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1)

当你和四川人谈起四川卫视,全国都能收到信号的那个频道不一定常被提起,公共频道和经济频道才是他们的日常。

一个全天候播放老父亲们最爱的抗战神剧,一个拥有王牌栏目——即使拍了200多集也百看不厌的《幸福耙耳朵》和《耙耳朵的幸福生活》。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2)

凤姐和耙哥,是不少人嗑的第一对cp

此时此刻,「锅你洗了哇 碗你洗了哇 脏衣裤一抹多 你都洗了哇」的魔音又开始在川川子的大脑里循环播放。

「耙耳朵」们,有没有开始瑟瑟发抖?

何谓耙耳朵

曾几何时,耙耳朵还有一个文雅的表述:「惧内」。

对于「耙耳朵」叫法的由来,川川子有过很多种猜测:各类影视剧里耙耳朵们经常被妻子揪耳朵,以至于变耙了;或者用四川话释义来讲,就是指耳根子很软的丈夫;再不济,「耙耳朵」也许是「怕老婆」的谐音。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3)

川剧《滚油灯》剧照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大家都骑共享单车,没有后座,时间往前推几年,自行车后座分为——

初级:不锈钢,条条框框不适宜长时间搭载。

中级:安装软垫,造福舍友。

高级:安装座椅,从3岁载到99。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4)

耙耳朵的来源,就和自行车后座有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成都男性发明了一种后座,类似于椅子,置于车后,形成三轮车形的架构,来提高妻子的乘坐体验。

因为这种后座长得像耳朵,因此这种自行车就被称作「耙耳朵」;久而久之,照顾妻子感受、爱护妻子的丈夫,也就被称为「耙耳朵」。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5)

这样的后座,我们称之「王座」;日常细节的关心,是耙耳朵们的浪漫。

耙耳朵101

作为网传四川男性的优良品质,耙耳朵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宋朝。

关于耙耳朵的著名典故「河东狮吼」,就与这一时期的四川男性有关。

陈慥(zào),字季常,你可能不知道他,但一定知道他的同乡好友苏轼。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6)

苏轼与陈慥

关于陈慥,在苏轼《方山子传》中有记载,他晚年隐居黄州,饱参禅学;不过,在《容斋随笔》中,他的形象就没有这么超然物外了——

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厉害且善妒,陈慥非常惧怕她,甚至柳氏无理取闹时也不敢反驳,苏轼甚至还为此赋诗一首:「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明代戏曲家汪廷讷依据此事创作了著名昆曲《狮吼记》,作为我国古典戏曲喜剧的名作之一,在舞台上长盛不衰。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7)

昆曲《狮吼记》剧照

陈慥若是在天有灵,恐怕也难以想到自己会以如此缘由被后世经年不忘。

另一位参赛选手大家更为熟悉——「四川王」刘湘,在三妻四妾的军阀中独树一帜,不仅没有再娶,妻子也和现在大家对「军阀太太」高贵美艳的印象大相径庭。

刘湘的妻子与他是父母之命,因为他长期在外作战,父母希望他娶一位体格健硕、能操持家务的妻子。周氏(后由刘湘取名玉书)是一名裁缝的女儿,勤劳能干,成为不二之选。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8)

刘湘

周玉书嫁入刘家后,刘湘对她疼爱有加,但有时也难以拒绝诱惑,周玉书对此反应激烈,刘湘因此再未娶妻。

耙耳朵们「耙」的方式千奇百怪,但都本着对妻子的尊重,对家庭和睦的追求,这样的想法在蜀地并不少见,「耙耳朵101」,期待你的参赛。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9)

川女的资本

形成「耙耳朵」文化,不仅是四川男性对妻子的爱,川妹子争气的条件也是重要原因。从古至今,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主角都是四川女性。

#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

当「文君夜奔」「当垆卖酒」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卓文君的才女形象,以及作为女性不畏旁人眼光的魄力已经让她青史留名;面对司马相如的变心,她的决绝可以说是四川女性对无瑕感情追求的代表。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10)

相传卓文君当垆卖酒的琴台路

《白头吟》里那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人吟诵,首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反倒并非如此出名。

不过,在川川子看来,正是这样坚决的态度,才是对自己原则的坚持,更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11)

#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五代十国时期,有两位著名的「花蕊夫人」;她们一个创作了《花蕊夫人宫词》,一个一身烈骨,《述国亡诗》振聋发聩。第二位就是后蜀后主孟昶(chǎng)慧妃。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12)

孟昶其人,最好贪图享乐。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派侍卫去后蜀宫中整理财物时,侍卫们竟然将溺器一齐收集——因为那溺器由七宝装饰,精美无比。

他在治国方面也任性随意。五代十国,时局瞬息万变,花蕊夫人嗅到了危机,劝孟昶励精图治,孟昶却认为蜀地天险,易守难攻,全无必要加强防范,最终轻敌,被赵匡胤灭国。花蕊夫人心中愤懑,留下「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千古名句。

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被誉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抗日英雄赵一曼、革命烈士江竹筠……「自古蜀女多豪杰」,能文能武的四川女性,怎能不让人尊重呢?

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核

众所周知,原始社会最初是母系社会,在生产工具大多为女性所占有,且女性能够提供能多生产生活资料的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远高于男性。随着时代变化,男性成为主要生产力,因而形成了父系社会。

然而,蜀地多山,需要采摘、收集的物资仍然较多,且原住民自西而来,本就带有川西至今还留存着的母系氏族色彩,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思想也逐渐渗透。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13)

明末清初,原生四川人被人为减少,湖广填四川又让这里像后来的四川话和川菜一样,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兼容并包,与自身和谐相融。

四川耙耳朵之最(这里是四川耙耳朵)(14)

湖广填四川资料图

正是多民族、多地区的思想交流,让四川文化自古以来就充满开放包容的特征,男女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那么遵循教条。

在这里,男女只是一种性别表述,而非对人和关系的定义。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女性多于男性的地区,四川总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登上热搜。

其实,这只是四川包容文化的一部分,生活于此,就像生活在万花筒中,每个人都可以过不同的人生,却都缤纷灿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