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小技巧(立秋这样做还能养生长寿)

立秋,意味着暑去秋来,秋天开始。此时虽然天气仍然炎热,暑气难消,有“秋老虎”之称,但天气总的趋势是从热转凉,从凉转寒。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梁东辉教授表示,立秋———这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自然界从“生长”转向“收藏”。因此,做好立秋时节的保健养生,将有利于顺利过渡至秋季,保证正气充足,以防邪气侵袭。那么,立秋后应该如何进行饮食与保健呢?

立秋养生小技巧(立秋这样做还能养生长寿)(1)

立秋后日常起居调养注意什么?

在起居调养方面,立秋时仍天气炎热,此时“秋老虎”肆虐,但早晚开始有凉意。因此,在夜晚莫贪凉,尤其入睡后要注意预防受凉。另外,秋气主“收”,养生的第一要诀是顺四时而养,应遵循秋天“收”的特性,“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

立秋养生 饮食有何忌宜?

在饮食方面,立秋时节,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此时可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食酸、甘味食物,黄绿色果蔬等,如鸭肉、胡萝卜、芥菜、番茄、莲藕、豆角、玉米、葡萄、黄花梨、水蜜桃、菠萝、哈密瓜等。

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立秋进补切忌虚实不分

立秋后可以开始进补,但进补时切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把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立秋的饮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最后,推荐两款立秋后的养生菜谱。

立秋养生小技巧(立秋这样做还能养生长寿)(2)

推荐两款立秋养生菜

沙参玉竹老鸭汤

材料:老鸭、玉竹、沙参、鸡粉、盐。

做法:准备好以上所有食材,将老鸭洗净切块汆水,玉竹、沙参洗干净。将汆水后的鸭块和玉竹、沙参一起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加入适量鸡粉、盐调味即可。

姜爆鸭

材料:鸭半片,姜,青椒,葱蒜,豆豉,辣椒酱,甜面酱

做法:鸭子剁块,姜一小块拍破,另外的全部切丝,青椒切丝。油热后下葱姜蒜炸香后放鸭子干爆,直到把鸭子爆的干干的才可以。油8成热,放豆豉,辣酱,甜面酱炒香后放姜丝煸一会,最后放爆好的鸭子,白糖,和青椒翻炒几下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