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有几个类型(标点符号那些事)

本次我们来看一看标号的用法。

一、引号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其中『』和「」为曲尺形的引号,在西式引号不方便使用的时候使用,最早来自日本的钩括弧。但是港澳台地区已经习惯在横排时使用『』和「」。然而,自2010年代,中式引号『』和「」在中国大陆也被广泛使用,并且经常出现在广告、海报、电视频道字幕等场合。

1. 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如: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

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2.夹引: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3)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标点符号有几个类型(标点符号那些事)(1)


二、括号

括号一般是指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使用的符号。(此处主要讨论圆括号)

1.对前边的话加以解释。

解释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就问题的任何一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

例如:①鱼儿只能在海(即水)里游,鸟儿只能在天(即大气)上飞。(张炳元《鸟飞鱼跃的联想》)

②江姐叫江竹筠(yún)。(小学语文《江姐》)

2.对有关内容补充说明。

例如:①正在紧张施工的京广铁路武(汉)广(州)段……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②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3.括出序次语。

用圆括号括出序次语有(一)(二)(三)、(甲)(乙)(丙)、(1)(2)(3)、1)2)3)等多种形式,通常成对使用,有时只用后括号。

例如:①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言语也有三个条件:(一)声音,(二)声音的记号——文字,(三)声音和声音连接关系——文法。(《陈望道语文论集》)

②铍是属于下列元素中哪一类元素?

1)卤族元素,2)碱金属元素,3)惰性元素,4)碱土金属元素,5)稀土元素。


三、破折号

破折号是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

1、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1)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

例如:①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阿累《一面》)

②“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周阔海《在学习雷锋演讲比赛上的讲话》)

(2)引出总括性的说明。

例如: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3)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

①“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阿累《一面》)

②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曹禺《雷雨》)

(4)引出补充说明的话。

①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巴金《灯》)

②在时钟的冷冰冰的计时声中——您仔细听听罢——有一种无所不知而又对所知的东西感到厌倦的意味。(高尔基《时钟》)

2.表示突然转变话题或突出语意转折

例如:(1)我偷偷睁眼看了看女医生,见她皱着眉头,脸色很紧张地说:“现在还不能判断,叫她冷静一会儿再说。大家都去学习去,——提壶开水来。”(刘真《核桃的秘密》)

(2)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提起下文主要是冒号功能,用破折号来代替是为了使语气更强烈,或阅读更醒目。

例如:(1)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在几千公里的铁路上,在几百公里的公路上,我从车窗望出去,我的眼睛在到处寻觅——

森林!(泰似《幼林》)

4.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

例如:(1)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胡丹佛《把眼光放远一点》)

(2)赵庄的人们这时都说开了,有的说:“把田村家得罪上来,咱们也没有取上利。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5.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

例如:(1)“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孙犁《荷花淀》)

(2)“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巴尔扎克《守财奴》)

例(1)说到“娶新”隐去了“媳妇”,稍停一下接着再说。例(2)的破折号表示后面的话不是接着前面的话连续说的,是在间顿之后再作补充。

6.表示声音延长

例如:(1)“卖——扇子啦!”(韩起《荷花》)

(2)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信——”(曹靖华《望断南来雁》)

(3)“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何为《第二次考试》)

7.用于事项列举分承

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1995年《标点符号用法》)

8.用于对话的开头

破折号用于分段书写的对话每一话轮的开头以代替引号,这是法、俄等西文标点的习惯用法,我国作者也有这么用的。例如:

这家伙厉害,高瞻远瞩,真正是身立虾池放眼世界。他成立信息科,专门收集信息,从村从县从市从省从全国到全世界全搜集,无孔不入。

——这么说你胜利在握?

——不行,外贸价格不明朗!

——什么时候明朗?

——明朗时什么都晚了!

——那你收虾的价格怎么定?

——这就叫风险!他狡黠地一笑,但脸上没有险情。(邓刚《混战港养虾》)

9.分隔主语和谓语,加强语气

用分隔号分隔主语和谓语,使两者界限分明,语气更强,朗读时中间有停顿。例如:

(1)路——都市大动脉;立交桥——动脉栓塞通。(刘宗明《北京立交桥》)

(2)大家都认为这次的晚会,歌——好听,舞——优美,小品——逗乐中引人深思。(《中国电视报》1998.2.29)

10.用于对照比较

例如:常用反义词举例

爱国——卖国

爱好——厌恶

安定——动乱 动荡

安静——吵闹 喧哗(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11.标明副标题

例如:(1)飞向太平洋

——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人民日报》1980.5.23)

(2)伤逝

——涓生的手记(《鲁迅全集》)

12.用于引文之后,交代作者、出处

例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汉书》

13.用于索引,以分隔关键词和修饰成分

为检索方便,编索引时有一种做法是把条目的关键词放在前面,修饰成分放在后面,中间用破折号分隔。

例如:(1)国内战争——古罗马的

国内战争——美国的(1861—1865)

