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1)

“有劲,看得热血沸腾!”“这才是年味儿!”

兔年春节假期,如同平地一声惊雷,英歌舞伴随着其恢弘的鼓点“空降”网络平台。数亿次的视频点击量,让这一潮汕地区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火”到了大江南北。更有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专程来到潮汕,只为一睹英歌舞现场风采。

重回街头和人们视线的英歌舞,在获得了巨大流量和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英歌舞为何能在春节档众多非遗民俗中“火出圈”?非遗如何活化创新才能赢得更多年轻人喜欢?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2)

潮汕英歌普宁快板英歌派系代表南山英歌队。 陈少强 摄

▍又炫又燃!表演震撼人心

英歌舞究竟有多火?春节前,一段潮汕青年街头跳英歌舞庆新年的视频率先走红网络。据不完全统计,原视频点击量将近两亿。春节期间,与英歌相关的话题和视频“霸屏”各大社交平台,普宁英歌更是登上了央视荧幕,年仅5岁半的英歌舞表演者“小时迁”刷屏网络,圈粉无数。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3)

今年在网络走红的5岁半“萌蛇小时迁”陈楷铭不仅热衷英歌表演,击鼓也是他的“拿手戏”。杨浩彬 摄

英歌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著名舞蹈家贾作光曾盛赞英歌“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不少网友表示,虽然此前并未了解英歌,但依然能被视频中英歌舞表演所呈现的力量震撼。“又炫又燃”“广东传统文化氛围真浓厚”“华夏文明要大力鼓励和传承啊”“下次春节想去潮汕地区了,不为别的,只想看英歌舞”等评论,反映出广大网友对英歌舞的喜爱。

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李宏新认为,英歌舞线上线下“火出圈”与近些年力倡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密不可分,同时也受益于主流媒体的积极宣传。“疫情之后,社会急需一场有着阳刚向上广场艺术式的‘大闹热’来抒发,而英歌舞传递出的驱邪辟害、保家卫国的内涵和激昂气势,以及震撼场面都贴合此时此景,让不少首次见到的网友大开眼界。”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4)

普宁南山英歌队展现出豪迈澎湃的气息。许谦慎 摄

令旗迎风猎猎,鼓点嘭嘭作响,“英歌槌”在手中挥舞,脸涂油彩扮成英雄好汉的青年表演者双手持槌,在昂扬激进的锣鼓声中变换队形动作,大踏步而来……这是英歌的表演现场,也是不少潮汕男儿英雄梦的开端。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柳剑文表示,英歌舞得到如此多的青睐,与其蕴含的英雄气分不开。

“英歌舞角色取材于《水浒传》梁山好汉英雄人物,表演时,队员们边跳边舞,动作粗犷豪放,再加上整齐雄浑的呐喊,声威震撼,气壮山河,充满男子阳刚气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岭南文化学者黄剑丰说,英歌舞演绎的是“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能感觉到其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连接现代审美

“非遗”吐露芬芳

“这个脸谱要在眼、鼻、口的着色勾形上下功夫,把蛇的形象凸显出来,让观众一眼就看出是英歌中的‘时迁’……”大年初二凌晨三点多,普宁南山英歌队的化妆间分外热闹,100多名英歌表演者陆续完成脸谱和服饰的装扮,为天亮即将开演的普宁英歌大巡游做足准备。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5)

精致的脸谱和服饰为英歌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陈少强 摄

当天上午,普宁各村落英歌队将《水浒传》梁山好汉奇谋勇武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伴随精致的脸谱、服饰和有序变换的队形,一幅幅形象鲜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英雄好汉图成为“看点”。

据不完全统计,普宁共有近100支英歌队。其中,南山英歌作为快板英歌的代表,是普宁英歌中最闻名遐迩的一支。67岁的陈来发是普宁英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18岁就加入普宁南山村的少年英歌队练习,后来成为南山英歌队长兼教练,至今已近50年。

据陈来发介绍,脸谱、服饰、队形是演绎潮汕英歌故事情节和描绘人物个性的艺术精髓。经过300多年的发展,现潮汕各村落英歌的服饰、脸谱、队形各有创新。如今,英歌服饰在遵循各路武侠形象的基础上,已结合不同场景光线多样化进行材质改造,为观众带来更多视觉效果。在脸谱方面,在汲取戏剧脸谱长处的基础上,英歌结合自身艺术重点在脸谱眼、鼻、口的着色勾形上反映不同英雄形象,创作出许多体现英雄共性,又突出不同英雄个性特征的英歌脸谱。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6)

5岁半“萌蛇小时迁”陈楷铭在表演中。 彭瑜渝 摄

这些年来,陈来发致力于南山英歌传承与创新,让南山英歌走向了更大更广的舞台。例如,在南山英歌队的脸谱中,“燕青”“阮小七”脸谱上的燕子和青蛙经过创新后,色彩搭配也更为丰富,人物形象清晰可辨。在队形方面,陈来发在英歌的表演队伍形式上大胆创新,调整之后的南山英歌,频频在各种大型表演与赛事中亮相,获得多个荣誉和奖项,传统英歌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非遗,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精髓是不能改的。但那些美中不足的要改,英歌的气势和观赏性还可以再提高。传统英歌应该在继承好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呈现出时代感。”陈来发如是说。

