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四大战役(辽沈战役的转折点)

四平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在沈阳、长春之间,是中长铁路的咽喉,公路的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四平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

四战四平是共产党领导的东北联军与国民党军队,为争夺战略要地四平街而进行的四次作战。

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收复战。四战四平,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四平之战中的第三次:四平攻坚战

辽沈战役四大战役(辽沈战役的转折点)(1)

第三次四平攻坚战发生于1947年6月。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已经成功阻挡住了的进攻,并展开夏季攻势,先后占领长春、吉林市及四平周围数十个中小城市。为进一步扩大战果,占领东北交通枢纽,切断国民党军南、北满间的联系,林彪经请示中共中央同意,开始筹划四平攻坚战。

这次进攻,林彪计划以民主联军1纵、6纵和西满纵队为攻城部队,命1纵司令员李天佑、政委万毅负责攻城指挥。攻城部队大约11万人,拥有大量火炮和装备。同时,布置了众多的阻援部队。

国民党方面,陈明仁防守四平的部队计有第71军(缺91师,其中87师缺一个团,88师为新兵,仅接受过数次实弹训练)、第54师一少部分,加上地方保安团和警察部队,约3.4万人。再有沈阳、长春的飞机可以进行空中支援。至林彪围城时,陈明仁已经做好了巷战的准备,战术上基本放弃外围防线,把主要力量集中于城墙和城内巷战,依托碉堡、暗堡和主建筑物进行抵抗。

1947年6月11日外围战斗打响,东北联军一举击溃四平外围阵地(其实,国民党军队早已放弃外围作战)。随后,东北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四团二营攻占国民党军新立屯据点。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决定从铁路西市区重点突破进攻。6月14日20时,猛烈的炮火向四平城墙齐射,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发起了总攻。15日早2时30分,一纵队第一师从海丰方向突破防线。15日晨突入市区的一纵队第一师、第二师并肩作战,开始了纵深战斗。而国民党将领陈明仁,利用城内构筑的碉堡、铁丝网、暗道和陷坑等,依托轻、重机枪和冲锋枪的密集火力交叉网,给攻坚的民主联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19日第一纵队一师因伤亡过大,撤出四平。20日,民主联军攻破国民党军核心守备区,占领国民党军部。国民党军城防总指挥陈明仁逃至路东,核心守备区指挥官陈明信被俘,四平铁路以西市区全部为东北民主联军占领。21日,六纵队十七师同一纵三师配合,从四平市南桥洞一带突入路东市区,攻破路东市区国民党军重要支撑点天主教堂外围据点。同日,民主联军西满纵队从天桥北侧向康德火磨方向突击严重受阻。国民党军“撒豆成兵”,用黄豆撒在天桥上,民主联军战士冲锋时滑倒,国民党军趁机扫射,民主联军伤亡惨重,多次突击均未成功。23日西满纵队一、二两师奉命撤出战斗。 随后,林彪下令所有的预备部队投入四平攻坚战。是日晚,西满纵队一师师长马仁兴牺牲。25日,一纵队三师攻占国民党军重要据点天主教堂。国民党军残部被压缩在晓东中学、油化工厂一带顽抗,路东市区一半以上被民主联军占领。28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调集了9个师增援四平,以解四平之围。林彪见囯民党援军已至,四平又久攻不下,不得已下令民主联军于1947年6月30日拂晓全部撤离四平战场。四平攻坚战结束。

辽沈战役四大战役(辽沈战役的转折点)(2)

这次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民主联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民主联军共伤亡一万三千余人,国民党军伤亡一万七千余人。陈明仁和廖钧因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第三次四平作战,虽以民主联军失败而告终,却给野战部队的城市攻坚战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后来作战创造了条件。此后无论是民主联军还是之后的第四野战军,再也没有在城市攻坚中出现过如此巨大的伤亡。

1948年3月东北联军收复四平。

辽沈战役四大战役(辽沈战役的转折点)(3)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