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梁山一百零八条汉中,谁才是普通百姓心中的平民英雄,估计大多数人心中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武松。本文要说的便是这位对应梁山天伤星、排名第十四位、绰号行者的武松武二哥。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1)

武松这个人物形象是何时产生的,历来有不少争议。有不少人拿出地方志出来证明武松原本是个历史人物,而且生活在北宋年间,其实这是缺乏对地方志了解的缘故。绝大部分的地方志,除了从历史记载中摘录了部分人物之外,剩下的几乎全是从民间传说而来,毫无真实性可言。这一点虽说没人会承认,但事实却的确如此。例如介绍介绍的地方志,便是在《水浒传》成书后牵强附会而出的。

从数百年的研究来看,武松原本就是个艺术形象,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武松是天书中的三十六天罡之一,绰号为行者,排名仅三十位。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2)

而在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武松则排名十四位。与《大宋宣和遗事》中仅有名字而不见事迹不同,该书中武松的赞辞揭示了这个人物的一些特点:“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这个意思是说武松虽是个出家人,不但酒色财气无所不沾,还要害人性命,这分明是极大的贬义。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3)

武松形象的逐渐高大,始于元代的杂剧,其中就出现了武松打虎的情节。不过,由于现存有关水浒故事的杂剧数量不多,因此无法从中了解当时武松的具体形象,但可以说在元杂剧中,武松已经变成了一位市井英雄。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4)

武松形象的脍炙人口,毫无疑问始于施耐庵的《水浒传》。书中的武松早年在家乡清河县因酒醉伤人,误认为将人打死,从此流落江湖一年多。后来打算回返回家乡,却不料在景阳冈打死老虎,被阳谷县知县提拔,成了县里的都头。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5)

武松、武大郎、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做介绍了。值得一提的是,为枉死的兄长报仇,手刃仇家,武松也因此扬名天下。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6)

武松被刺配到孟州,小管营施恩的小恩小惠让武松非常感动,于是便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醉打了蒋门神。随后他被张团练、张都监陷害,又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虽说非常血腥,但却非常符合市井英雄的性格特征:受人滴水之恩,只当涌泉相报。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7)

对于落草为寇,武松是有自己的打算的。正如他在前往二龙山落草之前所言:“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显然对于此时的武松而言,落草只是权宜之计,而做个良民才是正道。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8)

不过,武松的这种想法在梁山屡次打败官军之后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曾当众说过:“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可见经过梁山的风风雨雨,他对世道看的更加清楚。

梁山最怕的十个英雄(平民英雄的化身)(9)

至于武松的武艺,自然不必多说,称得上梁山步军将领中的佼佼者,只可惜他对阵高手的机会太少,很难进行一个全面的对照,因此也就无法在梁山的高手中做个具体的位置排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