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香港经理(在内地工作生活26年的兰桂坊成都总经理黄威南)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实习生 王丁 受访者供图

香港回归25年来,川港交流情况如何?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目前,在川港资企业数量已超过6000家,累计到位投资资金超过700亿美元,香港已成为四川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重要贸易伙伴。

那些早期落户四川的香港企业,早期来川工作的香港人,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是25年来两地交流合作的一个缩影。

2010年12月,兰桂坊成都时尚街区开业。这是香港兰桂坊集团在内地投资的首个旗舰项目。如今12年过去了,这家企业在成都的发展情况如何?

兰桂坊香港经理(在内地工作生活26年的兰桂坊成都总经理黄威南)(1)

兰桂坊成都总经理黄威南

7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兰桂坊成都总经理黄威南,谈在川港企的发展现状,聊在川港人如何看待两地发展。

经历:来内地工作26年 见证两地融合发展

香港回归前一年,1996年,黄威南来到内地发展。

“如今来看,我眼光很好。”黄威南出生在香港,1996年,他27岁,从香港来到内地工作,此后他的职业生涯一直在内地,从北上广到东北再到西南,他换了不少岗位,走了不少城市,但工作一直是在内地。

回忆当初为何会做这个决定?“看地图就知道答案,内地这么大,香港那么小。”在他看来,香港的年轻人在内地有更多的机会。

香港回归的25年,也是黄威南在内地工作的25年。他见证了香港回归之后,内地与香港的融合发展。黄威南说,香港与内地的融合发展不仅表现在大项目上的合作、庞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就拿交通来讲,以前香港人在内地坐车购票,会有一个单独的购票通道,现在大家都在一起买。”

生活:在蓉生活7年 算得上是“半个成都人”

2015年,黄威南来到成都兰桂坊工作,在蓉生活已有7年。他笑言自己已是资深蓉漂,“半个”成都人。

“不管是外地朋友还是商业伙伴来成都,我就像成都人一样尽地主之谊。”如果时间允许,黄威南会提供“一条龙”服务:逛宽窄巷子、锦里等地道的川味景点,看不能错过的大熊猫,来一顿地道的麻辣火锅,晚上再到兰桂坊消费。

和黄威南一样,成都有不少香港人,他们不仅事业深耕成都,生活也与这里密不可分。以港九茶餐厅的老板香港人黄令仲为例,他已经在成都待了30多年,也让茶餐厅在成都遍地开花。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成都的港式茶餐厅里也融入了成都本土茶馆的味道——不仅有香港常见的红茶,也多了飘雪、普洱的身影。如今,黄令仲也在兰桂坊开了一家吉盏日料,生意更加多元化。

“不少在成都生活了很多年的香港人,虽然身份证上的地址还是香港,但骨子里已经深度融入了成都。”说罢,黄威南还向记者展示了几句成都方言。

兰桂坊香港经理(在内地工作生活26年的兰桂坊成都总经理黄威南)(2)

成都兰桂坊

事业:成都项目的成功 让更多城市抛来橄榄枝

作为成都夜生活的地标之一,兰桂坊已经在成都发展了12年。2010年12月,兰桂坊成都时尚街区正式开业。彼时,这是兰桂坊集团在中国西部投资的旗舰项目,也是香港之外,全球第二个兰桂坊街区。

“12年来,我们的经营业绩翻了5番。”黄威南说,目前,兰桂坊的商户入驻率是100%,共有30多个品牌,日均客流超2万人,更有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等约10个国家的投资人在兰桂坊投资开设酒吧、餐厅等。

疫情也给兰桂坊带来了冲击。为配合疫情防控,兰桂坊也会停业。“今年4月份,我们停业了1个月,但恢复营业的那一天,凌晨2点都还有人在排队。”黄威南期待,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未来兰桂坊的人气将有增无减。

在黄威南看来,兰桂坊成都项目更大的意义在于,其成为港资企业进入内地的一个成功样本。以成都为支点,兰桂坊将目标瞄准了更多内地城市。如重庆、厦门、拉萨等城市都向兰桂坊抛来了橄榄枝,而兰桂坊预计今年也将有两三个新项目在内地落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