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到底是怎么死的)

诗人故事 NO.27

三国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到底是怎么死的)(1)

1

黄初六年,曹丕东征孙吴,路过雍丘,到曹植宫中小住。兄弟一释前嫌,把酒夜话。却不曾想,这是兄弟俩的最后一面。

黄初七年五月,曹丕因病去世,享年40岁,其子曹叡继位。

一母同胞四兄弟,仅剩下曹植。

新皇的继位并没有改善曹植的状况,他仍然辗转于尘世。太和元年,曹植徙封浚仪。自公元220年起,短短7年间,他疲奔于晋州、甄城、雍丘等地,在雍丘的五年算是他比较安宁的岁月,翩翩佳公子,离开了父兄的羽翼,也开始为一斗食一尺布劳忧,总是有力不从心的无奈。

早在曹丕还在世时,他在一篇上表中写道:“欲遣人到邺,市上党布五十匹,作车上小帐帷,谒者不听”,意思就是说想派人到邺城买五十匹上党布,做车子的帐帷,可是监国使者不同意。字里行间满满的小委屈,公子的做派溢于言表。而到了太和三年,他在《转封东阿王谢表》中却说:“臣在雍丘劬劳五年,左右罢怠,居业向定,园果万株,枝条始茂,私情区区,实所重弃”。

2

十年的光阴,生活的流离早已将公子的高贵习气磋磨殆尽,他也开始关心粮食和布匹,真正知晓民生的艰辛,在他存世的诸多诗篇中,多是言志诗或是见闻赠友诗,唯有一首《喜雨》诗,在一众情志高邈的诗文中,极其接地气。这一首诗应写于太和二年,当年五月天大旱,三麦不收。

我们的曹公子,在尝过衣食不继的窘境之后,也开始如老农一般为着一场雨喜,为一声雷狂了。

喜雨诗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羣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诗技本身无甚圈点之处,但诗心背后的悲悯和广博却耐人寻味。很有意思的是,在曹植之后的近2000封建岁月里,华夏诗人们紧跟着天才的步伐,居然写就了500多首同题诗作。唐朝的杜甫、白居易,宋朝的陆游、欧阳修、司马光,均有多首喜雨之作,赋诗狂人陆游更是写了14首之多。

这其中著名的如杜甫之《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早已耳熟能详。不知名的如曾巩之“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虽然诗歌艺术价值一般,却也全然写出一番赤子衷肠。更有独辟蹊径者如宋朝的李覯,说“人皆喜膏泽,我独忧丰年”,读过叶圣陶名篇《多收了三五斗》的想必都知道其中的奥妙。

无论诗人们如何花样演绎他们的“喜雨”情结,都离不开曹大诗人的精神感召。

3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曹大公子虽出身帝王将相之家,但他那种“穷困之时”仍然不舍”家国之忧“高尚情怀,说来也算有”脊梁“之质,也是他累世高名的核心所在。

其实,他本可以从此为一介闲散王爷,莳花种草,妻贤子孝,平淡过一生。只能说,父兄的榜样力量过于强大,他过于珍惜父亲给予的王冠,所以他可以放下声名利禄,却始终放不下姓氏的荣耀和心中的抱负。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已渐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如执念一般深殖于血脉之中,除非血凉骨没。

历经千帆,他依然是那个热血不凉的曹子建。

太和二年,复还雍丘。他作《又求自试表》,然不得回响。

太和三年,既公元229年,曹植徙封东阿王,来到了他的埋骨之地。对于后半生的颠沛流离,曹植并非没有怨言,他在这一年的《迁都赋序》中写道:“余初封平原,转出临菑,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则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所言应该非虚,按他在《社颂》序中说,九年辗转三地,仅能够将宫室修缮完整,农桑一无所营。经离十载,块然守空,饥寒备尝。这当是上位者的心机,辗转的迁徙,让诸侯们无法驻养根基,自然也造不成威胁。

想必曹公子也深谙其中的玄机。

可是他依然无法修习守拙之道,一腔热血不愿隐藏。

4

太和四年秋七月,母亲卞太后去世。曹植字字泣血,成《上卞太后诔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愿意无条件相信他守护他的人也不在了。据《魏略》记载,这个时候,他已经“食饮损减,得反胃病也。”历史上对曹植的死素来多有演绎,由此可以推断,曹植大概率死于消化道肿瘤,当然,此类疾病与他晚年情志不舒也脱不了干系。

在生死一事上,曹家人似乎有一脉相承的淡然和超脱。229年的时候,曹植有一次登临鱼山,冥冥之中仿佛听到了梵音邈邈,遂开始在鱼山营造墓室,作为百年后的栖身之所。

太和五年,曹植最后一次回到洛阳朝见。这一年他甚至两次上表求自试,依然无法遂愿。

我们的曹大公子始终是天真而任性的,你捧出你的一腔热血,然在上位者看来,却满满的都是欲望和威胁。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对于上位者来说犹是。所以说,从本质上来说,曹植始终只是个文人,政治于他而言,根本就是毒药。他固执得一次次坦诚着自己的真心,殊不知,这世上最不值钱的就是这真心了,平凡人家尚且如此,何况帝王之家了。

这注定是一个解不开的结。

5

太和六年,封陈王。同一年,曹植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一岁。

临终之前,他依然以拳拳之心,上《谏伐辽东表》。

谏伐辽东表

臣伏以辽东负阻之国,势便形固,带以辽海。今轻车远攻,师疲力屈,彼有其备,所谓以逸待劳,以饱制饥者也。以臣观之,诚未易攻也……然天时不测,水湿无常。彼我之兵,连于城下,进则有高城深池,无所施其功;退则有归途不通,道路瀐洳。东有待衅之吴,西有伺隙之蜀。吴起东南,则荆、扬骚动;蜀应西境,则雍、凉三分……臣以为当今之务,在于省徭役,薄赋敛,勤农桑。三者既备,然后令伊、管之臣得施其术,孙、吴之将得奋其力。若此则太平之基可立而待,康哉之歌可坐而闻,曾何忧于二敌,何惧于公孙乎!今不恤邦畿之内,而劳神于蛮貊之域,窃为陛下不取也。

曹子建,并非只有辞章华赋,他胸中亦有治世丘壑。他这一生起点极高,生于帝王之家,有极高的才情,亦有青云之志。后半生坠尘世羁绊,却始终不忘初心,不失人本。一生起落,最终化为10卷《曹子建集》,累世才学,泽披后世。

嗟予小子,始终不堕凌云之志,不失赤子之情。

此公子曹子建。

上一篇:公子曹子建(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