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途径(五女山景区农文旅融合铺就)

来源:【本溪日报】眼下,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风景区内杏花、梨花等繁花似锦,别有一番风趣登至山顶,从点将台上向山下俯瞰,桓龙湖恍若一条长龙盘踞山下,让人心旷神怡,乐在其中,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途径?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途径(五女山景区农文旅融合铺就)

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途径

来源:【本溪日报】

眼下,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风景区内杏花、梨花等繁花似锦,别有一番风趣。登至山顶,从点将台上向山下俯瞰,桓龙湖恍若一条长龙盘踞山下,让人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自2016年着手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来,五女山风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对外宣传力度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凭借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金字招牌,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涌入。景区负责人于峰告诉记者,自4月19日景区开园以来,游客接待数量出现回暖,增长率比2019年同期略有上升。

近年来,景区积极探索建立文旅产业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使景区周边的农民通过经营特色餐馆民宿、销售农副土特产品、景区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临近中午饭点,与景区一路之隔的玉盛饭店不断有食客进门落座。老板刘玉达和妻子并肩掌勺,密切配合,不一会儿工夫,包括炒时令山野菜、猪血豆腐等一桌别具风味的特色农家饭菜便被端上餐桌。

“游客吃饭没有固定时间,这阵子经常上午十点多就有人点菜,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休息。”刘玉达说,今年春季,开业不到一周就获得将近1万元的经济收益,很多游客都是专门远道而来品尝他家的特色菜。

刘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汪延春介绍,近年来,为了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旅游业红利,景区又拿出多个“惠民摊位”,低价租赁给村里的乡亲们,如今,已有20多户100多名村民从事民宿、餐饮和景区维护等配套服务业。“我从4月19日开始摆摊,卖笨鸡蛋、玉米饼和辣白菜之类的特产,一天能赚将近300块钱。”村民刘玉和笑着告诉记者。

于峰给记者算了笔账,景区开始对外营业后,平均每个摊位每天营业额近300元,除去各项生产成本,一家净赚200元不成问题。开农家乐、摆摊、当挑山工……五女山风景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给百姓铺就了别样致富路。

记者 肖乙瑾

本文来自【本溪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