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

提起国风美人,我们总能生出无限遐想。

  • 或许是《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之中。这姑娘是一种幽幽的美,走也走不近,你只能在雨中朦胧地见个背影,然后一生魂牵梦绕;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 或许是宋玉笔下的邻家女孩,不施粉黛、一笑倾城;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 或许是《诗经·桃夭》中的妙龄少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1)

国风美人,怎么都是美的。

但令人叹惋的是,令无数美人红了香腮、倚门回首的谦谦君子们如果不被人们刻意提起,便将湮没在落满尘埃的历史典籍中······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2)

君子,一个令人唇齿生香的词。提起的一刹那,脑中闪过的或许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那份恬然自适,或许是沙帐中煮酒问剑、保家卫国的大将军,又或许是那诲人不倦、谈论经纶的无双国士······总之,“君子”一词早已在漫长的历史中被人们赋予了有关道德的深刻寓意。

中国的“君子”,真真是遗世而独立。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淇奥》是《诗经》十五国风中卫风之首篇。此刻,让我们一起跨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共同瞻望先秦古书里的如玉君子,领略中华诗词之美······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诗经·卫风·淇奥》

写景与写意结合,君子与景,融为一体。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成片,修长静美。文采斐然的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青青,袅娜连片。文采斐然的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郁郁苍苍。文采斐然的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3)

《淇奥》以起兴之法开篇,先言淇水绿竹之美,进而引出诗中所要赞美的谦谦君子。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美

古人之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光是这淇水绿竹就引起读者无限的美好遐想。开篇八字,只写淇水、只写绿竹,回环反复,一幅闲淡静美的画卷就这样在我们心中一点点地铺展开来:绿竹在水边摇曳,清风吹拂,涟漪并起。顺着此景继续望去,一位德才兼备的君子正行走在淇水岸边,他宛如水边的绿竹,叫人心绪安宁,不忍叨扰。那君子的容颜我们尚且看不真切,但我们坚定其容貌定当如其美好的品行那般叫人心神为之一动。

在此,君子离不开这美丽的水岸,离不开这风中摇曳的绿竹——写景亦是写人,景语情语,谁也分不清谁。

那么,这首诗里的谦谦君子究竟是谁呢?

《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劝,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做是诗也。——《毛诗序》

据《毛诗序》记载,诗中的主人公便是卫国的武公武和。相传武和到了90多岁仍然谦和有礼、勤政爱民。这首《淇奥》便是卫国人们作来赞美他的。

善用修辞,君子如玉、内外兼修。

武公的品德究竟有多美呢?诗中尚未细说,只反复用了几个修辞。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切、磋、琢、磨四字何意?加工骨器曰“切”,加工象牙曰“磋”,雕刻玉石曰“琢”,打磨石器曰“磨”。

金、锡、圭、璧为何?金、锡是古人极其重视的金属,圭、璧是古时的玉制礼器。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4)

《淇奥》一诗,用切磋琢磨显示君子文采之斐然,用金锡显示君子品行精坚,用圭璧显示君子身份尊贵、品德高雅。寥寥数语,君子如兰的气质就透过文字立在了眼前。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更成了传世之佳句,后世闺中少女的心上人大抵是这个样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5)

音韵回环往复,水墨画般的留白引人无限遐想。君子之美,大抵是说不尽的。

《诗经》里的作品十分讲究音韵美。篇章整齐、回环往复、重章复沓,章与章之间讲求平衡、匀称。我们耳熟能详的《关雎》就是很好的例子。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6)

本篇《淇奥》也是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同样的句子结构,诗章中只替换了几个字,然后反复吟唱。

有的重章之处取同义词或近义词,例如“猗猗”、“青青”、“如箦”都是形容绿竹长势喜人、茂盛美丽。因此,诗章的韵味在反复吟唱中得以不断加深;

有的重章之处换字易义,诗章意义发生了层次上的递变,整篇作品意蕴更加深远,君子的形象也益佳丰富立体。

  • 例如“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重复唱了两次之后,在末尾变为“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这谦谦君子不但仪态威严,令人念念不忘,而且宽宏大量、性情旷达。其谈吐幽默,让身边的人如沐春风。仅仅换了个别字眼,君子的形象就丰富了许多。

但可贵的是,中华诗词之美,向来有度。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不但不令闻者生厌,反而读之朗朗上口、音韵协调。

更妙的是,汉字美在空灵。一字一句便如水墨画一般,字里行间里的悠长意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涤荡在人们心头。诗章中专门用来形容君子的字眼并不算多:瑟、僩、赫、咺皆是形容君子之威仪,切磋琢磨、金锡圭璧皆是形容君子才德双全,宽绰善谑不为虐皆是形容君子性格温文尔雅、风趣幽默。

这种粗线式的勾勒只在读者心中大致地描摹出了一个君子的形象。因此,君子的具体形象就在读者的脑海中不断发散。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见闻,在脑中画出来不同的君子来。正如山水画中的留白,不画太满,不说太多,无声胜有声。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7)

结语:

君子的文化意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丰富。他们上可安邦定国,如辩士般纵横捭阖、如谋士般运筹帷幄、如将士般征战沙场;下可恬然自适,如游士般寓情山水、如隐士般避世绝俗,抑或做个寻常百姓,不悲不喜,看云卷云舒。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8)

但可惜的是,君子,早已远去。

国风经典诗经(淇奥国风里的谦谦君子)(9)

当代社会,人们过着为五斗米折断腰的日子。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原则、正义、尊卑、伦理都臣服在了金钱的脚下。时代,在呼唤君子的回归。

参考资料:

  1. 《诗经》
  2. 《先秦诗词鉴赏辞典》
  3. 《王力古汉语字典》

文丨水里一只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