感到厌恶;再加上公孙戍为去除朝中南子之党羽,而与南子有心结。

所以,南子就向卫灵公进谗言,公孙戍只好逃往到鲁国,而他的党羽赵阳也受到牵连逃到宋国。

从《左传》中提到:“去夫人之党”,可知南子除了有一国夫人之身份外,她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是相当大的。

卫灵公在位42年,比起其他卫国君主,他在位的时间算久的了,而卫国朝中大臣之辅佐,自然有相当大的功劳。

司马迁和李贽如何评价孔子(拥有不洁名声的南子)(2)

南子剧照

可是,卫灵公晚年却沉溺于享乐,十分宠爱南子,故让南子有了干预国政的机会。因此,朝中大臣如公孙戍等人,对南子之势力庞大相当不满,故想去除南子之党徒。

只不过,南子相当聪明,先下手为强,在卫国掀起了一场风暴,除掉了异己。由此可知,南子并非一般女子,她不仅懂狐媚之术,在政治上也可以独当一面。

南子见孔子

南子干预卫国朝政时,正值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之时,而卫国正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

卫灵公给予孔子的待遇颇高,故孔子与弟子曾在卫国待上数月,期间南子也因仰慕孔子的学问,想要见孔子。

司马迁和李贽如何评价孔子(拥有不洁名声的南子)(3)

南子剧照

南子是卫国夫人,孔子原想到卫国施展其政治抱负,所以,虽然南子有恶名,但当她希望接见孔子时,孔子仍赴约相见。

暴躁的子路,自然对这种事感到相当的不高兴。《论语·雍也》云: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事实上,孔子之所以同意此次会面,主要是希望卫灵公可以实施自己的治国之道。由他对着老天爷发誓,可见其心相当正直,绝对没有受到南子美色之诱惑,而改变初衷。

司马迁和李贽如何评价孔子(拥有不洁名声的南子)(4)

南子剧照

《史记》对于这两人会面的记载,则更加精彩。

南子派人约见孔子,孔子因不得已而见之。至于为何南子急欲拜见孔子,有可能是她想借孔子之圣名,来挽救自己不洁的名声。

试想,如果能让孔子这位天下皆知的圣人,与自己相见讨教,那对于她和卫灵公的名声应该有正面的帮助。

从南子“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的表现,可知南子的表现相当得宜——她盛装打扮,以礼相待孔子。

司马迁和李贽如何评价孔子(拥有不洁名声的南子)(5)

南子剧照

孔子愿意拜见南子,虽然司马迁认为是“迫不得已”,但站在“希望可以受到卫国国君重用”的角度考虑,孔子去拜见卫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两人之间的会谈内容,在任何史料中都没有留下痕迹,所以,后人便有了很多揣摩和想象的空间。

结语

孔子在与南子会面之后不久,便决定离开卫国,其原因在《史记》中也有记载: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

司马迁和李贽如何评价孔子(拥有不洁名声的南子)(6)

孔子剧照

卫灵公与南子乘车招摇过市,孔子则坐在后面的马车中。孔子感觉到世人的眼光都充满了鄙夷与不屑,故说了上面这句话。

孔子为表明心志,所以离开卫国,而鲁定公也在这年去世。因此,孔子并未回到鲁国,而是继续周游列国,寻找愿意同他一起实施政治抱负的君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