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的女性励志诗(谢道韫谢公偏怜女)

作者:黛珂,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谢道韫的女性励志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谢道韫的女性励志诗(谢道韫谢公偏怜女)

谢道韫的女性励志诗

作者:黛珂,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自从看了《红楼梦》,黛玉那副牙尖嘴利、情痴随性、病笃体弱、反复无常的形象便在脑海中越来越深。老实说,我喜欢黛玉,而且早已到了痴迷的地步。

我曾把她的影像印在衣服上,坐火车时引来了几位姑娘的青睐。她们兴奋不已,从谈论到争议,进而喋喋不休,对林妹妹和宝姐姐发出了各种的看法。但到最后时刻给出的答案却是:林妹妹的粉丝要比宝姐姐多一些。

这个结论很令我开怀。喜欢黛玉的人,内心自有极柔软的一面。他们渴望遇上一世木石姻缘,哪怕是段倾城之恋。可是等到年长一些会发现,如果当初真的娶了黛玉,那也未必很好。

黛玉能齐家理事,才华横溢,风流灵巧无人能及。然而唯独缺了一份刚性。这使她的性格变成了柔弱。若有了这份刚性,她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既是她的原型,也属于另一种人生写照。她就是魏晋第一才女——谢道韫。

01

元稹在《遣悲怀》中说,“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后半句是叙述自己,前半句指向了那个打小在温柔乡中长大的谢道韫。

谢道韫的生辰年月,史料中没有记载。后世亦不可知。不过可以推测的是,小谢出生之际,整个谢氏家族已经在江南站稳了脚跟。而且他的父亲和族叔官做得都不错。此时她的三叔——日后引兵治国的风流宰相还没有出仕。他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的东山,等到家族势力衰微,方才姗姗出场。结果不仅功成名就,还创造了“东山再起”这一豪情励志的成语。

这位三叔自非一般人。既然不做官,他隐居期间的主要任务便是教导子弟。小谢从蹒跚学步开始,就同哥哥弟弟们待在三叔身边。她这个名字也是由谢安所起。“道”,在当时既指雅道,也指玄道,而“韫”,意为蕴含。合在一起便是说那些集天地山川钟灵毓秀于一身的人。可见谢安对她期望之大。

一日大雪纷纷,谢安将子侄们都叫来,大家围着炉子一边吃烧烤一边饮酒。孩子们吃得正尽兴。谢安提议:“外面大雪飞舞,不如我们作句来描绘一下吧。”给烤肉上放盐的谢朗,此刻正忙得不可开交,随口回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三叔听了吃着烤肉,饮了口酒。接着谢道韫若有所思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公停杯投箸,笑而不语。此事过后,“咏絮之才”也成了对女子文采的最高评价。到了宋代王应麟编《三字经》时还说:“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其人其事,永为传颂。

02

时光荏苒,到了谢道韫及笈之年,谢安要为他这个最怜爱的侄女儿选一个如意郎君了。思来想去,他把落脚点还是放在了琅琊王家。王家与谢家同居乌衣巷中,两家既是近邻,又是世交。

谢安与王羲之、支道林经常一起游山玩水。在永和九年不经意的一场集会中,诞生了千古第一行书。这场兰亭雅集,与七百多年后的西园雅集相看,谢安的地位便相当于后来的东坡先生。而王羲之的书法,与米芾相比,也是只高不低。所以谢安选择王家为亲家,一是门当户对,二则是对王氏的才学与家风甚为欣赏。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个个都继承到了父亲书法上的技能。最小的王献之后来成就最高。为人洒脱不羁,清高孤傲。他常常问父亲:自己还有多久可以出师?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口大水缸说:“等你把这缸里的水都练完了,就可以出师了。”王献之沉气静心,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了弟兄中唯一可以比肩老父之人。后世称之“二王”。

而能让谢安看中,除了文采,还有性格。众所周知,谢安的性格比较沉稳,耐得住寂寞。一日与孙绰等人在海上泛舟,忽然间乌云密布,白浪翻滚。大家皆慌乱不已,坐卧无措。唯有谢安独立船头,面朝海浪振臂长啸。这看起来有点像拍电视剧。但是他却真实做到了。这不是逞能,而是胆魄与见地的体现。他准确地预见了风浪的大小,在经历了一番与天地的对话后,安全返航。

谢公偶然间听闻王献之与兄弟清谈。院中忽然起火。王徽之一跃而起,连鞋子都顾不得穿。王献之却慢悠悠地叫来随从,搀扶自己走出了院子。今人看来,王献之的这种行为有点做作。但谢安却很看好。只是不巧,王献之比谢道韫要小很多,还未到谈婚的年纪。此外,他又听说王献之对自己的表姐很是痴情,谢公不会棒打鸳鸯,所以便放弃了。

放弃了王献之,谢安又把目光转移到那个遇火就跑的王徽之身上。只不过听闻他“雪夜访戴”一事后,谢安想:“这样随兴所至的人,对婚姻恐怕也是如此。”于是又放弃了这位候选人。接着,他终于把目光定格在了老二王凝之身上。