▍培养年轻受众

“国潮”借助新媒体“出圈”

非遗活化需要扎根基层与群众,与当下生活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非遗活化不能光靠少数的非遗传承人,还要有足够多的关注者和爱好者。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爱,非遗才能经受时间考验。事实上,英歌舞作为潮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在近年来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创作题材,已具备一定的年轻受众基础。

2019年9月,首部以英歌舞为主题的电影《英歌魂》登陆全国院线,影片将炫酷的街舞技巧与传统英歌舞元素巧妙融合,让大众重新认识英歌舞。舞蹈明星的加持吸引了更多年轻受众目光。2020年4月,广东潮籍青年朱晓鹏以英歌舞为题材创作的手绘动画《英歌》先导片在网上获得超10万点击量,勾起了不少潮人乡愁,也让英歌舞的魅力再次得以展现。

“英歌舞有一样保持生命力的制胜法宝,就是其舞蹈表现充满年轻活力,这也是我觉得英歌舞能吸引年轻人的原因。”朱晓鹏认为,我国对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重视有目共睹,越来越多人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不少“国潮”借助新媒体技术出圈,这是值得参考借鉴的,接下来他将继续完善作品,更好地呈现英歌文化。

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潮学研究》主编林伦伦教授认为,一个非遗项目的保育和传承,需要依靠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指导、非遗传承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有社会的助力推动。民间非遗项目要持久传承,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非遗只有进入学校、进入操场、登上舞台,让青少年喜欢,传承才有希望。”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7)

韩师学子在进行英歌舞训练。受访者供图

普宁南山英歌队5岁半的队员陈楷铭因扮演英歌舞“时迁”的角色在网络走红,让人看到英歌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通过开展线上授课、编排成歌曲及舞剧、进社区开展活动、与防诈骗等内容结合拍摄宣传片等,英歌舞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韩山师范学院更是将英歌舞作为体育学院专业课,并出版《英歌舞教程》。不仅是在大学校园里,在小学和幼儿园,各色少年英歌队也纷纷设立,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市濠江区珠浦社区还成立有女子英歌队。英歌舞的传承形式逐渐丰富起来,掌握英歌表演技艺的人逐年增多,表演水平也让人赞赏。黄剑丰建议,保障英歌舞训练常态化,另外可结合英歌舞的实际,面向青少年和青壮年群体传授英歌舞,教学相长,强化青少年、青壮年的体魄。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8)

汕头市濠江区珠浦英歌队巡游演出。蔡卓欣 摄

【延伸】

地方性非遗也可成为国际民俗

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潮学研究》主编林伦伦教授认为,今年大湾区春晚节目邀请著名歌手腾格尔唱了潮汕话与普通话结合、夹带粤语RAP的《一身正气》摇滚歌曲,为英歌舞“火出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是新瓶装老酒的创新模式,很成功,对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也具有借鉴作用。”林伦伦称,网络和社会关注度越高,对非遗的弘扬和传承更有利。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岭南文化学者黄剑丰同样认为,来自外围的关注有助于地方加强对英歌舞的渊源、艺术特色,未来发展传承以及走出去交流的重视。“英歌舞这项地方性的非遗文化,有可能借此突破。”黄剑丰说,地方的更是世界的,他认为英歌舞的肢体语言可以突破地方方言以及地方文化限制,从而成为国际性民俗。

林伦伦教授建议可以参考马来西亚的“二十四节令鼓”,这也是一个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非遗项目,能够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开展,其中包括中国的华侨大学、汕头大学,在泉州、潮州、汕头等地推广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为英歌舞传承所借鉴。

值得关注的是,英歌舞不仅火出舞蹈圈,还火到了国外。在泰国春武里府帕那尼空县,当地一场英歌舞表演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驻足观赏。近几年,泰国英歌与潮汕英歌在线上频繁“切磋交流”,有专家建议,我国可与泰国联合申请英歌舞世界非遗。

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柳剑文十二年致力于英歌研究,对上述观点,他认为,若联合申遗,应以中国为主。

“事实上,英歌并不是近年才传播到泰国的。”柳剑文告诉记者,早在1947年,广东普宁泥沟英歌第四代传人张丘山(1915年生)移民泰国时,就将英歌舞传入泰国北榄坡府。他表示,从谱系来看,泰国英歌舞实为潮汕英歌支系,若联合申遗,也应该以潮汕英歌为主。

【统筹】赵文君

【记者】余丹 张冰纯 李雨蔚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潮汕英歌舞怎么突然火了(南方观察英歌舞今年为何)(9)

【作者】 赵文君;余丹;张冰纯;李雨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