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胃凉有什么偏方吗(一吃凉的就胃痛胃寒)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胃不敢碰凉,碰了就疼、吐酸】的问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胃寒胃凉有什么偏方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胃寒胃凉有什么偏方吗(一吃凉的就胃痛胃寒)

胃寒胃凉有什么偏方吗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胃不敢碰凉,碰了就疼、吐酸】的问题。

昨天文章下面,很多粉丝评论,提到这个问题。

一吃生冷食物,胃就不舒服,其实这是脾胃阳虚导致的。

怎么理解呢,老规矩结合一则医案。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7岁,十年前曾当过兵。

这期间,他就落下了胃病,曾确诊胃炎,发作的时候吐酸水、疼痛。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不敢碰凉的东西,并且用各种药物,勉强维持。这一维持,就维持了十年有余。

然而,大概在15天之前,他晚上出去就餐,没禁住劝,就稍微吃了点生冷之品。当天晚上,还真就没出啥问题。

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就开始呕吐,吐出大量清稀的涎液。

再后来,他就总感觉胃里头胀满不适,口淡,口水多,而且频频吐酸。此患服用了各类胃药,都不好使。

怎么办?他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濡缓,舌淡苔白,吐酸水,口水多,胃脘胀痛,喜温喜按,欲呕,食欲全无。胃镜检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砂仁、陈皮、半夏、焦三仙、枳实、桂枝、生姜、炙甘草。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一剂下去,就感觉胃里头舒服多了,胀满隐痛好转大半,欲呕感消失,吐酸现象得到缓解。

此后,医家遵照原方,继续投用,中途略有加减。患者最终诸症悉平,生活恢复正常。

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这个患者的问题,很显然,属于脾胃阳虚。这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胃病证型。

中医讲,久病伤阳。别管啥病,日子久了,都可能伤及阳气。这是自然规律。

正因为脾胃阳气受损,所以这患者长期以来,逐渐发现,自己不能碰凉的。因为凉食带着寒气,会进一步伤阳。

比如当他吃了一些生冷之品,就会导致脾胃阳气再次受损。

寒邪主凝滞。患者脾胃之气被凝滞,升降失常,壅滞在一处,所以患者胃胀。脾胃阳气受损,运化水湿之力不及,水湿上犯,所以他就不停地吐酸水、吐涎液。

就舌脉来看,苔白舌淡,脉象濡缓,这些都是脾胃阳虚,寒湿中阻之象。

这个时候怎么办?健脾胃之气、温脾胃之阳,化脾胃之湿。

来看看上面医案里,所用到的配伍吧——

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砂仁、陈皮、半夏、焦三仙、枳实、桂枝、生姜、炙甘草。

这个配伍 ,它比较典型、中规中矩,十分合法度,而且好理解。

这里头,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可以健脾益气,模仿四君子汤之意。

桂枝、生姜、甘草,辛甘化阳,可以温补脾胃之阳。尤其是桂枝,入脾经,是温通脾胃阳气的常用药。

半夏、陈皮、砂仁、枳实、木香,这可以燥湿化痰,理气消胀。

最后,来一个焦三仙,促进胃纳,增进消磨之功。结构清晰,令人心喜。

它其实是香砂六君子汤的加减应用。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这就是香砂六君子汤的配伍。这个方子,可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行气消胀。

在这个基础上,加上点诸如生姜、桂枝等来温通脾阳,就完全可以满足上述治疗诉求了。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表现十分典型。如果你感觉自己有需要,那务必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适当加减、化裁、借鉴。无论如何,我都不建议大家盲目照搬。

当然,我们还应该对胃病久治不愈,渐伤阳气的问题,提高认识。尤其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年不愈者,要小心。这是疾病发展的常见规律之一。虽然不见得百分之百出现,但确实影响了很多患者的病情。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我是@中医郭选贤教授 你的中医朋友,如有问题,欢迎留言。文章中方子如有需要,还请在中医人士辨证加减后使用。

若喜欢中医,喜欢我的分享,一定点个关注,在此表示感谢,我也将分享更多精彩、有趣的中医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