03

王凝之与前面两位相比,重在沉稳。少了一派放浪不羁,多了几分中规中矩。谢安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做丈夫应有的姿态。而谢道韫,则在心中充满了无限甜美的幻想,期盼同未来的夫婿在一起琴瑟和鸣,岁月静好。很快,这场旷世的婚礼就在谢安和王羲之的主办下进行了。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晨醒来,面对熟悉的姑舅,谢道韫感到一种别家儿媳没有的自在。是啊,这两位都是曾和她谈论过书法的长辈。尤其是公公,他的字值得用一辈子时间去学习。而那些小叔子们,对她也是和蔼恭敬,这让她很快就适应了。

可是渐渐地,丈夫王凝之的行为开始令她很苦恼。其实这些这些行为都是针对妻子而言的。谢道韫是随性之人,有竹林名士风范,平日喜欢做点超越礼法的事。王凝之不是指指点点,就是用一篇大道理来打压她。而这些所谓的依据,不过是对孔子思想的一种误读。

除了夫妻生活没有一点儿情调,王凝之还沉迷于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张天师创立的一支,据说入教前要交五斗米,故此得名。王凝之在妻子生病际不想着请医问药,而是焚香拜神,念念叨叨,这般“心外无物”,难怪他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这天一回到娘家,谢道韫就露出一副郁郁寡欢的姿态,丝毫没有新婚女子的欣喜。谢安见侄女如此怪异,便问她:“可是王凝之欺负你了?”谢道韫气忿地说:“我们一门中有叔叔你,还有我父亲、二叔、四叔、五叔这些国之栋梁。就算是平辈中,也有谢韶、谢朗、谢玄、谢琰这些优秀青年。可是我万万想不到,天地之间竟然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啊!”

谢道韫这话真是一点儿没给王凝之留面子。好像论及的不是自己丈夫,而是一个很令她反感的市侩。可是没办法,这人偏偏就是自己的丈夫。纵然如谢道韫这般性格刚正、牙尖嘴利,那也只好口中抱怨、心里认命。

04

就在孙恩发起叛乱时,王凝之正任会稽内史。此时谢安与王羲之已去世多年。谢道韫也历经了青春的苦涩,带着适应与理解步入到中年。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个沉溺于五斗米道一生的男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能从荒唐中苏醒过来。

叛军攻城,王凝之端坐在院子里撒豆成兵,再度念念有词。结果,豆子还没有变成兵,他成了敌人的刀下亡魂。和他一起殒命的还有四个儿子。谢道韫同一天内失去丈夫和孩子,心情无以言表。孙恩骑马入城后,谢道韫将自己的外孙紧紧抱在怀里,敌人围逼上来,她持刀立壁。孙恩从来不曾想到,一个妇人竟有如此胆色,能于血雨腥风中不畏不屈,泰然自若。他不觉慨叹:“这不就是当年谢公入桓温营帐的一幕吗?如此之气魄,非谢家宝树焉能及之?”

孙恩为其折服,派人将这一老一少送还家乡。此后谢道韫再未改嫁,而是以教导外孙、研究学术作为了生活的全部。

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读书人来慕名请教。谢道韫端坐堂内,与外面隔着一道帘幕。但她的音容相貌,在帘外人心中俨然成为一副绝美的画卷。中年之姿尚且如此,年少之际更该如何?关于她的芳姿成了一个议论不休的话题。

据说同郡有一位名叫张彤云的女子,才貌甚佳。她的哥哥是名士张玄。张玄是淝水之战时谢玄派去询问谢安对策的使者,两人至交多年,感情深厚,时不时在一块儿开玩笑。一次张玄在谢玄面前夸赞自己妹妹的才华气质,为当世数一数二。谢玄听罢笑道:“令妹是很不错。可是与我姐姐比起来,恐怕还差一些。”两人于是争论起来。

因为无法分出胜负,便向一位经常出入侯门的女尼打问。这女尼法名济尼,颇有识人之才,与这两位女子皆有往来。因张玄妹妹已嫁与顾家。济尼略作思忖,遂道:“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此评一出,遂成公论。

谢道韫虽属女儿身,却有不输男子的气概。而且她以嵇康等人为榜样,骨子里生有一股别样风流。

05

虽然名存千古,但谢道韫留下的文字却是凤毛麟角,和刘伶的作品数量差不多。可窥她才情的,一见《拟嵇中散咏松诗》。嵇康原作为《游仙诗》,内容云里雾里,一副脱离世俗的神仙模样呼之欲出。而谢道韫“化繁为简”后的诗作,重在最后一句——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遥。这种胸襟气魄,丝毫不像闺阁女儿口吻,而是比竹林名士还要看得开的潇洒豪迈之气。有点近似太白苏辛了。

除了这首“改编版”外,她还有一首原创的《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这首诗仍无半丝女子气,全然一副孤傲的隐士心态。隐士追求那玄之又玄的东西,想住进山岩洞穴。而这洞穴非工非匠,乃是自然之物,可以隔绝人世,尽享天年。谢道韫思及至此,除了自身高雅外,也应受玄学之风影响。随着时代变幻,宗教重心转移,再也没有出现这类诗句的流行,所以她的作品自然成了永恒。

今日再看谢道韫,除了爱其才气,更倾心的则是刚性。一个女子巾帼才冠、高雅风流、真情真性可能容易,但要兼任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百折不挠这些品性,可谓强加人意、美中苛刻了。而这些,却又是对那些女子人生命运最深的关切了。

-作者-

黛珂,原名孔尧。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