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及寓意(广为流传的成语)

老马识途

故事概况:

阜阳市颍上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千年古县城,并入选国家民政局编撰的《中国地名大辞典》。据《太平寰宇记》:“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中:“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会这一套。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北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加战斗。

八里河风景区

进了沙漠,才拐了几个弯就找不到路了。茫茫无垠的黄沙,好似静静的大海,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奸计。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风一个劲地刮,冻得士兵直发抖。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队人马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

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

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中华第一名相故里”的美誉。拥有国家5A级景区八里河,4A级景区迪沟、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旅游景区,还有具有“全球生态500强”的小张庄以及“皖北旅游第一村”的三王村,打造“管子故里、生态颍上、皖北水乡、休闲天堂”。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

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关联地:

阜阳市颍上县。

周边旅游推荐地:

八里河风景区、迪沟生态园、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旅游景区等。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及寓意(广为流传的成语)(1)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及寓意(广为流传的成语)(2)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及寓意(广为流传的成语)(3)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及寓意(广为流传的成语)(4)

备注:龙燕萍 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