国内战争——苏维埃俄国的(《列宁全集索引》)

(2)社会民主党——荷兰的

社会民主党——瑞典的

社会民主党——瑞士的

标点符号有几个类型(标点符号那些事)(2)


四、书名号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书名号分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两种。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若单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则单书名号里面用双书名号。

1.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读<石钟山记>有感》

3.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荀子·劝学》


五、省略号

省略号,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工具书和科技文献有时用三个小圆点,占一个字的位置。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用12个小圆点表示,自成一行,占四个字的位置。省略号不拆开移行,六连点要排在同一行。

1.表示说话的断续。

例如:"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莫泊桑《项链》)

2.表示列举的省略

在叙述中,有时需要列举一些同类的东西,比如花儿、颜色、数字、动作行为等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把这些同类的东西全部列出,只需要一部分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余下部分就可以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鲁迅《故乡》)

3.表示说话的中断。

在叙述中,作者故意终止叙述,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有人在说话中欲言而又不言;有人在说话中被迫中断;有的暂时搁下正在进行的语言而转叙别的事物等等。这些都属于“话没有说完”,都可用省略号标志。

例如: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例如:"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表示引文的省略。

引用别人的话、文章的语句,根据作者的需要,保留必要的,省略不必要的。

例如: 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6.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如: “啊……”是谁大清早就在那里练唱?让人睡不好觉,真是的!


六、着重号

着重号(·) ,用于引起读者注意的符号,使用时文下打点;直排时则标在字的右侧。“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

着重号要在十分必要时才用,并不是语气或语义一加重就用着重号。一段或一篇文字里加着重号的地方过多,就无所谓重点了。


七、间隔号

间隔号是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里新增加的两种标号之一(另一种是连接号)。因而自然成为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里的16种标点符号之一。间隔号的形式为“·”,用在被隔开的词语中间,上下居中,占一个字的位置。间隔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7种。

1.用来标示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例如:(1)列奥纳多·达·芬奇

(2)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来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例如:(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2)《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3.标明诗体、词牌和诗词题目的分界。

例如:(1)《七律·长征》

(2)《沁园春·雪》

4.用于文章标题、书名中并列词语的分界。

例如:(1)《猫·狗·鼠》(《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

(2)《雪峰·溪流·森林·野花》(《天山景物记》中的小标题)

(3)《人·鬼·兽》(书名)

(4)《课程·教材·教法》(刊物名)

5.用于表示年月日之间的分界。

例如:(1)一二·九运动

(2)七·七事变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已经成为专有短语的日期,月份和日期之间也可以不用间隔号。“一二·九运动”也可写成“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也可写成“七七事变”。在读时中间并没有停顿。

6.用于日期与地点之间的分界(常见于一本书的扉页)。

例如:2002年·北京(见《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扉页)

7.用于科学论著中复式单位的名词之间。

例如:牛顿·米(物理学中的复式单位)

标点符号有几个类型(标点符号那些事)(3)


八、连接号

连接号,表示连接、起止、流程、指向的符号。

连接号的三种形式为:

(1)短横线“-”,半个字的长度。

(2)一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

(3)波纹线“~”,一个字的长度。

1.标示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编号;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分合等均用短横线(占半个字的位置)。

例如:(1)3-戊酮为无色液体

(2)参见下页表2-8、表2-9

(3)2011-02-15

(4)吐鲁番-哈密盆地

(5)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

(6)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

2.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有时也可用波纹线(占一个字的位置)

(1)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例如:①沈括(1031-1095),宋朝人。

② 2011年2月3日-10日

③ 北京-上海特别快车

(2)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例如:①25~30g

② 第五~八课

3.表示不同范围(由大范围划分指向小范围划分)的指向性。

例如:行政部—行政主管


九、专名号

专名号(__),亦称私名号,用于标明人名、地名、朝代名、种族名、国名、机构名等专名所使用的符号。专名号的使用方法是横排时划在专名之下,竖排时则划在专名左旁。

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1.标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等。

标点符号有几个类型(标点符号那些事)(4)

古籍中专名号的应用

2.现代汉语文本中的上述专有名词,以及古籍和现代文本中的单位名、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书名等不应使用专名号。必须使用标号标示时,宜使用其他相应标号(如引号、书名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现行标准为2011年版)

专名号在现代的中文书刊已极少使用,但在台湾和香港的中文教科书、电视或电影中文字幕中仍然保留使用,香港学生也一样,他们还是会在家课上写上专名号的;在中国大陆则只用于古籍、文史哲作品中。


书面表达时使用标点符号就像我们平时炒菜放盐一样,是一项常规操作,多了或者少了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感受,错了影响就会更大,甚至改变了味道。

标点符号有几个类型(标点符号那些事)(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