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骆驼身上有什么启示?骆驼与轮子阅读笔记

#创作挑战赛#

读完这本北大社的《骆驼与轮子》,我感觉这种充满了各种“很难用得到的冷知识”的书应该注意起一个特别些的标题,正经一些的如《骆驼史话》、诙谐一点的如《骆驼的那些事儿》、骚情一些的如《“骆“家传奇》,都比《骆驼与轮子》要好一丢丢。

核心原因是,全书本质上是骆驼运输史,涉及骆驼在北非、中东的驯化、使用等内容,而真正强调骆驼一度替代”轮子“的使用,只限于本书第一章。

而为何”轮子“这种代表文明进步的工具会一度被骆驼替代,核心原因也无非是,对于有些区域,骆驼的性价比(经济性)远高于轮子。

从骆驼身上有什么启示?骆驼与轮子阅读笔记(1)

跳开标题,我们重新看待这本书,就能明白作者其实是在阐述一个”奇怪的事实“以及背后的原理——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内,从北非到中东的广大区域内,骆驼几乎完全取代了看似先进和高效的有轮车,成为了运输的标准方式。

这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要想穿越中国西北地区以及向西的那段戈壁和沙漠,骆驼可是比马、牛更实用的核心驮具,首先且最重要的是,骆驼比马牛更耐渴;其次,骆驼比马牛走得更久、驮得更多;第三,一个牧驼人可以同时管理5-7峰骆驼,如果是管理同样数量的牛马,需要多1-2个人。

遵循”自然淘汰“的法则,如今我们看很多唐三彩,会注意到很多形象都是骆驼——实际上都是那段历史的记录。

从骆驼身上有什么启示?骆驼与轮子阅读笔记(2)

而早期长途商贸基本都是风险极大的”暴利活动“,核心运输物之一,就是香料这种”单价极高、便于保存和运输“的奢侈品。

即使到了今天,如八角、香叶等香料依旧是寻常生活中的高价品,更不用说各种香水、香薰等——由此可见,这门产业的”源远流长“。

这里会忍不住好奇”乳香“之名,这个词显然是东西方通用的——又让人忍不住去向,第一个去喝牛奶的人是不是对母牛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换个角度看,香料贸易与骆驼运输算是“相互成就”——因为骆驼高立的驼峰着实不太适合坐人,运送货品倒还可以。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骆驼这种适合北非、中亚地区的动物,古代中西方的远距离陆路贸易将很难进行。

从骆驼身上有什么启示?骆驼与轮子阅读笔记(3)

关于这本《骆驼与轮子》,严格来说谈不上【推荐】,主要原因是内容偏专业、小众,可以作为某些窄领域的参考书,或者是闲来无事翻翻的”冷知识趣闻“,所以,如果不是对骆驼、人类运输史等格外感兴趣的读者,要谨慎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