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城墙介绍(长城遗迹三Ruins)

万里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我们永远珍视的一份宝贵遗产。1961年国务院将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等处重要长城地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在河北秦皇岛东北与辽宁接界。是万里长城重要关口。也是重要军事战略要地。明朝后更是重兵把守。依山临海,异常坚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形容它的险要。关城四方,周围八里,东西南北四门,东门叫“镇东”、西门“迎恩”、北门“威远”南门“望洋”。城外有道宽五丈、深二丈五尺护城河。东门有一座延伸出的加强防守的小城,名曰“罗城”,外有烟墩、土堡。东门城楼有一匾额“天下第一关”字洪厚有力、每个字高达1.6米。城楼有两层东南北三面共有68个箭窗。登上城楼可东观大海,北望长城,祖国大好河山一览无余。很多人以为山海关是长城东端起点,其实秦朝时起点远在碣石山,明朝更是延伸到鸭绿江,可惜由于关在长城多土石垒成,后来坍塌。山海关附近有许多古迹:老龙头、悬阳洞、角山、卧牛桥、燕塞湖等。

长城的城墙介绍(长城遗迹三Ruins)(1)

长城的城墙介绍(长城遗迹三Ruins)(2)

居庸关

距北京城西北一百余里,建筑在一条长达30多里的深谷中,两旁山岭重迭,树木郁郁葱葱,景色怡人八百年前就被称作:居庸叠翠,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关早在秦朝就有,相传秦皇修长城时把一批庸徒(佣工、徒隶)徒居于此得名。居庸关自古绝险,唐著名诗人高适策马居庸关时写下“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足见居庸关的艰险,明李贽“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历来居庸关都是要塞,明朝这里设立了“卫”,常驻五六千人防守。居庸关中心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绝伦的白石台子,称“云台”,建于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台下券门内石壁上雕刻四大天王浮雕和诸多佛像,栩栩如生。还有用梵文、藏文、八思文、维吾尔文、汉文、西夏文六种文字刻的佛教经文《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居庸关南北有两个外围关口,南口为入口,已残破,北口就是八达岭。

八达岭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历代都派重兵把守。古人云: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至今,八达岭山崖上还有“天险”题记。领口是一座小小关城,东西各有一座关门,东门门额刻“居庸外镇”,西面刻“北门锁钥”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城台两侧,不远有一座墙台、敌台。城墙上有宇墙、垛口、望洞、射眼等防御工事。城墙用整齐条石和大城砖砌筑而成,异常坚固。登高望远,万里长城如一条蛟龙,翻山越岭、奔向远方,气势恢宏。世事更迭、岁月变迁,多少年来,居庸关几经战火,汉代北方鲜卑部落曾攻打居庸关;北魏末年六镇兵民大起义,杜洛把官军打退到此地;李自成挥师突破居庸关,入京灭明王朝。明末学者顾炎武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这个论断颇有见地。

长城的城墙介绍(长城遗迹三Ruins)(3)

长城的城墙介绍(长城遗迹三Ruins)(4)

嘉峪关

嘉峪关在甘肃酒泉西七十多里,是明朝长城最西一个关口。除城楼、敌台、垛口用砖砌筑,其余用土筑,但是非常坚固。关城有三重,上面建有三层高大城楼,关城四角还有城堡式角台和角楼,气势雄伟,在西面最外一个城楼上有“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它与山海关“天下第一关”一东一西,相距万里,遥遥相对。可惜嘉峪关匾额在1928年被军阀拆毁了。明朝甘肃镇共有九万官兵,其中嘉峪关守备千人。如今嘉峪关修整一新,成为重要文物古迹和游览胜地。纵目远眺,南面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是万里长城,东是河西走廊的名城酒泉。昔日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而今绿树成荫、高楼林立,一片欣欣向荣。

长城的城墙介绍(长城遗迹三Ruins)(5)

长城的城墙介绍(长城遗迹三Ruins)(6)

#旅游##热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