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才公园谁建的(深圳人才公园人才功勋墙赏析)

于深圳首个人才日——2017年11月1日,正式开放的深圳人才公园,地处深圳市南山区,这是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

深圳人才公园谁建的(深圳人才公园人才功勋墙赏析)(1)

园内的人才功勋墙深深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人才功勋墙面向公园湖泊、视野开阔。

深圳人才公园谁建的(深圳人才公园人才功勋墙赏析)(2)

人才功勋墙以三组构思严峻、雄浑有力、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雕塑,并以镌文记载了深圳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以及深圳人才群体的演变史,永久纪念为深圳特区创立、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深圳人才公园谁建的(深圳人才公园人才功勋墙赏析)(3)

第一组题为春天的故事 “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巡为标志,深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掀起草根创业,孕育工匠精神,东方风来满眼春,成就了一个个名扬天下的创新创业创富传奇故事。”

人才功勋墙镌刻了拓荒者、外来妹和本地郎的生动事迹。

“拓荒者 时值20世纪80年代初,以基建工程兵为先导,特区第一批拓荒者南下深圳,奠定了深圳大开发、大建设的基石,创造了闻名遐迩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深圳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来深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他们建设了一座城市,留下了一代青春、也创造了一个时代。

外来妹 特区建立之初,蛇口工业区的外资企业,从各地招募了上千名年轻姑娘。她们工作在流水线上,成为特区建设的第一代“外来妹”。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外来妹》记录和反映了这个时代。以“外来妹”为代表的技能型人才,为深圳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深圳发展史上一个时代的重要符号。

本地郎 随着土地“第一拍”的尘埃落定,深圳开始了从边远小渔村向现代都市的华丽转身,深圳成为中国第一座完成城市化改革的城市。顺应时代浪潮,深圳本地人纷纷“洗脚上田”,弃鱼从商,他们试水市场,学做老板,创办集体经济,开办多种经营,走出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个体户”和企业家,为深圳探索市场经济道路迈出了重要一步。”

深圳人才公园谁建的(深圳人才公园人才功勋墙赏析)(4)

第二组题为火红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以百万基建工程兵为先导,以“外来妹”为代表,伴随着本地传统渔耕人的“洗脚上田”,开启了人才南下深圳本土人才茁壮成长的第一波浪潮。”

人才功勋墙镌刻了弄潮儿、鹏城丽人的的事迹。

“弄潮儿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下海潮”,深圳也开启“草根创业”业”的黄金时代。怀揣创业梦想的创业者,从零起步、打拼市场,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对敢于创新者的一个高调承若,“空谈误国,实业兴邦”的精神特质在深圳企业家群体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鹏城丽人 随着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应运而生了一个重要群体——公司白领人才,他们自称“白骨精”:公司白领、企业骨干、职场精英,代表了专业、尽责、上进,以都市丽人为形象代表,数百万公司白领人才、挥洒青春和智慧,推动着深圳这座城市的高速发展。”

深圳人才公园谁建的(深圳人才公园人才功勋墙赏析)(5)

第三组题为创造的时代 “进入21世纪,深圳以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与城市共同成长蜕变,在创造物质与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人文与精神,人才是“深圳创造”的领航者。”

我是IT人 深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支柱产业,在2000年前后步入起飞时代。在近30年时间里,高新技术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深圳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和第一大支柱产业,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涌现出华为、中兴腾讯、大疆等大批本土高新科技企业。IT人群,是体现深圳充满创新活力的产业发展人才代表。

红马甲 蓝马甲 于2011年召开的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让“深圳义工”这个爱心群体展现在世界眼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为家喻户晓的一句话。深圳义工联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内地诞生的第一个义工团体。现在,红马甲(深圳义工)、蓝马甲(公务员志愿者)俨然已经成为深圳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2016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30万,深圳成为举世闻名的“志愿者支城”。

金色“海归 ” 进入新的世纪,深圳迎来了史上最大的“海归潮”。2016年,深圳引进“海归”已突破7万人,在市场经济领域掀起了“创业中国”的大潮,“海归”群体,是海外归国人才的代表,体现了深圳海纳百川,朝气蓬勃的城市特质。

领航者 中共深圳市委于2016年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面升级深圳人才政策,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在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深圳的经济日益呈现出新的活力和韧性。以院士等为代表的高端人才,立足前沿,引领发展,是深圳未来发展的领航者。”

(注:本文引号内容均摘自人才功勋墙镌刻之文)

2019.7.1 于深圳龙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