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

赵本山演过一部叫作《落叶归根》的电影,在电影里面他的工友因为饮酒过量死了,为了省点钱,于是就带着工友的尸体上路回家了。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叶落归根都有着很深的执念的,人总要生老病死 ,而葬礼作为人生中最后一个重要仪式 ,人们都非常重视,毕竟死者为大,想让逝者在人生最后阶段走得安详一些。然而在农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俗语,“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这句话里面的冷棺和热孝所代表的含义,你真的了解吗?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1)

冷棺莫入村

其实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都会四处奔波,外出谋生。过去祖先在外面做官、做生意、做劳役、刑拘、游学等等,在古时候社会不是很太平,经常发生战乱,于是客死异乡的事情那是很正常的了。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面,都要入土为安,落叶归根的思想,然而当这些人被运回来的时候,一般是不会让进村的,主要还是害怕瘟疫的传播,害怕她们身上带有瘟疫,于是就会快速简单的把丧事办理了,以此来避免瘟疫带来的威胁。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2)

由于医疗水平有限,对很多疾病是无能为力,尤其是一些瘟疫 ,那是防不胜防。因为它是一种传染病,是很难控制的,只能眼睁睁地等待死亡。所以那时候人们对瘟疫都是十分恐惧的,那对人类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3)

其实这样做的原因源于人们的自我保护,过去医疗水平有限,并且流行土葬。若是客死他乡在运送的归途中,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没有那么多的保护措施,路阻且长,那个时代车马慢,交通不便,当运回尸体的时候,很可能会已经腐烂或散发恶臭,这时候就会影响街坊四邻,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因而最好这种尸体都不要运回村子里。而是要在村外停灵,在村外办理丧事的事宜,只能在村外搭建棚子,流程简化直接下葬。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4)

热孝莫登门

若是家里有亲人刚刚离世,刚刚处理丧事,时间还没有满一个月,孝子仍然穿戴孝衣。这就叫做“热孝在身”,若是穿戴孝服到别人家中去,既是对别人家不尊重,又给别人家带去晦气,会让别人家产生不高兴的心情,会伤害别人家的感情的。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5)

丧事过去一个月,叫做“满丧月”,就可以开禁;有的家族或地方,脱热孝的时间是49天,即七个期日,分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共四十九天,才能脱热孝;有的过去是官家,一般热孝是三年,即要为离世的亲人守孝三个春秋,即三周年。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6)

古代人一直都有守孝的传统,守孝分为家孝和国孝,孝道文化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礼节。在《红楼梦》里王熙凤找来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去衙门告自己的丈夫国孝和家孝期间停妻再娶,古代国孝期间大家连娱乐活动都不行,更别说娶妻这样的大事了,这不但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更是违反国家法度的。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7)

不过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太一样,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但是这些习俗总体上还是相差无几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对葬礼的观念也在改变,有很多习俗也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农村倒孝有什么说法(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