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的背后是他们在默默守护(藏在风驰电掣与默默坚守后的温情)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他们在默默守护(藏在风驰电掣与默默坚守后的温情)(1)

工作中的甘庆新。

忙着送货的快递员,是深圳城市生活“快节奏”的典型代表,他们风雨无阻,日夜奔跑在大街小巷;在养老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则以耐心、细致的“慢节奏”送上最好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正是这一处处“快与慢”,共同谱写出属于劳动者的动人乐章……

风驰电掣送货 眼疾手快救人

快递小哥

“曾经觉得快递员就是骑骑车,送送东西,很容易。”从事快递行业五年,回首当初,甘庆新不由得感叹。成为快递员之后,甘庆新意识到,电单车后座那不起眼的快递箱里,时而装着重逾千金的几份文件,时而装着能激活一间工厂的重要货物,时而承载着无法估价的浓浓深情。正因如此,每一天的风驰电掣、争分夺秒才更有意义。

急人所急 每天送货百余件

每天早上8点钟,甘庆新到达位于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的顺丰快递仓库,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从早8点到晚9点,他经常要派收一百余个包裹,最多的时候有160多个。一般情况下,甘庆新会利用上午时间分拣、派件,到了下午1点多派完件后再去收件。但每次有急件出现,他的工作就会被打乱。

“请两小时内一定、一定要把合同送到!”这样的话语甘庆新已听过无数次,但每次听到,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专程跑一趟,“装着合同的文件袋,往往代表着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订单,倾注了一个人或一个公司长久以来的心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曾配送过一批额温枪。当时,客户给他打电话说:“只有这批额温枪到货,我们厂子才能正常开工!”在工厂里工作过的甘庆新,很能理解全厂等待开工的急切,他立刻重新安排手中工作,不惜绕远专程给对方送货。当他到达工厂门口时,工作人员小跑着出来收货,再三感谢他提前送达,时隔已久终于开工的喜悦,让甘庆新再次感受到快递工作的责任和价值。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他们在默默守护(藏在风驰电掣与默默坚守后的温情)(2)

李存艳认真照顾老人。

见义勇为 协力救下花季少女

甘庆新在南联第五工业区周边派件多年,很多居民都已熟悉了他那张憨厚的笑脸。发生在今年3月的一次救人义举,更是让大家记住了他的名字。

3月22日晚,南联社区刘屋居民小组发生一桩坠楼事件。当时甘庆新正在周围派件,突然看到四楼一个身影吊挂在窗上,楼下便利店的大姐拿出几床被子,大喊:“快来扯被子啊!”甘庆新立刻明白她的用意,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扯起一床棉被,另有其他市民也扯起了棉被。最终,女孩跌落在其中一床棉被上,虽然受了伤,但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生命是无价之宝,看到了肯定要救。”甘庆新说,快递小哥在城市里走街串巷,时常遇到别人身陷困难,只要能帮的,他们一定会伸手帮一把。网上流传着许多快递小哥眼疾手快成功救人的视频,在甘庆新看来,与其说日复一日的分拣练就了他们的手速,不如说日复一日的派件、收件,让他们对这个城市,对城市里每一扇陌生的门、每一个陌生的人都有了感情。

“我觉得龙岗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够真正融入这里。”甘庆新说,如果有一天,他能把两个尚在广西老家的孩子接到龙岗来,他会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养老护理员 温柔细致沉稳耐心 认真照顾每位老人

“谁都有老的一天,想想自己老了想住在什么地方,想被如何照料?就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了。”说起养老护理工作,李存艳这样说。从事养老护理工作8年,李存艳不仅成为横岗街道敬老院护理长,还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用贴心服务赢得老人的好评。

以情换情 用心照顾每位老人

1978年,李存艳出生在云南楚雄一个小山村,1997年嫁到广东河源,2000年来到深圳打工。2012年,她丈夫的奶奶病重,需要人照顾,李存艳请假回家,看到奶奶因病身上长满蛆虫,其他家人不愿照料,李存艳决定辞职,为她养老送终。期间,李存艳也曾向老人吐露失业的不安,老人则劝她说:“你心肠这么好,会照顾人,以后找个伺候老人孩子的活准能行。”给老人送终后,李存艳便来横岗街道敬老院应聘。院长听了她的经历后,立刻决定留下她,甚至有些担忧敬老院的环境和条件留不住这样年轻优秀的人。

李存艳第一个照顾的是来自安良社区的李阿婆。李阿婆长期卧床,脾气暴躁古怪,她的儿子又对护理员要求非常严格,让工作人员感觉“压力山大”。但李存艳初来乍到却迎难而上,她每天给阿婆按摩、泡脚、冲凉、擦药、喂流食,哄吃药,老人便秘时还用手帮老人一点点慢慢抠,阿婆的儿子看到这一幕感动得哭了,“我自己照顾母亲,都没有达到阿艳这样细心,这么好的人,你们敬老院一定要让她留下来!”

真正的爱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李阿婆慢慢变得安静了,宽容了,会心疼人了。早上清凉,老人叮嘱李存艳多穿衣服;家人送来食物,老人会把最好吃的给李存艳留下。老人常说:“阿艳待我这么好,我也要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她好。”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李存艳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护理岗位,她的温柔细致,沉稳耐心,得到了很多老人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而李存艳也感受到了很多爱意。她总是说:“这里就像我的家一样。”

强化学习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敬老院内,李存艳的床就支在她照顾的一位老人的床边,几件衣服、一个手提袋就叠放在床脚,床头枕边则放着厚厚一摞养老护理专业书籍。照顾老人之余,每天坚持阅读成了李存艳的“必修课”。

原来,在做这份工作之前,李存艳从没上过一天学,可来到敬老院工作后,她始终坚持每天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得知护理员需要上岗证,她报名参加了培训,并顺利获得高级护理员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敬老院里的老人大多讲客家话,为了跟老人交流,她很快就学会一口客家话,让老人家听了分外亲切。“莫道青春空蹉跎,此心安处是吾乡。”谈及日后,李存艳的愿望简单而诚挚,“我老了以后,要是能住在这里,得到一样的照顾就好了。我老了以后,还有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愿意来这里工作就好了。”

策划:艾丽 陈荻 李东生 文/图:尹萌

编辑:张美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